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正阳逐梦

第44章 舅舅到北京来了(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之正阳逐梦》最新章节。

“正阳,你放假回来了,正好,不然你大哥要去学校找你了。”李正阳学期放假了,回到四合院行李还没放下,就被大嫂于莉看到了。

“嫂子,我刚回来,出什么事?还要大哥去学校找我。”李正阳也是一脸的纳闷。

“好事,爸在厂里告诉我,让我们明天晚上去筒子楼,说是舅舅来了。” 大嫂于莉是满脸的高兴。“明天去的时候,带点大棚里面的蔬菜。”

“舅舅,舅舅一家不是在南方的吗?”李正阳还是小的时候见过舅舅,现在都没什么印象了。

“具体什么情况,爸没说,明天去就知道了,洗洗手,过来吃饭吧。” 大嫂于莉对李正阳说。

第二天,李正东夫妻和李正阳带着大棚里面摘的芹菜和西红柿一起来到了筒子楼,刚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老妈江月琴的声音,“大哥,你也真是的,来了这么久了,也不到家里看看?”

“妹子,你看你还是那么急,小辣椒似的。我不来了嘛!”一个浑厚的声音,三人对望了一眼,知道这是自家舅舅到了。

“妈,我们来了。” 于莉敲敲门,三人进来看到屋子里除了老爸老妈小妹外,还有一个中年人,国字脸,带着一副黑边眼镜。

“这是你们舅舅,还不快叫人。”老妈看到仨孩子进来,连忙介绍道。

“舅舅好。”三个人赶紧的上前打招呼叫人。

“好好好,都好,这是正东吧,不错,高大威猛,你妈说你是保卫干事,挺好的。”

“这是正阳,你小的时候我见过,那个时候还是一点大。”舅舅说着还用手比划了一下大小,屋子里的人是哈哈大笑。

“这是正东的媳妇,于莉吧,美丽大方的,和正东是天作之合啊。” 于莉也被舅舅夸赞的羞红了脸。

一时之间屋子里面好不热闹,李正阳发现老妈的眼睛红红的,估计刚刚哭过,这么多年没见娘家人了,喜极而泣就是这个意思吧。

老妈和大儿媳于莉外加小闺女在厨房忙着晚饭,几个大男人在外面客厅抽烟,喝茶聊天。通过谈话李正阳才知道舅舅来北京快半个月了,这次是公派到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为期一个月的学习。

舅舅江月亭现在在苏北的盐城,是盐城市中医院的中医科的副科长,擅长中医正骨,跌打损伤的治疗。因为盐城是苏北的老区,中医院成立时间不长,江家在当地是颇有名气的中医世家,家里本身小妹就是我党的的人。在医院筹办成立的时候就顺理成章的在中医科担任了副科长。

“舅舅,南方那边现在的情形怎么样,家里外公外婆,还有小姨都好吧?”李正阳对苏北的感情还是比较复杂的,对那边的亲人也很关心。

“你外公,外婆身体都很硬朗,精神很好,等着你们回去看他们呢。”舅舅笑着说道。“你小姨和你小姨父都是中学的老师,家里一切都很好。”

“苏北相对来说现在还是很穷的,淮安在清代是漕运总督府所在地,大运河上,轴舻帆影,商贾往来,一度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舅舅江月亭缓缓的吸了口烟,似乎在回忆以前的往事一般。

“后来黄河改道,淮河流入洪泽湖,再无流出通道,加之战火连连,又是洪水频发,饥荒连年。多亏了共产党,结束了战乱。现在我们那边是新修水利,因为是平原地区嘛,还是以农业为主的。”舅舅感慨的说道。

“是啊,内河运输一旦被海运取代,那么苏北的一些城镇就失去了作为交通和商业中心的重要性了。过去的交通还是太过于依赖于大运河了。”老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虽然日子过的很苦,但群众的信心和热情那是非常的高,大家都说可不能给总理他老人家添麻烦的。”说到这里,屋子里的人都感觉得到话语里的激动和骄傲。

是啊,不但是淮安的骄傲,也是整个国家的骄傲!

“爸,舅舅。”李小妹从厨房跑了出来,“妈妈说开饭了,等吃完了再聊。”

“小妹,这么些年没见,学会烧菜了,不错,好吃的。”舅舅也是一个风趣健谈的人,李正阳很喜欢这样的家庭氛围。

“大哥,你多吃点。”母亲难得的没有反驳什么,看的出来大哥的到来让她是非常高兴。“老李,怎么回事?你的酒呢,赶紧的,平常不是老是吵吵着说不让你喝,今天批准了,赶紧的。”

“哈哈哈。”李家是一片欢声笑语。

从筒子楼回来之后,李正阳想起了和舅舅的聊天,现在农村的日子很不好过,不仅仅是因为贫穷,现在哪里都贫穷。关键还是交通落后,资源匮乏,像医生,大的城市里面才有,小的地方连个卫生所都没有,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实在是太苦了。

许多地方都是靠老人留下来的土方子,靠的是一把草药。不由的想起以前人说过的《赤脚医生手册》,这个时候估计还没有被人整理出来,看来要找个时间和舅舅单独聊聊了。

虽然自己不懂中医,但外公,舅舅可是从医多年的,整理发掘一部分不是问题吧?还有自己的老妈,师父和师兄呢,搞不好还真有可能。也算自己对这时代做的一点贡献吧,李正阳是越想越兴奋!

