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强汉

第242章 当年真相(1)(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塑强汉》最新章节。

“大帅,没错,就是陈仓道。您不是在《西南军团发展规划》上这样要求的吗?”鲍信看到蔡成想了很久,还不敢确定的样子,马上提醒蔡成。

“公子醒来方才一月有余,记忆还在慢慢恢复。”荀彧解释道。

不过,他也有些恍然大悟之感。

难怪公子才醒来就要急着在冬日出巡,估计就是为了快一点恢复记忆。

鲍信一提到《西南军团发展规划》,蔡成脑海中的记忆便如潮般地涌现出来。

荀彧却问于禁:“朝廷工程署不是在修褒斜道吗?西南军团如何要修陈仓道?”

鲍信对荀彧拱手一礼。

“禀报丞相。后汉以来,褒斜道因为路途最短,确实为关中与汉中之间的主要通道。然褒斜道的险要之处,多为栈道相连,不方便铺设柏油路,更不方便大军的快速行进。

“陈仓道尽管绕了些路,却是沿西汉水(后世的嘉陵江)的谷地而行,并无栈道,方便铺设柏油路。

“故为了更好地打通关中与汉中之间的联通,早在三年前,便由兵部后勤署的工程大队指导,由我西南军团出力,将整个陈仓道都变成柏油路之通途,为日后收复益州奠定基础。”

荀彧震惊之余,忙问:“这是大帅《规划》上要求的?”

“正是。大帅在规划上说,收复益州之前,必须要打通关中与汉中间的快速通道,进而利用米仓道修建汉中通往蜀中腹地的柏油路,从而让益州与大汉联系的更紧密。”

“可这是为什么呢?”荀彧不理解了。

只是为了方便把大汉的丰富物资运入蜀中平原,根本不需要如此折腾。

而蜀中平原的物资要运送出来,直接走水路是最便捷的,也是成本最低的。

于禁和鲍信对着荀彧轻轻地摇了摇头,表示他们也不知道。

不知道就不知道吧,荀彧找机会问蔡成便是。

此时看蔡成的神色,不知在思考什么,还是不打扰他为好。

“如今陈仓道修到哪里了?”荀彧为了不打扰蔡成,把声音放得很低。

“马上就要进入汉中沔阳的地界了。”

“这岂不是说,很快就没人走褒斜道了?”

荀彧当然知道,用柏油路打通了陈仓道,傻子才会再走褒斜道呢。

如此,朝廷花大力气修缮褒斜道的意义何在?

“还是有人走的。”于禁笑吟吟地开口。“一些游学士子和喜欢猎奇之人,仍然喜欢褒斜道。”

荀彧苦笑。

早知道西南军团在重建陈仓道,傻子才花钱修褒斜道呢。

只是现在不修也不行了,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然而,蔡成突然的一个举动,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他猛然站起,神色非常激动,口中喃喃自语:“我要去接他们,我答应过他们的,现在已经超时快两年了。”

接谁呀?

蔡成没说,除管亥之外,其他人都摸不着头脑。

管亥赶忙上前扶住蔡成。“主公,我一直在跟他们通信。马上西南军团就把路修通了,年后便能见到他们。”

然后管亥马上询问于禁和鲍信。“现在路已修到哪里?”

于禁马上起身,对着蔡成行了一个军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