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星海求生》最新章节。
空洞的眼神中似乎也闪过一丝极细微的波动,仿佛在确认这个命名的准确性。
韩千泽兴奋地搓着手,围绕着禁锢瓶踱步:“【鬼气冥能】!哈哈,太好了!这绝对是近年来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对现有能量体系理论、生命形态学、甚至宇宙认知都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他看向隔离舱内那枚因为被提取了核心信息和能量而显得稍微“安静”了一些的黑色晶体,眼神更加灼热。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这晶体,这【鬼气冥能】,还有林意那小子身上的黑火和知识分身……这个时代,果然充满了令人兴奋的未知啊!”
实验室中,新一轮更加深入的研究,即将围绕着这新发现的【鬼气冥能】展开。
新能量的发现如同在两位顶尖研究者面前展开了一张充满无限可能的空白画卷。
没有片刻停歇,韩千泽和绪立刻投入了对【鬼气冥能】全面而深入的探究中。
他们默契地选择了不同的主攻方向,如同最精密的仪器齿轮,开始协同啮合,试图从不同维度揭开这神秘能量的面纱。
众所周知,搞懂和会用是两码事。
就比如很多人会用中医治病,但并不明白中药作用的原理是什么?本质是什么?
会用一种东西是种根据这种物质的特性总结使用的规律,也就是经验主义。
而彻底的解析和弄懂本质原理,只是另一种更深层次的科学。
韩千泽的方向就是弄懂,他的目标是直指核心——弄懂【鬼气冥能】的本质。
他所在实验室的A区,此刻化作了科技的圣殿。
猩红色的【万物解析实验室】领域被他催发到极致,与实验室本身的无数高精尖设备深度融合。
能量频谱分析仪发出低沉的嗡鸣,发射出涵盖已知所有波段的探测波。
试图构建【鬼气冥能】的完整能量签名。
然而,反馈回来的频谱图却异常“干净”,甚至可以说是“空洞”,大部分波段都毫无反应,只在几个极其偏狭未曾记录过的频率上出现了微弱而稳定的峰值。
“果然,这种能量天生就规避常规的观测手段。”
韩千泽,只能换一个方式。
在领域的加持下,启动了高维粒子对撞舱内,被加速到接近光速的灵子束轰击着微量的【鬼气冥能】样本。
全息屏幕上疯狂刷过代表着能量湮灭、粒子生成的数据流。
韩千泽的机械义眼死死锁定屏幕,试图从这微观的混沌中寻找其构成基元。
“不是已知的任何基本粒子……表现得更像是一种……‘信息扰动’或者‘规则碎片’?”
韩千泽咬了咬牙启动了实验室最高机密设备之一——因果律探测阵列!
数十个悬浮的银色环状装置发出微光,试图追溯【鬼气冥能】的源头或其影响的因果链。
然而,反馈回来的信息极其模糊且充满干扰,只能隐约感知到一片无边无际的、象征着“终结”与“沉寂”的虚无概念,仿佛这种能量本身就是“结果”,而非“过程”。
韩千泽这笔也看不太懂,只能多管齐下进行生物灵性反应测试。
将微量【鬼气冥能】导入特制的蕴含活体细胞和微弱灵魂碎片的培养皿中。
观测结果显示,活体细胞的端粒在瞬间以异常速度缩短,新陈代谢近乎停滞,仿佛被强行按下了生命终点的快进键。
而那些灵魂碎片则如同暴露在绝对零度下的火苗,迅速黯淡、失去活性,最终“冻结”成一种无意识的灵质残留。
“直接干预时间尺度上的生命进程?强制灵体‘寂灭’?”韩千泽记录着数据,眼神愈发凝重,“这已经超出了传统能量作用的范畴,更像是一种……‘概念性’的规则施加。”
他的进展堪称神速,不断揭示着【鬼气冥能】种种匪夷所思的特性——极高的物理与能量惰性、对生命与灵魂的特异性“终结”效应、疑似基于规则层面的作用方式……
但越是深入,他越是感到一种深不见底的困惑。
他能观测到现象,能总结出部分规律,却始终无法像解析其他能量那样,构建出其内在的清晰的数学模型和相互作用机制。
它的“本质”仿佛笼罩在一层无法穿透的迷雾之中,现有的理论和仪器似乎都触及不到其真正的核心。
与韩千泽在理论深水区艰难跋涉相比,实验室B区的绪,则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但同样高效的道路——应用探索,总结规律。
她的方法更偏向于经验主义和穷举法。
既然暂时无法完全理解“为什么”,那就先搞清楚“能做什么”和“怎么用”。
B区的画风与A区的极简科技感不同,更像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综合性试验场。
