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正阳逐梦

第116章 豆各庄的见闻(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之正阳逐梦》最新章节。

“正阳啊,你是怎么会想到,到我们豆各庄来采购东西的?”张队长将李正阳让到村部,泡了杯茶,两个人唠了起来。

“张叔,我不仅是轧钢厂的采购员,也是红星小农场的顾问,我们有计划到昌平建个分场的。”李正阳想了想对方是豆各庄的大队长,以后有可能会长期合作的,还是如实相告了。

“那是好事啊,我们这个地方地势平坦,又有河流的,你们建农场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张队长听到这个消息高兴了起来,一直在房间里面走来走去的。

“正阳啊,你们的农场要是建成了,你们要招收一些当地的人管理农田,果树的吧?”张队长问道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那是肯定的,张叔。”李正阳想了想,“张叔,不过目前这个事情还没有决定下来,后期肯定还是要派人考察的,您暂时不要对外面说什么。”

“行的,这个事情的轻重我还是知道的,放心吧?”张队长现在是心情大好,万一成了呢?所以说做人还是要有梦想的,说不定那天就成真了。

“那个正阳啊,你就在我们豆各庄住下来,晚上到我家住。”张队长热情的邀请道。

“行的,那我就打扰张叔了。”李正阳想着住一晚也行,多了解下。

随后李正阳出了村部,自己一个人在村里逛了逛。豆各庄现在有600多人,这个情况是在村部了解到的,130多户的人家,主要还是以农耕为主。附近有明十三陵,银山塔林,居庸关和小汤山,人文景观还是很丰富的。

村里大多都是低矮的土房子,基本上没有什么树木。和张队长聊天的时候说到前两年闹饥荒的时候,饿的树皮都扒掉了,剩下的就是砍回去烧火,看远处的十三陵和小汤山都是光秃秃的,只有零星的掉了叶子的小灌木在风中顽强的挺立着。

沙河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因温榆河上游支流南沙河,北沙河在此交汇而得名。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南沙河,从老牛湾至白各庄流经境内的豆各庄村。所以水利还是很便利的,属于燕山山前平原地区。

“正阳啊,你看你难得的来一趟,我这还没有什么像样的好东西招待你。”晚上张队长在家里设宴招待了李正阳,请了村里的族老张三爷,还有张叔嘴里的二愣子民兵队长张大壮。

准备的晚饭在李正阳看来还是很丰富的,一只风干鸡和土豆炖的满满一大盆子,腊肉烧萝卜,大葱炒鸡蛋,凉拌山野菜,二合面的馒头还有自家酿的烧酒。

李正阳在空间里面拿了4盒荷花牌香烟,半斤的水果糖,拎了一只野兔,借口下午在小汤山附近打到的。

“张叔,我这一来可让您破费了,一点小东西,不成敬意的。”李正阳笑着将东西给了张队长。

“你这孩子,来了就是客人,下次不准这样了。”张队长心里还是非常舒服的,先不谈东西的多少,好坏。这是个态度问题。这孩子还是懂得礼节的,心里知道尊重人。人嘛不就是相互的关系了。

“那个,老婆子,正阳既然带了,你就收起来吧。”张队长将东西递给了一旁的媳妇。

“这糖可是好东西,那我就收下了。”张婶子笑着说道。

进了屋,先介绍了张三爷,老爷子在村里还是很有威望的,是张队长的本家叔叔。

老爷子事先在张队长这里,知道了李正阳此行的目的,很是高兴。希望可以促成这个事情。一起的还有张队长的小儿子张红兵,小伙子今年刚结婚,媳妇已经怀孕了。

“正阳,上炕坐吧,尝尝你婶子的手艺。”张队长招呼老爷子和李正阳坐下,张大壮和张红兵作陪。张婶子和他家儿媳妇在一边的小屋里面吃饭。

“来来来,咱们一起先喝一个。”张队长招呼了起来,大家一起喝了一口,酒都是倒在大碗里面的,李正阳喝了一口,感觉挺冲的。

“正阳啊,我之前去镇里开会,就听说过红星小农场的事情,他们说小农场的字是教员他老人家亲笔题的?”酒过三巡,张队长就心里的疑问问了李正阳,包括其他的几个人都眼巴巴的看着。

“嗯,真的,教员老人家的墨宝现在就珍藏在小农场办公室,那个是镇场之宝。”李正阳说到这个那是非常的开心,这个可是无上的荣耀了。

“真的啊,那在小农场工作的人是多么的幸运啊。”这个时候坐在一边的张红兵感慨道。

“说真的,我们这些泥腿子还真的就感谢他老人家,想想以前过的日子,连种的地都是人地主家的,就是过年也吃不上这么好的菜,哪里还会有酒喝啊。”张三爷是打旧社会过来的人,想起了年轻时候的日子,那是苦不堪言,朝不保夕的。

“三爷爷,你们之前老说的地主地主,我怎么都没有什么印象?”张大壮插嘴说。

“你那个时候还是个小屁孩子,还撒尿和泥呢。”张队长开了一句自己侄子的玩笑,屋子里面的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们豆各庄,还有附近的几个村子,以前都是地主家的佃户。我记得这个地主是个女的,姓龙。听管事的贾把头说,这个龙太太的夫家姓谭,在昌平这个地方,大概有二成的地都是他们家的。”

“不是,三爷爷,地主也有女的啊?还有怎么还有管事的把头,还假把头?”张大壮没听明白,三爷爷人老了,糊涂了吧?

