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未来老婆是个角儿》最新章节。
古存孝最近日子不太好过。
一是他的得意弟子易青娥没来。
这事怪他,没提前做个商量。
原以为是件好事。
满关中都算上,谁不愿来西京呢?一般人还没这机会呢,易青娥来西京,虽不如在宁团舒服,但西京舞台大,只要闯过去,未来发展要比宁州大得多。
谁料竟卡在沈知言那里。
更没料到,沈知言竟有如此能量,连省里调令都能挡得住,超出他判断。
说实话,古存孝有些后悔了。
尤其苟存忠来信,说春和盛还保留着他的位置,这更让古存孝有些汗颜。
要知道,就不听二老婆撺掇了。
古存孝没检讨自己。
他是羡慕省上大剧团的好,以为到了西京,也能像宁州那般说一不二,呼风唤雨。结果,屁摔在地上响都不响。
没易青娥,戏也要排。
于是,《游西湖》终于开排了。
古存孝没想到,排戏竟成了场战争。
他原有预料,省城与“地方势力”之间会有矛盾,没想到的是,矛盾会这么严重。
《游西湖》开排,矛盾立时暴露。
在省秦,历来把外面调来的人,尤其是从地县调来的,统称“外县范儿”。
所谓“外县范儿”,就是与土气、小气、俗气、稼娃气相关联的一切。在他们眼里,“外县人”等于不懂艺术,“外县范儿”等于“业余范儿”,就是“不专业”。
无论生活还是演出,他们都为省秦里所谓的“本土派”们所瞧不起。
西京人有种天生优越感。
无论是谁,尖子也好,大拿也罢,只要跨进省秦的大门楼子,统统矮人一等。
省秦里,从外县剧团调来的副团长都有十好几个了,这些当初的业务尖子们,统统的被省秦的人称为“弼马温”。
在他们看来,副团长就是个“笼头”、“牛鼻绳儿”、“紧箍咒儿”,挂上“笼头”,穿好“牛鼻绳”,套上“紧箍咒儿”,图的就是“好管理、能留人才”罢了,其实屁都不是,并没有多少实际话语权。
诸如“别看你在外县是个什么‘弼马温’团副,芝麻粒儿大的官儿都算不上,西京城市民都科级呢。你来,就一个‘拾鞋带’的。即使跑龙套、穿丫鬟,还得把马朝后抖。前边领头跑的大龙套、大丫鬟,还有团里的老娘伺候着呢。”此类的话,这些天,古存孝听了不知多少。
古存孝已经看明白了。
尤其是跟团上两个导演较量过几个回合以后,他就知道在这里当导演不是他娘的“闹着玩儿”的,事情不好办了。
但不好玩,也得玩下去。
因为团长单仰平支持他。
排《游西湖》,团里安排仨导演。
单仰平看重,古存孝是第一导演。
第二导演姓封,人称“封子”,也有叫他“疯子”的,以移植样板戏出名。
三导姓卢,去海城进修过。
他们的矛盾,源于对戏的看法上。
古存孝认为,老戏老演,一定要一五一十地照老传统排。老艺人怎么演,今天还怎么演,一个动作都不能变形。
封、卢均认为,老戏新演,要适应今天观众,舞台节奏要加快,音乐要用电声乐、架子鼓,服装要改良,舞美要“人间天上”,“美轮美奂”,那种“一桌二椅三搭帘”的老演法是“外县范儿”,过时了。
“咱这是到全国舞台上打擂台,不能丢了一省的人,更不能跌了秦腔的份儿。”
古存孝一让再让。但根本性东西,他拼老命也要坚持。不过,他的这种坚持正逐渐地转化为一个又一个的笑料。
慢慢的,他逐渐跌落成排练场上,不断引起哄堂大笑的“跳梁小丑”了。
这天,矛盾终于激化了。
游西湖里,贾似道是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