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本篇实验报告仅是所有实验结论的一小部分,在此对某些结论不做具体证明。如果后来的学者把这些零散的报告整理成书出版,当然是最好。
【警告!!】本篇实验报告属于绝密级别的信息,只有经过共和国科学院官方授权参与研究的研究员才有权访问该项档案。每位研究员手上的随机安全密钥一分钟更新一次,并且不可随意外借、外传,否则将视为违反《科学技术研究管控条例》第一项,从暗物质研究项目中永久除名。
项目名称:暗物质开采、提纯、浓缩、转化和性质研究实验。
起始时间:共和历4331年??月??日。
(该项目已被彻底中止。)
参与实验的研究人员名单:????,?????,?????,??,???······
任务分配:查询失败,文件存储器已丢失。
若要查询具体实验档案,请输入子目录名称查询。
“暗物质开采”子目录查询中······查询到1209份符合条件的档案。
档案加载中······
从远古时期人类还没能走出母星的时候,人类就已经开始猜想暗物质的存在了。当年一位科学家曾经断言宇宙的空洞中必定存在大量的暗物质促进空间的膨胀,但受制于落后的技术,他的断言从来没能被证明。即使在大约数百年后殖民运动兴起的时代里,暗物质对人类来说依然是个谜。再后来,战国时代和黑暗时代的来临使得各方势力都放弃了这门一眼望不到头的学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军备科技。
暗物质学的地位大致相当于精神科学,直到十年前的一天,一艘平稳航行的飞船突然偏离预定航线,开始诡异地绕着某个空间做圆周运动。一开始,调查员都认为是自动驾驶系统出了问题,但几遍排查下来程序的代码并未出错。真正出现问题的是识别系统,它错误地将这么个空洞当成了一颗巨大的行星,并试图调整速度以实现环绕该行星的公转。货船的目的地行星在该距离上的环绕速度居然与货船此时的速度相当,也就是说,这片空间内存在巨大的引力源,足以吸引一艘飞船。
在飞船的发动机喷射口处发现了大量黑色结晶,材质未知。而飞船在接近这片空间的时候,速度明显加快,导致识别系统被迫不断调整速度。
难道这片空间存在巨大的引力源,是因为有什么我们无法看见的行星?我们很快排除了这种可能,转向另一种可能——暗物质的大量集聚形成了高度聚合的行星状巨物,产生强大的引力。更进一步的,我们猜想,这种集聚体若存在,则必然对周围星球的公转轨道有巨大的影响。附近的几颗行星很快提供了可参考的信息。这些测量数据显示,离这片空间最近的住人行星明显感受到了温度的较大变化,以及一天时间的明显延长。事实上,这种现象近十年几乎每年都在同一时间段发生,印证了我们的猜测。
这确实是令人兴奋的结果!我们确认了暗物质存在的可能性相当大,但我们依然需要验证,必须获得一定量的暗物质进行实验研究。然而,我们的飞船虽然可以靠近,但并不能感受到这种物质的实体。理论上,如果这种物质真实存在,我们应当能够用碰撞的方式靠近甚至触碰它。然而,引力源似乎有意远离我们的飞船,给我们飞船附近的一定距离内留出了空洞。引力波探测器给出了几乎爆表的数值,但是我们无法确定引力源的具体位置。
这时,R.E.洛克教授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后来的暗物质开采活动都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的:既然飞船发动机高功率运行时能够在喷射口处留下黑色结晶,这些是否就是暗物质物质化的产物呢?换句话说,如果喷射口喷出的气流内能足够大,或许暗物质能够物质化并沉积下来。于是我们进行了多轮测试,不幸全部失败,那些黑色结晶还没有定形就被强大的气流吹走了。
注意到科研飞船的发动机性能远远比不上运货飞船,因此我们找来了一艘闲置的货船进行测试,果然发现喷射口处留存下大量黑色结晶。对其进行原子结构测定,发现其不属于任何一种我们已知的物质,也就是说这并不是我们理解范围之内的物质。但它仍然应该算作一种物质。它根本不是原子的组成,甚至不是我们所知晓的任何一种粒子组成的。洛克教授将其命名为暗原子。
暗原子的原子结构无法被测定。由暗原子组成的黑色结晶的晶体结构令人难以理解:某些地方整齐有序,另一些地方混乱不堪,而且不存在任何晶胞结构,混乱不堪。这或许是在强大气流和高温影响下物质化导致的结构无序。后续的一些文章将会阐明如何在较低温度、较低气压下开采暗物质。
不过,我们和暗物质的距离总算是近了很多。这次我们直接拿到了大量的样品,可以用做实验。
黑色结晶几乎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为所动,包括极高pH、极高温度、极高气压、强大压力压迫等。一毫克结晶直接把一台超重型液压机弄报废了。
或许我们不能以常规物质的视角理解暗物质,正如当年的人们是如何进行化学革命的那样。因此,我们停止了无意义的化学实验,转而从物理性质的角度研究它。
已知暗物质和物质一样有引力,那么我们如何测定暗物质的质量呢?似乎不太行,因为没有物质化的暗物质会“自发”地远离物质。我们只好放弃这一研究方向。
