穿越星际种田日常

第71章 玉米(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星际种田日常》最新章节。

她仅仅用了八年,就完成了她的初级和中级教育阶段,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升入帝国大学。

进入帝国大学指挥系后,霍青鱼更是如鱼得水,连续六年作为年级首席,得到了无数老师的青睐,也得到了众多皇子和帝姬的青眼,甚至得到了帝国君主亲自发来的工作邀请函。

可霍青鱼最终却站在了龙青黛的身后,成了她的“影子”,她手中最锋利的那把刀。

这只能说明:

要么,霍青鱼眼瞎了!

要么,龙青黛绝对不简单!

唐嘉毫不犹豫的站后者。

问,就是一种直觉!

因为这种直觉,唐嘉婉拒了不少画展和宴会,缩在联盟第一军事学院跟着孙薇种起了玉米。

唐嘉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孙薇那一小块实验田里面,密密麻麻都是唐嘉种的玉米,不过七天时间,就从种子变成了长穗。

趁着刚刚包浆,正是脆嫩的时候,唐嘉奢侈的掰了好几穗,清水加点盐,随便煮一煮,就是一道美食。

别的不说,孙薇就很喜欢。

唐嘉也不藏私,直接让派送机器人给迦勒.莱恩送了几穗过去。

这一举动,极大的燃起了迦勒.莱恩的种植热情。

唐嘉投之以木瓜,迦勒.莱恩自然要报之以琼瑶。

一周之后,成筐的玉米穗儿就被派送机器人送到了孙薇的研究所。

这么一来一回的动作,自然瞒不过紧盯着莱恩家的龙青黛。

于是,正美滋滋啃着玉米的孙薇,身上的嫌疑更大了几分,黑锅牢牢的背在了身上。

香甜的玉米可不止水煮一种吃法!

玉米饼、玉米烙、玉米发糕、枣香玉米面馒头、金沙玉米、椒盐玉米粒、玉米炒虾仁、玉米排骨汤……

孙薇吃得开心,迦勒.莱恩整理菜谱到手软,小胖子乔治.巴顿每天跟着视频学做菜,肱二头肌都有了……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唐嘉看着丰收的玉米,脑子里面只有一个念头:

这么好的玉米,不拿来酿酒,真是可惜了!

唐嘉可不是酒蒙子,但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酒桌文化,解决了多少问题?

没有酒,哪来的酒桌?

没有酒桌,怎么发扬酒桌文化,解决问题?

可要想弄出酒来,只有玉米还是远远不够的。

制作工艺还好说,最重要的是……得有酒曲啊!

孤陋寡闻如唐嘉,只知道一种制曲工艺--利用辣廖草制作传统的植物酒曲。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寻找辣蓼草。

辣蓼草是南方地区一种十分常见的杂草,很多人都认识它。

它长得很有特色。

叶子尖尖的很像辣椒叶,互生的,而拿在手里一揉搓,就会有很浓烈的辣味。

它的茎干是圆圆的,上面有很多紫红色的小斑点。

而到了夏季的时候,还会开很细小的白色的、粉红色的小花。

辣蓼草根据生长环境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常生长在旱地的,一种是生长在潮湿靠近水源的地方。

其中旱地的明显辣味要比水边的更强烈一些,制作酒曲就是用旱地的辣蓼草。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星河探迹1:尼比鲁往事
星河探迹1:尼比鲁往事
关于星河探迹1:尼比鲁往事:人间本能永恒,至少拥有绵长的生命,但是一切都因为某些存在而成了今天的样子,这需要你我去争取,去战斗,让宇宙回到原来的样子。
恩门卢安纳
血契轮回:从光绪之死到2026
血契轮回:从光绪之死到2026
关于血契轮回:从光绪之死到2026:五世家传,三百年谜局,一段横跨清末至2026年的血色密档。1898年,少女苏婉儿在光绪帝暴毙现场拾得刻有“辛酉的西洋怀表,掀开“龙脉血契的百年诅咒——从紫禁城地宫的机关密道,到量子空间的意识残影;从日军“龙计划的生化实验,到AI公司的算法阴谋,五代人相继卷入皇族秘辛与江湖势力的生死博弈。玄冰阁的青铜戒指、郑和沉船的玄武石、乾隆陵寝的“鬼顶门……历史悬案与科学谜
覆水芥舟姐
冰封末世之我有一支女子护卫队
冰封末世之我有一支女子护卫队
(签到囤物资+多女主+不圣母)原本正在回家的王圣,由于失足掉进了河里,直接一命呜呼,而他也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了一个和地球相似的蓝星!好巧不巧的是,他穿越的蓝星此时正发生着巨大的灾难!食物十分匮乏!随着记忆的融合,王圣了解了他现在的情况!正当他绝望之际,他的系统也来了!不过他的系统却是有些奇葩,只要给符合要求的人消耗物资,他就能获得一定倍数的返还!还可以每天签到,获得各种物资!要想在这个吃人的
爱吃土里蹦的大奇
世界重置,我拥有全系异能
世界重置,我拥有全系异能
世界重置,人类文明被神秘力量夺走,新规则降临于世。全体人类获得异能,被评级,被迫寻找队友。许未是最差劲的F级,只能找同样差劲的F级作为队友。她讨厌这群没用的废物,可是又不得不和她们绑在一起。可是许未没想到,她越来越喜欢她们。更没想到,她们会一个一个死去。死在她眼前、她怀里、她看不见的地方。许未用十年的时间收集异能,又用十年的时间报复每一个伤害过她们的人。她逆天而行,换来自己的惨死。可是她死后,竟
许知人
气候边缘
气候边缘
在末日边缘,人类能否续写文明?2045年,地球的呼吸系统几近停摆,生存危机步步紧逼。四位先驱者,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探险家,撞破了末日的倒计时。气候学家李墨飞在北极冰芯中发现灭绝代码,其导师赵东浩将自杀式科研数据投向联合国讲台;城市设计师刘宇的碳纤维浮岛计划掀起滔天争议,媒体人黄娅娅的摄像机正凝固历史切片——因纽特老人目睹北极熊吞食塑料沉海,亚马孙少女怀揣燃烧雨林的基因火种,孟加拉孕妇饮下砷水时胎
寒箫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