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威凤赋之李世民》最新章节。
在场的人看到如此精彩绝伦的比试,都兴奋得欢呼起来,掌声如雷般响起。他们纷纷赞叹尉迟敬德的高超技艺和李元吉的英勇无畏。
比试输了的李元吉满脸涨得通红,额头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他双手叉腰,不服气地嚷嚷道:“哼,这一局只是本王一时大意才输的!刚刚不过是本王没进入状态,一个小失误罢了。本王可没把这当作真正的失败,本王要跟你再比试一次!”他一边说着,一边恶狠狠地瞪着对面的对手,眼神中满是不甘和挑衅,手中的武器也不自觉地攥得更紧了,仿佛下一秒就要再次冲上去大战一场。
一直在一旁饶有兴致看着比试的李世民,眼睛里闪烁着别样的光芒,他还嫌这比试不够激烈,心里暗自琢磨着:既然父皇您要求想看精彩的比试,那就让您看最精彩的吧。只见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略带狡黠的笑容,火上浇油地开口说道:“本王一直有一个问题很好奇,究竟是耍槊难呢?还是夺槊难呢?”他这话一出,周围原本就热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了大殿中,想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听到李世民这样问,尉迟敬德立刻挺直了腰杆,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坚毅,他恭敬地抱拳说道:“殿下,当然是夺槊难。既然殿下想看,那末将就表演给我们大伙开开眼界吧!”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对此非常有信心。
而站在他对面的李元吉,本就心胸狭隘且脾气暴躁,此刻被他们两人那看似漫不经心却又暗藏锋芒的对话给气得七窍生烟。他的脸涨得通红,仿佛熟透了的柿子,额头上的青筋都根根暴起,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恶狠狠地盯着尉迟敬德,那眼神仿佛要喷出火来。他语气极为不善,带着浓浓的怒气和挑衅说道:“你别太嚣张,真以为本王奈何不了你?这次本王要你好看!让你知道本王的厉害!”
说完,他整个人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般,他双手紧紧握住马槊,那马槊闪烁着冰冷的寒光,仿佛一条随时准备噬人的毒蛇。
这次比试较刚才而言,那激烈程度简直如同狂风骤起,暴雨倾盆。只见李元吉拼尽了浑身解数,他时而高高跃起,将马槊狠狠地向下劈砍,那架势仿佛要将尉迟敬德劈成两半;时而又左右挥舞,马槊带起一道道凌厉的风声,如同无数把利刃在空气中穿梭。他的脸上满是凶狠的表情,嘴里还不时发出怒吼,试图用气势压倒对方。
而尉迟敬德也丝毫不肯相让,他身姿犹如苍松般挺拔,眼神冷静而锐利,犹如夜空中的寒星。面对李元吉狂风暴雨般的进攻,他灵活地闪避着,手中的兵器如同灵动的游龙,在李元吉的攻击间隙中寻找着机会。他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果断,仿佛早已将对手的招式看透。
两人就这样你来我往,过了数十招。在这数十招的交锋中,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周围的人都紧张地屏住了呼吸,眼睛紧紧地盯着场上的两人。突然,尉迟敬德敏锐地捕捉到了李元吉一个细微的破绽,他眼神瞬间一亮,如同猎豹发现了猎物一般。他猛地一探身,伸出粗壮而有力的手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抓住了李元吉的马槊。他的手指如同铁钳一般,紧紧地扣住马槊,然后用力一夺。只听得“咔嚓”一声,李元吉手中的马槊便被尉迟敬德夺了过来。
尉迟敬德并没有趁机羞辱李元吉,而是客气地将马槊抛回给了他。他的动作干净利落,马槊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稳稳地向着李元吉飞去。然而,李元吉却并不领情,他心中满是不忿之气,脸涨得更加通红,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他觉得自己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恼羞成怒之下,他再次举起马槊向着尉迟敬德冲了过去,嘴里还大声吼道:“再来!本王就不信赢不了你!”
