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小人物

第122章 各有各的苦衷 四(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汉末小人物》最新章节。

袁绍病的确实不轻,一遍遍吐血人已经起不来了,整个邺城上下都是心事重重,刘褒还打算重提给刘琰办婚礼冲个喜气,见到病情严重也不敢吱声了。

刘褒日夜守在袁绍身旁,卧室空出来正好给刘琰晚上住,时间长了确实没什么风吹草动,紧绷的神经开始缓解,心思就想到过去的事上。

袁绍怎么得的冀州世人都知道,但不了解的是,韩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官,是不是传言中那样,是一个只知道空谈的懦弱白痴。

首先要声明一点,一个人能在古代官场混出头来,还能做到封疆大吏,只这两条就证明这个人有能力,至少不是个简单的人。

冀州是黄巾之乱的主战场,黄巾起义被快速镇压之后,韩馥接手的全是烂摊子,大量城镇等着重建,破败的乡村需要恢复,无数的难民急等赈济,海量的流民必须安置。

都是要命的事,不但要办好还要快速解决,哪一条做得不妥帖,或者稍有拖延,都有可能再次激起民变。

事情能不能完美解决,大乱之后的头一年最关键,韩馥没有多余的资源,只好求助于冀州士族,靠他们的力量解决百姓的生存问题。

事实证明确实有效,那些年整个中原到处都是黄巾余党,只有冀州相对安稳,虽然冀州有三分之二的人口被士族瓜分,但起码百姓能吃上饭,不会再次造反。

由于这个原因,韩馥对士族比袁绍还宽容,他不仅对士族宽容,对老百姓也一样,没有加过徭役和杂税,这一点在乱世很重要,它能极大缓解社会阶层矛盾。

老百姓的要求很简单,你要老百姓养活官员可以,别找个由头就加税,明里暗里不停的加谁受得了?温水煮几只青蛙还可以,青蛙成堆什么盖子都扣不住。

谁财产多谁才渴望秩序和安定,不要以为老百姓害怕动乱,乱起来时间一长,老百姓就能看明白,动乱是改变阶层最直接的手段。

第二点,韩馥轻易不参与军阀争斗,整个冀州的兵力满打满算也就一万出头,他从来没有扩张过军队,军队不强开支就少,开支少百姓负担就小,负担小社会自然繁荣。

各地要么平内乱要么争地盘,都在打仗只有冀州是当时少有的安定地区,韩馥不争不抢,带领冀州百姓闷头攒了三年家底。

没有殷实的物质基础,就没有袁绍争夺天下的资本,可以说韩馥做得相当出色,是他重建了冀州,恢复了秩序,成全了袁绍也葬送了自己。

有句话这样说,盛世出三公,乱世靠枭雄,可能韩馥不适合乱世,他知道老百姓想要什么,却忽略了社会精英的需求。

有时候刘琰真觉得,冀州人是真心实意拥戴袁绍,想让袁家带领他们,在乱世中闯出一片冀州士族的天下。

只是可惜袁绍的出身太高,他无法像曹操一样和士族平等的建立联盟关系,还不能随意放下身段,妄自菲薄会彻底打翻人设,那样做结果将是毁灭性的。

为什么看中你袁绍?因为你高贵,高贵体现在哪里?体现在睥睨天下,体现在人人求己,己不求人,上位者失去尊荣,那他就不是上位者了。

袁绍的尊荣并非自我抬高,这是当时社会的共识,这就导致本土士族不能和袁绍建立平等的联盟关系,只能和袁绍的原从追随者之间平起平坐。

地盘是本土士族提供的,军队也是本土士族供给,开支不足也要本土士族支持,什么都是本土士族的,等到胜利却要和原从追随者平分果实。

和你袁绍分享没有任何意见,想胜利后有制衡也能理解,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时间久了小摩擦一定有,就怕谁都不服谁,次数一多不可避免演变成大矛盾。

矛盾这个难题那个阵营都存在,谁都躲不掉,谁都没解决的办法,平心而论袁绍没有责任,冀州士族也没有责任,原从追随者也只是在做该做的事。

官渡战败不怨作战不卖力,没有发生指挥不当,出现过问题但都不影响大局,实力对比摆在那里,袁绍错十次还是老大,曹操不管对错都完蛋。

只能归咎于有神的指引,赫拉克利斯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告诉他在茫茫沼泽中,如何找到魔鬼真正的藏身地。

事情过去就算了结,在怎样胡思乱想也只是徒增感慨,日常工作要好好干,家也要经常回去看看,提亲发生之后,袁熙每次来找泰山环都对刘琰视而不见,刘琰也懒得理他,两人始终处于冷战状态。

“你俩要拗到什么时候?”这个问题泰山环不止一次问过,

“你得问他。”刘琰脚踩胡床龇着嘴剔牙,不时发出啧啧声。

“终归要一起生活,没过门就失了宠,最难受的还是我。”泰山环语带幽怨,一边讲话一边用眼神偷偷瞄向刘琰观察面色。

“罢了,等他下次来我主动勾引,再进谗言甩了甄家那不要脸的小娘皮。”刘琰刚刚差点脱口说出贱字,还好硬生生吞回肚子里。

“太好啦,你作大我作小。”泰山环坐到刘琰腿上笑的花枝乱颤。

没过门不耽误煮饭,煮熟了正好有过门的借口,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刘琰都痛下决心备孕了,过去没少吃乱七八糟的东西,也不知道能不能播种成功。