这天李正阳和往常一样,吃完了早饭觉得百般无聊,大哥大嫂都上班了,大棚也没有什么需要打理的,想了想还是出去转转吧,带上小挎包,骑上心爱的小飞鸽,漫无目的的出发了。

逛来逛去到了东直门的北新桥。这里可是四九城里最传奇的地方!

民间一直流传着北新桥的传说。广为流传的就是锁龙井,更有近代日本人拉链子的传说。相传北京城有条孽龙,被刘伯温困在海眼里。人龙相约等这里旧了龙就可以出来,从此这里便得名:北新桥。后来在抗战时期,一群日本鬼子曾尝试拉铁链子,但井里涌出腥味与黑水,还伴随着怪声。。。日本人立马吓得不敢动了。

李正阳也觉得人们说的太过神奇,既然到了地方好歹也要去看看。只见井口盖着一个圆形的大磨盘,磨盘上打了个洞。铁链就从洞里面伸出来,一圈一圈的绕在粗铁棍上,铁棍则横放在磨盘上。

李正阳看着磨盘的洞口,里面黑黝黝的深不见底。便用手放在嘴边做一个喇叭状,大喊了一声“嗨”。

喊完以后是异常的安静,可几秒钟之后井底传来巨大的响声,像是呼啸声,隐隐的类似雷鸣,吓得李正阳一个猛子跳起来,赶紧离开了北新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
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
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无敌爽文+种田+争霸+美女如云)“陛下,齐王封地成为了大明最富裕的地方!”“陛下,齐王拥兵百万之众,还有两支威力巨大的神枪营和火炮营!”“陛下,齐王的海军已经成为海上霸主了!”“陛下,听闻齐王的那些大臣和将领要给齐王披上黄袍了!”……“这个逆子,朕让他就藩,没让他立国!”收到消息的后,朱元璋忍不住破口大骂道。......
吃货人生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赵瑞意外穿越大宋嘉定年间,成了理宗皇帝赵昀的亲弟弟赵与芮。而距离自家老哥登上皇位还有十一年。根据历史记载,自己不仅能封王享受荣华富贵,还能寿至八十,就连自己的儿子、孙子也都是未来的皇帝,人生可谓臻至圆满。但彼时的大宋,早已风雨飘摇,国祚将倾,而自己也将成为大宋走向灭亡的历史见证者。是选择国破家亡,郁居异乡十一年而至寿寝,还是重整山河,为大宋延续国祚?纵使前路艰难险
桃花仙人儿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关于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穿越成赵云的亲侄子,开局就是长坂坡之战,且看赵林如何与云叔一起扬名天下,辅佐刘备统一中原,三兴大汉。简介无力,请移步正文。赵云大怒,正要拔剑斩之,赵林忽然上前几步,一脚踹在那武将臀部,拔剑指向那人,喝道:“汝这蒙阴祖辈的酒囊饭袋,也配与我叔父动手!”那武将踉跄起身,勃然大怒,挥剑来砍。赵林提剑格挡攻势,复一剑刺穿咽喉,将其踹倒,俯身砍下头颅,单手高举,目视满堂
早晨七点
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
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
关于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汉灵帝刘宏驾崩,天子刘辩年幼,大将军何进掌管禁军、北军、西园军,何太后垂帘听政,何氏一族,权势滔天。大将军何进为了架空何太后,准备学习吕不韦给何太后送去男宠,使她沉迷男色。恰好刘海莫明穿越到汉末,被何进所擒,顺势就将他献于何太后。本以为可以借助何太后走上人生巅峰,没想到何进竟被十常侍玩儿死,董卓趁乱入京,从此乱世便拉开了序幕……
布丁馒头
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
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
关于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熹平元年的尘土落在白骨上时,天道掷下一枚异数。现代少年白宙睁眼竟卧在凤凰山下,耳畔是乌桓全部掠杀妇孺的狂笑。当他踏出凤凰山的刹那,汉末群雄的命运线开始崩裂。虎牢关前,他单戟挑飞吕布紫金冠;白马坡上,昆吾刀未出鞘,胡酋首级已悬于他马前。当匈奴王帐的血浸透敕勒川,鲜卑萨满的骨笛吹出他名讳时,十八路诸侯才惊觉:渔阳郡那个收流民、铸铁城、驯胡马的青年太守,羽翼早已蔽日
宙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