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养猪开始!

第72章 薛稷有宰辅之才(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从养猪开始!》最新章节。

李世民抚掌而笑,说道:“这个法子倒是好,有些小事,他们确实可以看着处理,重要的事务再禀报到朕这里来。”

薛稷又笑说道,“至于哪些事情是需要上报,哪些事情可由各道长官处置,就不是臣可以置喙的了。”

李世民看着薛稷愈发的满意,这薛稷知进退,他对薛稷接下来的建议更加感兴趣了。

“第二呢?”

薛稷脸上露出了几分纠结,李世民看出来了。

他懂事地说道:“薛卿,有话你可直接说了,朕不因言获罪。”

薛稷才说道:“陛下,何不成立一个内阁,选用年富力强的官员充任。”

“内阁官员官位不需太高,但要有能力,可让他们为陛下质询,行票拟之事。”

李世民忍不住问道:“何为票拟?”

薛稷说道:“便是将这些奏疏先看一遍,便在上面写出建议的处置意见,再请陛下过目。”

“陛下若认为票拟得宜,便批红,陛下若认为处置方法不得宜,便可自行给出处置办法,或打回内阁,让他们再行票拟便是。”

李世民听到这话有些激动,强撑着坐了起来。

这可把薛稷和旁边的长孙皇后吓了一跳,连忙把李世民给扶好了。

“陛下,这个事情倒是怪臣,此时实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李世民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在意!不必在意!”

“朕的身体怎样,朕很清楚,朕现在的身体已然好转了。”

他看着薛稷,愈发欣赏薛稷。

薛稷的两条方略,都是可操作的,并且各有各的好处。

设置十道尚且不说,李世民自己也有这个想法。

而薛稷第2个方略,更是有极高的好处。

这个内阁一旦成立了,便能够减少他的工作量,让他也不必如此辛苦了。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他自己想出来的处置办法,终究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了内阁官员帮他查漏补缺,事情必能办得周全些。

他深深地看了薛稷,沉默了一会儿,忍不住说道:“薛卿……你有宰辅之才。”

薛稷听闻此言,挑了挑眉。

其实他真没有什么宰辅之才,他不过是把明朝那套东西,捡起来用一用罢了。

至于如何用,如何改,恐怕还得看看李世民自己。

李世民的脸色露出了几分嘉许,说道:“你过两日给朕上个奏疏。”

“好好说说这个内阁,朕再让诸位臣工参详参详。”

薛稷闻言说道,“陛下,要不然你把这个事情交给别人去做吧!”

“臣不居功!”

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不,这个事情就由你来做。”

薛稷闻言叹了口气,第一个划分十道的方略,让他上个奏疏也没什么。

只是第二个成立内阁的建议,只怕有些牵扯。

不过,这事也不是全无好处,薛稷的两个建议若能实施,那必能为薛稷拉一波声望,对他以后的发展是肯定有好处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每天获得一种技能卡
四合院:每天获得一种技能卡
一朝穿越50年代,成了何雨柱。父亲跑了?跑了好啊。妹妹还小?小点好,好好培养防止将来成为白眼狼。每天都能获得一种技能,是什么体验?靠着系统,何雨柱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说不尽的家长里短,道不完的鸡毛蒜皮,升斗小民的一幕幕,就此展开。
飞来疯
武布中华
武布中华
关于武布中华:李自成,“老朱家人心丧尽,合该俺老李得天下!”张献忠,“皇帝轮流做,明日到我家!”多尔衮,“天命于大清,入中国为天下主!”明朝崇祯帝自缢,南明弘光帝瑟瑟发抖。河南登封,魔王高欢降世,异军突起,以天下布武的决心,结束动荡的乱世。李自成说俺挡他道了,杀!张献忠割据不臣,杀!多尔衮南侵,你也敢觊觎中国,杀!杀!明朝皇帝,东南资本家,不服改造,杀!杀!杀!魔王降世,天下布武!使天下遍布武力
话凄凉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萧明穿越到了古代。前身同名,乃是开国元勋萧家的独苗。年事已高的老太君,对前身的溺爱,近乎到了纵容的地步。成了滁州辖内,人尽皆知的纨绔萧大少爷。不就是纨绔吗?谁不会当似的!可就在萧明,在纨绔道路上愈加放飞自我的时候。“唉!不对劲啊!”“我不是纨绔吗?谁特么说我是人中龙凤!”
落日不喜晚风
当非专业人士遇上cos穿
当非专业人士遇上cos穿
关于当非专业人士遇上cos穿:宝宝们!cos穿主咒回。注意事项一:本文设定两面宿傩和虎杖悠仁灵魂融合为一个人!一个人!(即虎杖宿傩,前期失忆无宿傩记忆)若以宿傩视角看会略显温和,以悠仁视角看会略、显、残、忍!!!注意事项二:女频,原创现充女主,性格为快乐小狗(但可能不会一直快乐)被人忽悠cos大爷穿咒回(但不会一直cos大爷)因为快乐小狗扮不了酷哥。前期从两面宿傩被人认成虎杖悠仁(虎杖悠仁自己都
瓜皮香蕉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赵瑞意外穿越大宋嘉定年间,成了理宗皇帝赵昀的亲弟弟赵与芮。而距离自家老哥登上皇位还有十一年。根据历史记载,自己不仅能封王享受荣华富贵,还能寿至八十,就连自己的儿子、孙子也都是未来的皇帝,人生可谓臻至圆满。但彼时的大宋,早已风雨飘摇,国祚将倾,而自己也将成为大宋走向灭亡的历史见证者。是选择国破家亡,郁居异乡十一年而至寿寝,还是重整山河,为大宋延续国祚?纵使前路艰难险
桃花仙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