就等袁熙上门好实施计划,他却溜走了,往常从没主动去过幽州,这次却急急忙忙跑去,说是处理紧急公务,这话只有傻子才信,气的刘琰除了大骂竖子却毫无办法。

夏日格外闷热,辛苦捱到八月末临近九月,以为秋高气爽,却不知邺城不比幽州,秋老虎依旧凶猛,可以预见的是,等到了冬季又会比往年寒冷。

确切说从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开始,冬季天气一年冷过一年,光冷还不算,冬季还总下大雪,春季干旱夏季少雨,秋季很可能又干旱。

今年春耕刚结束,不出所料还是干旱,几乎年年如此,该下雨时没雨,不该下雨全是暴雨,旱灾过后是蝗灾,蝗灾过后是水灾,水灾结束瘟疫又来,到了冬天雪灾也来凑热闹,各种灾害年年不落,越来越不让人安生活着。

刘琰喝着泰山环熬制的香茶,手指在几案胡乱画着,听着秋日户外蝉鸣,嗡嗡声吵的心中越来越烦躁。

泰山环端来点心:“你怎么总念叨荆州,荆州的,这里没指望要去荆州呀。”

“刚收到我爹来信,玄德和元颖没撑住,跑刘表那里去了。”刘琰凝眉看向泰山环:“本初病情恶化,怕是不成了,对了,差人通知淇园了没?”

淇园养了百十匹好马,刘琰想全调到邺城,给官骑配备上就成了一人双马。

没等泰山环开口,刘琰突然醒悟狠狠拍打额头:“不能等了,快拿纸笔给我。”

门被突然推开,袁熙跌跌撞撞进来,拿起茶杯朝嘴里猛灌。

“烫!烫!”泰山环抢下茶杯一看已经喝空了。

袁熙颓然坐下,神情懊丧摇头不止:“收到信说父亲病情恶化,到底如何?”

“没到那个地步,唉,谁也说不好。”刘琰看着袁熙颓然样子,想着好歹鼓励一番,可病情确实很严重,实在不知怎么劝解才好。

“大人身体。。。。。。”左右看了眼袁熙才又开口:“曹操趁机北上如何是好?”

“你才想起来呀!你先坐着我收拾收拾去青州。”刘琰狠狠怼出一拳,跑到床底下抽出财宝箱,拉着泰山环就要走。

袁熙看着刘琰慌忙失措的样子缓缓闭上眼:“全城戒严你出不去。”

“那完了。”这次换成刘琰颓然坐下。

此后袁熙也不回幽州了,与袁谭袁尚三兄弟隔三差五就开会,每次会议过后都愁眉苦脸的回来。

审配逄纪心向袁尚,郭图辛评属意袁谭,没人得意袁熙,加上正妻甄氏娘家在阵营中地位不高,会议过程没人帮衬,每次袁熙都或明或暗受到排挤。

反正也帮不上忙刘琰便懒得理,几次试图蒙混出城,因为没有手令全被挡了回来,官骑军侯在审配那里可不好使,实在没办法但日子还得过,心一横那就爱怎样怎样吧。

袁绍病情肉眼可见恶化,阴霾逐渐扩散,冀州人心开始不稳,建安七年注定熬不过去,袁绍病情急转直下,躺在床上已经不能翻身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我何雨水啃老一大爷
四合院:我何雨水啃老一大爷
关于四合院:我何雨水啃老一大爷:(不圣母+系统+女强+爽文+战斗力爆表)何雨水穿书进手握系统,亲爹何大清跟寡妇跑了,傻柱跟秦淮茹纠缠不清,爹跟哥哥靠不住。何雨水盯上了月工资99的一大爷,认一大爷为干爹。一大爷:雨水啊,爹给你买自行车,爹给你买收音机,爹赚钱给你买肉吃…秦淮茹想吸血傻柱,给傻柱娶个老婆…棒梗偷东西,送你进少管所…贾张氏呼喊老贾啊,让老贾晚上去梦里找你…看何雨水如果靠自己在六十年代买
茅台小宝贝
大宋河山
大宋河山
关于大宋河山: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品涩居士
黜龙
黜龙
关于黜龙: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
榴弹怕水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是一部以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性赏析着作。本书以章回体为脉络,立足文本细读,结合百年红学研究成果,对进行逐回拆解与多维透视,堪称红学爱好者的
张一疯
稗宋反骨仔
稗宋反骨仔
关于稗宋反骨仔:一代躺平青年魂穿大宋,处处受封建纲常限制,想要起飞,唯有逆行。没有脊梁骨?七爷来造!家、国、天下,自有亿万蝼蚁来塑造,谁说站着才是罪恶?蔡京?高俅?童贯?统统把脸伸过来,我定然打而肿之!且看范希文在大宋摸爬滚打,一路脚踢道德碑、拳打老夫子,缔造时代奇迹!乾坤未定,诸君尽为黑马!
云中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