“地主就不能有女的啊?那个小妾,外室什么的,可不要置办点家产吗?过去的时候有钱人多了去了,女人家不会抛头露面的,知道的人少罢了。”张队长解释了一句。

“把头什么的,也是很正常的。我们这个地方地力不肥,产量也不高,每次收成之后都是和地主一半对一半的分成的。地主他也会算账的啊,全部出租给佃户他不上算。有的地主就会使用自家的劳力来耕种管理,只有在自家忙不过来的时候才会雇工(长工和短工,主要是短工)。”

“还是因为农民们没有自己的土地,才导致劳动力价格便宜啊,所以,雇工比租赁土地更有吸引力。一部分地主主要采用雇工耕种,只有雇长工管理不过来的时候,才会出租部分土地,纯粹的出租的地主就很少了。”李正阳听完以后,就知道地主和佃户的关系了,也知道旧社会为啥一年到头的忙活,也吃不饱饭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剥夺了农民的土地。

“是啊,当时我们这一片的佃户把头姓贾,娶了个老婆就是不远处的张各庄,听说还是有名的泼辣。”张三爷回忆着以前的往事。

“那三爷爷你知道那个女的叫什么名字了?”张红兵开了一个玩笑。

“那女人啊,娘家姓张,好像叫翠花还是小花什么的?”张三爷或许是上了年纪了,有些记不清了。

“贾张氏???”李正阳听着感觉脑袋嗡的一声!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钟离先生的修仙日常生活
钟离先生的修仙日常生活
钟离卸去神职之后,竟于机缘巧合之下穿越至神秘修仙世界,遂于一座小城安然隐居。然其周身气度不凡,举手投足尽显卓然,纵使旁人匆匆而过,亦能觉其绝非等闲之辈。直至一日,测灵大会邀请函翩然而至,恰似平静湖面骤起波澜,打破了他往昔的悠然闲适。此般变故,究竟是命运之神降下的福祉,亦或是暗藏玄机的劫数?又将在这修仙之境掀起何等惊涛骇浪?钟离的命运轨迹,自此遵循契约开启全新篇章,步入未知迷局。遥想万年之前,重伤
夜雨染天水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赵瑞意外穿越大宋嘉定年间,成了理宗皇帝赵昀的亲弟弟赵与芮。而距离自家老哥登上皇位还有十一年。根据历史记载,自己不仅能封王享受荣华富贵,还能寿至八十,就连自己的儿子、孙子也都是未来的皇帝,人生可谓臻至圆满。但彼时的大宋,早已风雨飘摇,国祚将倾,而自己也将成为大宋走向灭亡的历史见证者。是选择国破家亡,郁居异乡十一年而至寿寝,还是重整山河,为大宋延续国祚?纵使前路艰难险
桃花仙人儿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萧明穿越到了古代。前身同名,乃是开国元勋萧家的独苗。年事已高的老太君,对前身的溺爱,近乎到了纵容的地步。成了滁州辖内,人尽皆知的纨绔萧大少爷。不就是纨绔吗?谁不会当似的!可就在萧明,在纨绔道路上愈加放飞自我的时候。“唉!不对劲啊!”“我不是纨绔吗?谁特么说我是人中龙凤!”
落日不喜晚风
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
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
关于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熹平元年的尘土落在白骨上时,天道掷下一枚异数。现代少年白宙睁眼竟卧在凤凰山下,耳畔是乌桓全部掠杀妇孺的狂笑。当他踏出凤凰山的刹那,汉末群雄的命运线开始崩裂。虎牢关前,他单戟挑飞吕布紫金冠;白马坡上,昆吾刀未出鞘,胡酋首级已悬于他马前。当匈奴王帐的血浸透敕勒川,鲜卑萨满的骨笛吹出他名讳时,十八路诸侯才惊觉:渔阳郡那个收流民、铸铁城、驯胡马的青年太守,羽翼早已蔽日
宙剑
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
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
关于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汉灵帝刘宏驾崩,天子刘辩年幼,大将军何进掌管禁军、北军、西园军,何太后垂帘听政,何氏一族,权势滔天。大将军何进为了架空何太后,准备学习吕不韦给何太后送去男宠,使她沉迷男色。恰好刘海莫明穿越到汉末,被何进所擒,顺势就将他献于何太后。本以为可以借助何太后走上人生巅峰,没想到何进竟被十常侍玩儿死,董卓趁乱入京,从此乱世便拉开了序幕……
布丁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