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谁让这个驸马上朝的!

第25章 谁说用药了?直接给他输血不就行了!(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谁让这个驸马上朝的!》最新章节。

“我这里有验血试纸,只需滴一滴血在上面,便能测出血型!”房俊伸手入怀,掏出十几张血型试纸。

“陛下,贫道觉得房二郎这法子可以一试!”孙思邈朝目瞪口呆的李世民,拱手说道。

“孙神医此话当真?”李世民狐疑的看着他。

“理论上这方法确实可行!贫道绝非妄言!”孙思邈点头回道。

理论上可行有个屁用啊!李世民闻言,嘴角抽了抽。

“二郎,抽我的血,看看我的血型是否与我阿耶相配!”秦怀道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连忙起身,满脸急切的拉着房俊。

“你的不行!你跟翼国公乃是父子,属于直系亲属,直系亲属之间不能输血!要不然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房俊摇头道。

“这是为何?”秦怀道满脸疑惑。

唉,跟你说了你也听不懂啊!房俊心中唉叹,默然不语。

“好吧!既然孙神医说你的法子有用,那你便试试!”李世民无奈,看向房俊开口说道。

坐在床榻边一直没说话的贾氏激动的直抹眼泪。

房俊上前,用试纸给秦琼验了血型,是O型血。

随后,又将屋内众人的血型全部验了一遍。

经过验血得知,屋内有两人的血型与之相匹配。

一个是李世民,一个是房俊自己。

“呃……陛下,这个……小子年纪还小还在长身体,陛下您看……”房俊故作为难的看着李世民。

这个混账!你都十七了还年纪小啊!李世民眼神不善的看着他。

“二郎,你要是出了事!为兄一定会替你尽孝的!你就放心吧!”秦怀道拍着胸脯保证道。

呃……你是不是脑袋有坑啊!房俊一脸的无语。

他也没在说话,直接从怀里拿出输血装备,挂上血袋,让孙思邈为两人插上输血针。

众人惊奇的看着这一幕。

很快,房俊的血便抽到了血袋,顺着输血管流进了秦琼的血管之内。

这……

孙思邈看到这一幕,激动的脸色潮红,浑身发颤。

他没想到房俊这方法竟然真的可行!

“孙神医,这能行吗?”李世民紧张地问道。

“陛下,稍安勿躁!看下去就知道了!”孙思邈回道。

两刻钟之后,房俊拔掉了输血针,开口说道:

“好了,今天的血就抽到这里!再抽下去我就要变人干了!”

“二郎的意思是明日还要抽?”秦怀道急声问道。

“嗯,应该还得输个两三天,方能稳定!这纸给你了,你去找些人验验血型,找到血型相配之人给你阿耶输血就行!”

房俊说着,便将袖中的验血试纸一股脑的递给了他。

这输血太多很伤身的,他可不想遭罪。

“二郎,贫道非常好奇这方法你是从何得来的?”孙思邈急切的看着他。

“这方法是一个游方道士传授给我的!我哪里懂得什么医术啊!

那游方道士告诉我方法之后便不知所踪!”房俊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只能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编出一个莫须有的游方道士。

哦,原来如此!孙思邈眼里的希冀再次消散。

也是,房俊一个纨绔子弟哪懂什么医术啊?是自己想多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寒朝秘史
寒朝秘史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大魏遗臣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明朝末年。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东北建奴,西北流民,东南豪强,西南蛮夷!每一样,都让年轻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这驾马车,行驶两百多年,已经到了吱吱呀呀崩溃的边缘!崇祯举目四望,茫然无措!还好觉醒了模拟器!模拟器说杀了魏忠贤,文官无人可制,大明要更快玩完?叶铭:“陛下杀魏忠贤!是取死之道!”模拟器说杀了袁崇焕,东北要大乱?叶铭:“陛下杀袁崇焕,皇太极大喜,庆功宴上陛下不到,皇太极都不敢动筷!”模拟
最爱喝娃哈哈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关于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拒绝加班被开除,叶天激活避世隐居系统。本想找个小山村躺平,却不曾想迷路后来到大唐,遇到了外出散心的李世民。李二:先生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叶天:大唐之幸,百姓之幸,李世民牛逼!李二:先生如何评价李世民?叶天: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x之盛未之有!……本书又名:
两仪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