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天子

第17章 敌虏两翼(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晋天子》最新章节。

最后哪个城也守不住,但此刻条件已然不同了,被高怀德这么不管不顾的猛然奇袭之后,最高领袖都被人家擒走了,还说什么多点开花?

但赵延寿害怕自己的分量不够,东路军的统帅是耶律德光的堂弟耶律麻答,向来目空一切,几时正眼瞧过自己这已然贵为燕王的汉人降将?

就这样赵延寿极难自信的带着自己三千兵力的一半,拖拖赖赖的往东奔去,要赶到博州去见这位不好相与的安国公耶律麻答。

博州是南北大运河与黄河交汇之地,盛唐以来都极为繁华,只是终止于近一二十年,兵连祸结不断。

赵延寿一路之上,只是哀鸿遍野,所见极惨,临近博州城下,更是断垣残壁,四野乡民已经奔逃的人迹罕见。

此刻的博州城中已是一座囤满了契丹兵的军事堡垒,城中的汉人即使没有被赶尽杀绝,也要给汉人留些记号。

是以大规模的诬陷汉民为盗为匪,然后剜目、断手、毁脸!博州刺史公廨之中,搜刮得来的珍货金银细软,塞满了各处厅堂。

耶律麻答为人之邪暴残虐,简直不可思议!

他饮食起居之处,常常悬挂虏掠汉人被生刨出来的五脏六腑,肝胆手足,悬挂在身边摆弄观看取乐!

赵延寿也多少听说过这虏主堂弟的种种暴虐事迹,进了博州城后,心中也始终毛毛的。

见到耶律麻答那张粗野的面容,全秃的头顶,只有左右两缕小辫和显眼的酒糟鼻子,魁梧的身材,看着应该没到四十岁。

赵延寿还未等耶律麻答张口,便扑通一下跪倒在地,爬到了这契丹大将坐着的腿前,捧住他的小腿,忍不住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号哭起来!

“大帅哇!大帅救命啊!陛下....!陛下蒙尘受辱了啊!”

耶律麻答嚯的一下站了起来,嗡声嗡气的怒道:“这不是燕王嘛!你这样像他娘的什么样子?!赶紧站起来!”

说着一把将赵延寿拽了起来。

赵延寿顺势站起,放缓了哭腔抽泣着说道:“陛下...陛下被南狗给虏走啦...!”

耶律麻答一听便暴怒的重重一拳砸在身旁的桌子上,茶碗跌落摔的粉碎。

“你放屁!陛下英明神武,怎会被南狗虏走?!”

说着当场便一脚踹在赵延寿的肚子上,赵也不敢躲,一跤坐倒之后,连滚带爬的又赶回这位虏将身前跪拜在地。

“大帅哇!高行周的兵马突然奇袭天子的中军大寨,陛下一时不察,着了他的道儿啦!现在事不宜迟,大帅赶紧发兵抢回陛下,灭了高行周要紧啊!”

赵延寿将头埋在袖中假意不断的抽泣。

高行周的大名,耶律麻答当然是反复听到过的,他一听是这个名字,不由得多信了三分。

当下双手从地上一把拽着赵延寿一身契丹装束的圆领袍服道:“你是陛下亲封的燕王,但你也是汉狗!

你说高行周把陛下虏走了,我信他真有这个本事,现在可以发兵去救。

但要是你胆敢骗我!我把你拉到上京扒皮挫骨!站起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关于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魏冉穿越成异姓王世子替身。真世子在封地逍遥,自己在京城当人质?既如此,那就代替他成为真世子。大骊皇帝:魏世子,朕要把三公主赐婚给你!真世子小姨:虽然你是我假外甥,但我是你真娘子呀!真世子:父王,冒牌货抢了我的公主和小姨,我要把身份换回来!异姓王:儿啊,晚了,爹的三十万大军被他给灭了……。
一条沙鱼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世事百态:南北朝时代风云激荡,世事纷纭。政权如走马灯般更迭,民族融合日益加深,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孕育出众多历史英杰与璀璨文化。然而,伴随辉煌的是社会的剧烈动荡与民众的艰苦生活,动荡不安与民生维艰成为该时代不可抹去的印记。尽管如此,南北朝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安可儿妙桃
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
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
关于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穿越提瓦特变成一只凤凰,被影收入眷族!系统却让涅盘500年,结果错过了坎瑞亚之变。世界这么大,我想看个锤锤,各种浪!
狗月
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
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
一所看似普通的幼儿园,学生却来自历朝历代。李世民的闺女小兕子、朱元璋的大孙朱雄英、幼年扶苏、幼年嬴政、幼年朱高炽、幼年郑经……小朋友们白天上学,晚上把第一手资讯或学会的东西带回古代。朱雄英:“爹,快救娘!娘这一胎会难产!”扶苏:“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幼年嬴政:“媪媪,我看到我未来的儿子了!他叫扶苏,他还会抡语。”……家长群里。朱元璋看到朱棣的皇帝谥号炸了:“老四造反了?”成年嬴政看着刘邦的
棠亿亿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关于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拒绝加班被开除,叶天激活避世隐居系统。本想找个小山村躺平,却不曾想迷路后来到大唐,遇到了外出散心的李世民。李二:先生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叶天:大唐之幸,百姓之幸,李世民牛逼!李二:先生如何评价李世民?叶天: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x之盛未之有!……本书又名:
两仪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