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三百五十六章 哥釉(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乘风而起》最新章节。

周至指着那口箱子说道:“我看二哥志不在此,不然就不会放弃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现在有老爷子你看着倒是无所谓,等到将来……要来上几次打眼,倾家荡产都有可能啊。”

刘三爷惊了一下,显然他自己之前都没有想那么多。

瓷器里边还有个嘉庆朝的“百花不落地”小观音瓶,所谓百花不落地,又称“万花锦”,“百花不露”,是将粉彩与金彩结合,用各色花朵将瓷器表面填满,不露出瓷底的釉上彩表现手法,

这种纹饰多在瓷器中心部位做绘出牡丹等大朵纹样,并在周围以菊花、茶花、月季、荷花、百合、牵牛花等等各种小花作为陪衬,辅纹精细,令整个画面覆盖整个瓷器之上,象征着百花呈瑞的好兆头。

花之形状、大小、正侧,各尽其致,繁密之极。

虽然说是“百花不落地”,但是在边缘地方依旧能够见到有黑地或者白地露出,其中以黑地最为珍贵。

这个题材始造于雍正,兴盛于乾隆、完美于嘉庆。

清代着名鉴藏家赵汝珍所着《古玩指南》有述:“嘉庆……佳品不多,惟万花瓷品俗名百花,到底以此时为佳耳。”

较之乾隆朝,嘉庆时期的“万花锦”,除了继承前朝的精细规整之外,还特别注意克服了乾隆时期的堆砌繁缛,重新趋于疏朗简约,在不失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同时,又透出几分清逸雅致、灵秀,属于嘉庆朝不多不俗的精品瓷器。

不过在审美更崇尚宋风的周至眼里,“百花不落地”这样的艺术形式不是他的菜,欣赏完后就交还给了费经理,没有下手的欲望。

反倒是一个更小的哥釉鱼篓尊,引来了周至的兴趣。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据史料记载,浙江龙泉南宋时有章家二兄弟,均以陶为业,各主一窑,兄所主之窑名哥窑,弟窑亦称龙泉窑。

哥釉瓷器从色泽区分,有月白、灰黄、粉青、灰青、油灰、深浅米黄等种类。其最显着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

若置之于显微镜下,可见瓷釉中蕴含的气泡如同聚沫串珠;

凝腻的釉面间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状网纹,其网纹之色浅黄者宛若金丝,细黑者如铁线,二者互相交织,因而被名之为“金丝铁线”。

哥窑瓷器的特点是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仅扣之瓷音清亮,而且造型挺拔大方,轮廓亦柔和流畅。属于青瓷系,釉面浑厚滋润,釉面开有大小纹片。

另外宋代哥窑胎质坚细,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边稍下处形成略微凸出之环形带,因口沿处胎骨略黯,能够看到釉下细腻坚实的黑胎,故而被称之为“紫口”。

宋代哥窑在后世备受人们青睐,元明清仿制者颇多,且各有风格,被称为仿哥窑或哥釉,但其制作工艺已不能与宋代哥窑相媲美。

乾隆帝尤喜赏宋代哥窑,尝欣然作诗赞云:“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

而“紫口”则成为宋哥窑瓷之一绝,之后历代皆有许多仿宋哥窑,但在烧制上皆未能臻此绝艺。

受当时工艺的限制,哥窑瓷没有大器,器物以瓶、炉、洗、碗、罐为主。

关于哥窑还有一桩未解的公案。

六十年代时,浙省文物考古单位曾对龙泉大窑等几处窑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不少黑胎片纹青瓷,大部分为日常生活用瓷。

但其造型、胎色、釉面和纹片,与传世的哥窑均有不同之处,而最显着的是这批瓷器都没有使用支钉。

与之相反的是传世哥窑瓷器,金丝铁线的纹理存在自然延伸而来的粗细程度的不同,还有就是重要的紫口和支钉痕迹,因此可以断定,历史上价值不菲的“传世哥窑”器物的产地,不在如今已经发现的几处窑址。

到底在哪里?至今都还是一个谜,尚待文物考古学者的分晓。

这个鱼篓尊也是一件非常小的器物,单手就能半握,拿在手里非常的舒服,虽然名为“尊”,其实更大可能是一件文房盛水用的“水注”。

或者说不管以前是干什么用的,最终都变成了文人案头的“水注”。

小物件保存得非常完美,上面还有一层细微的包浆,古瓷的柔光非常明显,看得出来被无数的前主人爱不释手地把玩过。

而周至认为这小物件儿是非常值得这份珍爱的,因为鱼篓的造型配合上紫口和网状的金丝铁线,真是相得益彰,异常可爱。

周至取来费经理看瓷器的修表放大镜安在自己的眼睛上,一点点地认真察看了几处特征和气泡,忍不住在费经理之前开口了:“老爷子,这个准备多少出?”

