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第311章 不是孙子,是女婿(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最新章节。

“哈哈哈,好好好,好闺女。”

潇逸无语,大佬这里还有一位好女婿呢。

冥河接着道:“我都明白了,你们现在就赶快回去,那两个老道,不是,你们师父和师叔估计撑的很艰难,告诉他们,贫道自会让玉帝联系你们。”

说完手指一弹一个血点飞到黛玉近前:“乖女儿收好,不管在哪一界我都会联系到你。”

“这怎么收啊?”

“呵呵,是为父的错,又拿手一点黛玉的额头。”

过了有十几秒:“这是咱们血海不传之秘。好生修炼。”

黛玉刚接收完,就知道怎么收取这血点了。

黛玉口中念咒,这血点瞬间进入黛玉的眉心。

黛玉还是不好喊父亲什么的,有些别扭,虽然知道可能是几世的什么缘分。

黛玉:“那您要去做什么?”

冥河笑道:“自然是暗中布局等你师父和师叔回归,玉帝那里你们放心就是,他也不是傻子。”

潇逸道:“既然如此,前辈我们现在就走。”

冥河严肃的看着潇逸道:“你那一界不比寻常,虽然有你师父师叔在,但他们也有诸多限制,那帮人也是有手段的,不要冒进,贫道这里弄好就会联系玉儿。”

“请前辈放心,我们现在就回去了。”

“回去吧,玉儿,你要好好修炼在咱们血海的法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潇逸和黛玉盘坐下来,刚要施法,冥河又道:“等等、玉儿,你要先练血身大法。”

黛玉点点头,接着潇逸和黛玉施法离开了此地。

等潇逸和黛玉走了以后,冥河看向原来的地方,冷笑道:“困我万万年又如何?把阿修罗全都收服又如何?血海不枯,冥河不死。贫道既然出来了那就好好玩玩吧。”

冥河接着化成血雾慢慢的消失不见,冥河要先去找他的宝贝。

至于玉帝那里,冥河想的是把自己宝贝找回来一切就都好说了。

也确实,冥河的宝贝不要太牛逼。

潇逸和黛玉回到了九渊殿,三赤有点顶不住了。

三赤看潇逸他们回来长舒了口气。

“陛下娘娘能平安归来,三赤就放心了。”

潇逸:“辛苦先生。”

黛玉也是施礼。

“不敢,不敢,要是让我兄长知道陛下和娘娘给我施礼,还不揍死我。”

潇逸笑道:“泥先生不会怪罪的,咱们这就回去吧,三赤先生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办吗?”

“没有什么事,上头虽然吩咐了,但也看我心情、呵呵,陛下娘娘这边请。”

潇逸和黛玉跟着三赤回到阴山,接着在三赤殿里施法回转了他们所在的恒厉天。

这边天启道人和天幻真是支撑的有点费力了。

潇逸和黛玉出现的一刹那,天启道人和天幻同时大喊一声:“禁。”

天地颜色变换,慢慢的恢复如初。

几人来到了大殿之内,潇逸和黛玉一起把事情讲了一遍。

天启道人和天幻听完对视一眼,心说:“真他妈的邪门,怎么把这位给弄出来了。”

天启道人看向黛玉:“为师是真没有看出你体内那粒血珠。可能是受此界限制,就算不受限制,为师可能也是看不出来。”

天幻道:“冥河这老东西的本事神秘莫测。我说这些年不见老东西出来,原来是被镇压了,呵呵,能瞒过三界镇压冥河,看来这背后不是一两个人能办到的。”

天启道人:“这老东西精明的很,能被阴,应该是他内部出了问题。”

天幻:“咱们一点消息都没有?师父是不是知道此事?”

天启道人:“不知,好多事只能等回去才知晓。”

潇逸道:“师父,师叔,咱们现在如何?”

天启道人看着黛玉笑道:“他宝贝女儿在这,咱们等消息就是。”

黛玉有点不知道怎么接话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王侯世家
王侯世家
关于王侯世家:百年煌煌王朝,千年碌碌世家。每百年必有王侯兴,每千年必有高楼塌。蓝春,你可明白了?那是属于时代的浪潮!(明朝背景,不是正史)
白日才子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大明后军都督府真定卫舍人郑直梦到了六十年后的自己,从此大明揭开了新篇章;从此大明成了穿越众的禁区;从此地球提前进入到了统一新纪元。
叫你敢答应吗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