其实研究的突破来的很偶然。一位研究员忘记在离开的时候关闭电闸,导致暗物质容器通了电。后来当他再去观察容器的时候,发现圆柱形容器的两端都附着了黑色结晶,中间集聚着一团黑色的······东西,难道是什么雾气?这个容器连接用电器以后似乎能够供给极其强大的电压,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曾衰减。随着黑色结晶质量的增加,电压输出也变得更高,而且容器几乎不发热,也就是发电效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后来经过精确测定,的确几乎是百分之百)。这对于人类来说是相当可喜的发现。人类很早就抛弃了传统能源,转向清洁能源,但银河系中大多数行星的条件都十分怪异,无法建设起这样的清洁能源基站。这样的话,这些星球的发电问题就有了一个很有效的解决方案。
但是每一次开采都需要高温高压的冲击,成本未免过高。洛克教授研发出了“尖端放电刺激法”,效率依旧不高。后来我们改用了大型磁电式电激发器,配装上一整面墙,终于得到了相当大量的暗物质结晶。
于是我们得出结论:附近存在电场时,暗物质会产生所谓的“演化趋势”,这种趋势是指暗原子物质化的程度或者可能性,并且根据林·洛克方程组,存在常数Rt使演化趋势趋近于一个极限值,这决定了一个暗原子能够以多大的程度趋向于原子的结构。具体理论的证明在此不再赘述。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探测器都是引力波探测器,通过计算空间相对曲率来计算相对距离、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如果装载暗物质粒子发射器,可以对对方的引力波探测器造成严重干扰,并且增强自身引力波探测器的精确度。不过这只是军事用途,目前共和国肯定是用不上这种仪器的。针对民用领域,一种更加精确的利用恒星引力的导航系统正在开发中。我们设想,利用暗物质产生强大引力的特殊作用,或许可以改善目前引力波探测器在大质量天体附近误差较大的缺点。
关于暗物质的武器化应用,我想应该没有什么研究价值。不过,出于学术目的,我还是希望能够在此说明一下一些可行的暗物质武器。例如暗物质集聚环,通过诱使暗物质集聚产生强大引力源,将敌方舰船限制在一定的轨道上无法脱离。当然,这是个定点释放的陷阱,释放的舰船必须距离暗物质足够远,否则可能成为这个陷阱的受害者。另外,关于暗物质武器手持化的设想,恐怕只能等到很久以后了。我们目前只能实现暗物质的局部量产,但暗物质的惰性外壳对物质的排斥性使得装载的容器极难制造。产生突破的那个容器其实是一个大型舱室,微缩化的工作还有待进行。
以上就是暗物质理论的初步内容,其他类型的文件还请查阅其他档案以获取需要的信息。
接下来,我们会讨论一些更加深入的内容,即暗物质的来源、黑洞与暗物质的关系。
我们认为,黑洞在吸收物质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释放暗物质。事件视界之内,物质转化成了信息存在,信息通过三维宇宙外部的某些方式返回到这个空间内,产生了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暗物质。其实一旦真的大量集聚,暗物质将是人类有史以来面对的最危险的物质,并且根据我们的调查,宇宙中暗物质的量正在与日俱增。不过大家大可不必担心,暗物质至少在这几十万年之内还不足以充满我们所在空间的一亿分之一。
黑洞周围理论上是无法释放探测器环绕的,所以我们只能采用······的方式进行······的观测和调查······引力数据异常,可能与黑洞自身吞噬物质有关联······不能冒险派出探测飞船,只能······十多个探测器都没能回来,我们因此不敢再······或许黑洞之内是我们不可涉足的地方。
可是·······一个探测器竟然出现在了······带回了一小部分有用的数据······电子元件几乎全部损坏,只留下了一个覆盖了黑色结晶的芯片······有理由相信,暗物质是进入黑洞的······想必不会有谁尝试这种项目······只能······不会······当然,这并不代表这种可能性不存在,只是出于道德考虑我们不能做出这种决定······
读取失败,文件存储器损坏,自动返回菜单。
“暗物质提纯”子目录查询中······警告,文件已损坏。
“暗物质浓缩”子目录查询中······未找到文件。
“暗物质转化”子目录查询中······警告,文件已损坏。
“暗物质核心的制造”子目录查询中······警告,文件已损坏。
查询完毕。未找到其他类型的有关“暗物质”的文件。
共和国科学院有权对所有规定进行最终解释。
“机器人”子目录查询中······
警告:“机器人”词条为非法词条。
“以暗物质核心驱动的机器人的理论可能性”子目录查询中······找到一份文件。
警告:该文件为非法格式,本次查询后便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