绪如同一位沉默的炼金术士与工程师的结合体,在她精准无比的情绪操控能力和对能量的精细把握下,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实验有条不紊地展开:
生物相容性试验:她将经过严格梯度稀释的【鬼气冥能】,注入不同种类的活体实验生物体内——从结构简单的辐射虫到具有一定智慧的星尾貂。
结果高度一致:低剂量下,生物体陷入深度休眠,生命体征降至冰点。
中等剂量,细胞不可逆衰亡,器官快速衰竭。
高剂量,则直接引发躯体“沙化”或“虚无化”,仿佛其存在本身被强行抹除。
她精确记录了每一种生物在不同剂量下的反应阈值和衰变曲线,总结出了【鬼气冥能】作为“高效生命终结剂”的剂量-效应关系图谱。
能量融合试验——将【鬼气冥能】与各种已知能量进行接触。
与灵能接触,灵能被迅速“污染”并失去活性;与精神力接触,精神力灵敏特性被极大削弱,变得迟滞。
与火元素接触,火焰并非被熄灭,而是仿佛失去了“燃烧”的概念,直接消失。
唯一的例外是,当接触到林意黑火时,【鬼气冥能】会表现出轻微的“燃料”特性,但极不稳定。
她详细记录了每一种能量交互的结果,初步明确了【鬼气冥能】对绝大多数已知能量的“压制”与“湮灭”特性,以及与特定稀有能量(如黑火)可能存在的复杂关系。
材料学试验:她将【鬼气冥能】作用于各种物质——金属、晶体、复合材料、生物组织。
发现其对无机物的影响相对缓慢,主要表现为加速其原子键的老化和材料疲劳。
但对有机物,尤其是蕴含生命信息的物质,破坏力极强。
她据此提出了【鬼气冥能】可能在“材料无害化处理”(尤其是生物污染材料)和“特定矿物精炼”(利用其选择性衰变特性)方面的潜在应用猜想。
最后绪设计了几套简单的装置模型。
一个是基于其“生命终结”特性的“区域消毒/净化器”概念图;
另一个是利用其能量惰性,将其作为“能量缓冲隔离层”的设想;
还有一个更大胆的,是利用其疑似干涉灵魂的特性,构想的“灵体束缚或静滞场”装置原理。
虽然都只是初步构想,但展现了将其投入实际应用的清晰思路。
数个日夜在忘我的研究中飞速流逝。
当韩千泽终于不得不暂时停下对本质的穷追猛打,揉着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走出A区时,他发现绪已经安静地站在B区的中央控制台前,身边悬浮着数十个光屏,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实验数据、观测现象、规律总结以及……一大堆脑洞大开的应用猜想。
韩千泽走过去,目光扫过那些光屏。
越看,他眼中的疲惫就越被惊叹所取代。
绪的工作,并非简单的数据堆砌。
她以惊人的洞察力和归纳能力,将海量的实验现象提炼成了清晰的应用规律:
· 生命阈值定律:精确量化了不同生命层级对【鬼气冥能】的耐受极限。
· 能量湮灭序列:初步排列了【鬼气冥能】对常见能量的压制优先级。
· 物质衰变偏好性:总结了其对不同物质结构的破坏效率和模式。
· 概念性作用假设:基于现象,大胆提出了【鬼气冥能】可能直接作用于“生命”、“活性”、“存在”等抽象概念的猜想。
而那些应用猜想,涵盖了多个领域,虽然很多听起来天方夜谭,但都建立在扎实的实验规律基础上,逻辑自洽,指向明确。
“这……”韩千泽拿起绪整理出的、厚厚一叠研究报告,语气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激赏,“绪,你真是……天才中的天才!”
他原本以为自己作为导师,进度会领先很多。
却没想到,绪在“应用”这条路上,已经凭借其独特的天赋和思维方式,走出了如此之远,总结出了如此系统、且极具前瞻性的规律和猜想。
这些成果,不仅为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其本身的价值就无可估量。
“看来,是我有些钻牛角尖了。”韩千泽自嘲地笑了笑,放下了手中的报告,“本质的解析非一日之功,或许需要新的理论突破或者更强大的观测工具。但应用的探索,同样至关重要,甚至能反过来促进对本质的理解。”
他看向绪,眼神恢复了往日的锐利与兴奋:“你的这些规律和猜想,为我们打开了无数扇门。接下来,我们可以挑选几个最有潜力的方向,进行更深入的验证和开发。”
“比如,”他指向那个关于“灵体静滞场”的猜想,“如果能实现,或许能为我们安全研究那些‘复苏者’和‘冥土’相关的存在,提供至关重要的手段!”
研究的重心,因绪的卓越成果,悄然发生了偏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