可是,接下来的情况并没有如李元吉所愿。他一次又一次地发起进攻,每一次都用尽了全力,然而尉迟敬德就像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稳稳地挡在他面前。无论他如何攻击,尉迟敬德总能轻松地化解他的招式,并再次抓住机会夺过他的马槊。每一次马槊被夺,李元吉的脸色就更加难看一分,他的愤怒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越烧越旺,但却始终无法突破尉迟敬德的防线。
李渊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下方的大殿比试上。他原本满心期待着自己的四儿子李元吉能在这场比试中大放异彩,为他这个皇帝挽回些颜面。因为他已经意识到李世民现在在众人心目中的强大威信力,他要压制一下他的气焰。
然而,现实却如同一盆冷水,兜头浇下。李渊眼睁睁地看着,身为马槊高手的李元吉在尉迟敬德面前,就像一只无力挣扎的困兽。尉迟敬德那凌厉的攻势如狂风骤雨般袭来,李元吉手中的马槊被一次次逼退,身形也渐渐有些狼狈。李渊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心中满是失望。他原本以为,李元吉平日里苦练马槊,定能在此时大展身手,可万万没想到,在尉迟敬德面前,李元吉竟是如此不堪一击。
李渊坐在那里,脸色愈发阴沉。他的内心开始暗暗盘算起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此人不可留!”他深知尉迟敬德武艺高强,若不能为己所用,日后必成大患。但一想到尉迟敬德此刻一直在李世民身边,李世民势力庞大,自己现在对尉迟敬德还真是无可奈何。李渊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座椅的扶手,指节都泛出了白色。
再看场中的李元吉,他额头满是汗珠,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不甘。每一次与尉迟敬德交手,他都感觉自己的力气在一点点被抽离,手中的马槊也越来越沉重。他拼命地想要反击,想要挽回局面,可尉迟敬德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将他死死地压制住。
李渊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再也不想看到李元吉在众人面前继续丢脸。趁着李元吉被尉迟敬德压制得不可动弹的时候,他果断地开口,声音洪亮,试图盖过场中的嘈杂声:“尉迟将军,果然名不虚传!今晚的表现非常精彩!”说着,他率先鼓起掌来,那掌声在寂静了一瞬的皇宫大殿中显得格外突兀。群臣们见状,也纷纷应和着鼓起掌来,掌声如潮水般在大殿中回荡。
这突如其来的掌声,让原本激烈的决斗停了下来。尉迟敬德收住了攻势,恭敬地站在一旁。李元吉则如释重负般地喘着粗气,手中的马槊也险些掉落在地。他满脸羞愧地看了看四周,又看了看李渊,心中满是懊恼。而李渊坐在主位上,表面上带着微笑,可那笑容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心思和算计。
窦建德在虎牢关被李世民生擒之后,他的妻子曹氏,这位平日里端庄贤淑、深明大义的女子,此刻眼神中满是忧虑与悲痛。而左扑射齐善行,他紧皱着眉头,一脸的凝重,指挥着那些残兵败将,带着满身的疲惫和失落,缓缓地朝着夏国的方向艰难前行。一路上,士兵们垂头丧气,往日的精气神早已消失殆尽,队伍里弥漫着一股压抑而绝望的气息。
回到夏国之后,局势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归来而有所好转,反而变得更加紧张和微妙。这天,夏国的朝堂之上气氛格外凝重,群臣们纷纷聚集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不安。他们围坐在曹氏身边,开始商议起国家的未来。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欲立窦建德的养子为王,企图以此来稳定局势,重振夏国的声威。这个提议一抛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大家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曹氏静静地坐在那里,听着众人的讨论,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唐军那如狼似虎的模样。她亲眼目睹了唐军的强大和凶悍,那整齐的阵型、精良的武器,还有那势不可挡的气势,都让她心有余悸。对于这个立养子为王的提议,她心里其实并不赞同。她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和担忧。略作思考之后,她缓缓站起身来,声音低沉而坚定地说道:“诸位爱卿,夏王如今已被唐军生擒,这一去恐怕凶多吉少啊。你们想想看,我们的将士们在这场大战中死伤惨重,士气也十分低落。而且,我们的辎重都被唐军没收了,如今粮草短缺,武器匮乏,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是再跟唐军作对,还能有几成把握呢?”她的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希望能让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严峻形势。
就在这时,齐善行从人群中站了出来。他整了整自己的衣冠,然后恭敬地向曹氏行了一个礼,说道:“皇后,臣斗胆直言。如今我军大势已去,这是不争的事实。李世民把五万大军放了回来,这看似是一种仁慈,实则是在向我们示威啊。我们若再执迷不悟,继续与唐军为敌,无疑是自寻死路。依臣之见,现在倒不如把府库里的钱财分了,遣散士卒让他们回家去吧。这样一来,既能让将士们免受再次征战之苦,也能让他们回到家人身边,过上安稳的日子。免得让他们再白白去送死,做那无谓的牺牲啊。”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字字都说到了点子上,朝堂上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在认真地思考着他的话。
在那略显压抑的议事厅中,气氛如同被一块沉重的巨石所笼罩。众人围坐在一起,刚刚听到了关于当下局势的一番分析,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忧虑与凝重之色。那番话语就像一盆冷水,直直地浇灭了众人心中那原本就不太旺盛的斗志火苗,大家都切实地感觉到己方士气已然低落。
遥想当初,他们也曾意气风发,怀揣着逐鹿天下的雄心壮志。然而,时光流转,如今的局势却急转直下。唐军就如同那势不可挡的猛虎,一路披荆斩棘,锐不可当。而他们最为忌惮的消息传来,唐军竟然一举攻下了洛阳。洛阳,那可是中原的战略要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更是他们重要的屏障。如今被唐军收入囊中,就仿佛一把利刃直直插入了他们的心脏。
众人的眼神中满是无奈与绝望,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要想打赢唐军,无疑是难如登天。这不仅仅是兵力上的悬殊,更是士气和战略上的巨大差距。唐军士气正盛,犹如那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而他们这边,士气低落,如同那即将熄灭的烛火,摇摇欲坠。
在这沉重的氛围中,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在从对方的眼神中寻找着答案。过了许久,人群中终于有人轻轻叹了一口气,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紧接着,赞同的声音如同涟漪一般,在议事厅中逐渐扩散开来。大家纷纷点头,有的甚至微微闭上双眼,似乎在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此时,曹皇后端坐在那里,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绝。她深知局势已无法挽回,为了能够在这乱世中为自己的族人、为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寻得一线生机,她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右仆射裴矩,这位在朝堂上历经风雨的老臣,也明白大势已去,他捋了捋胡须,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而曹皇后的哥哥行台曹旦,同样一脸凝重,他心中满是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如今投降或许是唯一的出路。
经过一番商议,他们最终决定,以河北山东之地,奉传国等八玺降唐。这是一个沉重的决定,意味着他们要放弃曾经的荣耀和梦想,向唐军低头。但他们也清楚,这或许是避免更多生灵涂炭、保护百姓的唯一办法。于是,他们开始着手准备投降事宜,希望能够以一种相对体面的方式结束这场纷争,为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带来一丝和平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