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第302章 去京城途经杭州(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最新章节。

太武山已经归顺朝廷,那天无量道人和警幻仙姑聊完,警幻仙姑在议事大厅里就宣布了,山上的大佬和门子弟子没有反对的,反对的已经没有了。

邢世明也是和无量道人聊完以后,出面表示了忠心。

回到现在,淑梦他们来到山上已经过去半月。

朝廷那里来了信,让启程去往京城。

在无量道人的住处,警幻仙姑,邢世明,无极上人和几个山上的大佬都在,肖三郎他们也在。

无量道人:“本来是要先去朱雀山的,朝廷那里已经安排人去了,咱们直接去京城。警幻道友这里可是安排人去了?”

“朱雀山那里没有安排人,以往也是没有,除了青龙谷,和麒麟崖,其他那三处都不曾去。”

“好吧,你们安排好,咱们明日启程。”

众人又聊了会别的就都散去。

东邪子正在和庞幽一起在一个高处看风景的地方喝酒。

东邪子:“这次去京城,我要是得了四品的官,你可不要嫉妒。”

“呵呵,梦里什么都有。”

“你看,你现在就开始嫉妒了,放心只是比你大一级而已,同殿为臣还是要相互提携滴!”

庞幽看着远处:“这次去完京城,可能要对海外动手了。”

“那更好,本官正想建功立业。”

庞幽无语,这小子是从什么时候成为官迷的?”

到了第二日,警幻仙姑安排好留守人员,带着人和无量道人一起往京城而去。

说实话,警幻仙姑差不多有几十年没有下过山了。

这次出门警幻仙姑还有点小兴奋。

无极上人没有去,留在了山上,那三位上人还有邢世明,老仙跟着,破足道人,赖头和尚留在了山上。

沈天凌夫妻二人这次也是跟着一起去京城。

蓝小甜又开始放飞自我,出了八闽之地,一路走下来,众人进入到了杭州府地界。无量道人他们没有着急赶路。

大家一起在一座酒楼里吃饭,蓝小甜道:“还要多久到杭州城?”

李莫丛:“今晚咱们就能住在杭州城了。”

穆绵萱的师兄师姐已经提前离开,他们是要去朱雀山的。

穆绵萱和警幻仙姑小声的聊着,淑梦现在是解放了,俩孩子平时都有邢世明这位外公带着。

以前跟着邢世明的那两位上人,如今看着邢世明在那里宠溺的照顾两个小孩,这位对视一眼笑了笑。

二人觉着这样也不错,已经这样了,还能怎样呢。

有三位没有跟着,有事情要办说好在杭州汇合。

就是陈潭和被他之前推出的两位老兄。

吃喝完开始赶路,到了晚上八点多,到达了杭州城。

杭州城,以前就非常有名,现在更是不得了。这些年发展建设的不要太快。

无量道人他们到了住的地方,是一座庄园,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蓝小甜认了下房间,把东西放下,就跑去了淑梦那里。

淑梦正在收拾住的地方,其实也没什么要收拾的,结了婚的女人可能和别个不同吧。

沈天凌不在,到了屋里放下东西就去了肖三郎那里。

蓝小甜:“淑梦姐,咱们出去耍耍吧,听说晚上的西湖可美了。”

淑梦:“刚到你就待不住了,好吧,去问问肖师叔他们要不要去。”

二人到了肖三郎这里,一看好家伙,几人桌都摆上了。

蓝小甜对着沈天凌瞪眼道:“淑梦姐自己在屋里收拾,你倒好在这里逍遥。”

肖三郎:“刚摆好,正要让天凌去叫你们。”

蓝小甜又露出笑容:“还是师叔好,不像某些人。”

东邪子在那里乐呵的看着,蓝小甜一眼瞪过去:“你笑什么,很好笑吗?”

“额?”东邪子赶紧收了笑容,起身严肃的抱拳道:“请蓝大小姐恕罪,本官,不是,贫道以后多多注意。”

“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王侯世家
王侯世家
关于王侯世家:百年煌煌王朝,千年碌碌世家。每百年必有王侯兴,每千年必有高楼塌。蓝春,你可明白了?那是属于时代的浪潮!(明朝背景,不是正史)
白日才子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大明后军都督府真定卫舍人郑直梦到了六十年后的自己,从此大明揭开了新篇章;从此大明成了穿越众的禁区;从此地球提前进入到了统一新纪元。
叫你敢答应吗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