“周小友还学过书画?”刘三爷问道。

“书法倒是练过,画就只会看了。”周至笑道:“老爷子怎么会问这个?”

“从你的兴趣爱好看出来的。”刘三爷微笑道:“看你喜欢的物件儿,除了开头那个开玩笑的狮耳瓶,其余的都带着雅气儿,而不以贵贱先后论。”

“你看,铜髹银撑腰虎笔架,撮箕砖砚,寿星牙尖雕件印章,青花荷叶笔舔,加上这个哥釉水注,这是一套文房书画用品啊。”

“这些都是给四表舅准备的礼物,他才是书画高手。”周至笑着搓了搓那个哥釉小瓶:“不过这个我可没打算给他,握着太舒服了。”

“难得有聊得来的人上门,又照顾了我这么多生意,这个小瓶就送给小友吧,反正也是不值当钱的玩意儿。”

“诶?我看这鱼篓瓶就很不错啊,起码我没有看出毛病在哪里,所有特征都符合传世宋哥窑的特点。敢问三爷,你觉得问题在哪里?”

“其实小友你说得很对,从细节特征来看,我也同意小友的说法。”三爷笑道:“不过只有一个小问题,这个器物,最早烧造出来,它到底是干嘛用的?”

“你说它是花瓶,明显小了;说它是水滴,器型不对;说它是水瓶,同样容量不够。”

“传世哥窑多是礼器样式,这个明显偏离了礼器典雅的风格,而走上了优雅的路子,少了朝堂庄重之风,却多了山野隐逸之趣,因此我从风格上断定它不是传世哥窑,而是一件非常厉害的高仿。”

刘三爷没有什么科学手段,全凭眼力,应该说他说的全都在道理上,一点没毛病。

70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高武:九十岁高龄,亿万倍暴击!
高武:九十岁高龄,亿万倍暴击!
九十岁高龄,亿万倍暴击!:李长生穿越到了一个高武世界,凭借着自身的能力,达到了九阶武者,甚至是半步宗师。但是在一次与空间裂缝出来的异族交战过程之中,受到了重伤,导致实力一落千丈。到了九十岁高龄,已经变成普通的老头。却未曾想到,加载了九十年的系统,突然激活了。亿万倍暴击系统,只要进行修炼或者服用各种修炼丹药或宝物,都有几率获得暴击!从普通老头,到至尊战神,莫欺老年穷!
三禾柳
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
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
年代,无系统,非爽文,偏日常,偏群像,慢热,大龄独身社恐作者林凡,在对着七星连珠许了愿之后,睁眼来到了1977年,变成15岁的少年李华麟。头顶五个姐姐,身下一个妹妹,作为家中独棍的李华麟有些方。还好,有了过目不忘的能力,李华麟决定参加高考,远离家中女人们的“魔爪”。目标明确,走外贸专业,进外贸局,再到下海经商,体验前世错过的风景。这一世,不求风光无限,只愿家人安康。多年后,李华麟功成名就,在日记
仨金
我的戏剧年华
我的戏剧年华
每一部戏剧,都是一个故事。这是一个演员重生后的故事,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八七班开始……
司马白衫
全职法师之孤冥星
全职法师之孤冥星
[日常]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强大的妖兽,人类只能在其中夹缝求生,虽然部分人类掌握了魔法但面对同样等级的妖兽同样吃力。然而拥有着魔法的人类则被叫法师!在面对这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人们各怀鬼胎,一个稚嫩的少年会怎么样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呢?继承了家族的宝物,代表着继承了家族的宿命,在成长的路上将同时肩负了探索世界的本质与探出家族没落真凶的使命!本篇背景同人!致敬原着作者乱
酷酷的k酱
带娃回村后成了大力士
带娃回村后成了大力士
李青峰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农村老家,被迫住进茅草屋里。吃野菜,喝白粥,生活穷苦。意外获得一身神力后,抓石蛙,挖冬笋,遍寻山野美味,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本来只想赚点小钱安稳度日,但不知怎的,感觉事情好像有点不受控制的跑偏了。“大仙,求求你救救我!一个男子在李青峰跟前磕头跪拜无比虔诚。李青峰嘴角抽动:“我就是力气有点大,不是什么大仙!
胖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