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之公主不好当

第14章 送礼(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逆袭之公主不好当》最新章节。

“娘,这是孩儿给您寻得古玉,上好的白玉镯。”

唐大拿出一个盒子,里边装了一只白玉镯子,唐木木瞅了一眼,白玉通透无杂质,当真是好玉,应该价值不菲,只是唐大连宅子都没钱买,怎么会有上好的白玉镯?要知道这年代最好的是羊脂玉,其次是白玉,青玉等,最差的是墨玉。

真想仔细瞧瞧,看看是不是假的,最近对这些玉石很感兴趣。

唐木木多看了两眼,一开始只是觉得玉好看,看久了总觉得这玉怪怪的,透着一丝邪气,让人深陷下去。

“好好,老大有心了。”

唐老太一看有宝贝,眼睛都发亮了。

唐老太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爱财啦,别看唐老太穿着一般,打扮一般,和普通的农家老太婆一样,私底下唐老太可是个真正的小富婆,只是财不外露罢了。

“今年的收入都给娘买镯子了,这也是我们夫妻俩的一点心意。”

钟氏向来哭穷,到底穷不穷那就不知道了,钟氏一身衣服少说也有十几两,虽说不是上好的丝绸,可哪绣花一看便是今年的新款,手上的金镯子也是十足金,还有那头上……

若是真穷,那就是穿了全身家当。

唐大给唐老太戴上镯子,唐老太又夸赞了一番,唐老头也是点头称赞。

唐三自然不甘落后,不想风头被唐大抢去,赶紧献上准备的礼物。

唐三准备的是一套紫砂茶具,茶具精美,做工更是精良,上好的紫砂泥。

唐木木心里狐疑,果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唐家虽然没落,不及当年的家产,看着老大老三的寿礼,说明两家还是有些资产的。

反观自己一家,虽说没有游手好闲,却因为唐二的愚钝,害了一家落魄。

唐家五十亩地全部租了出去,唐老太就是靠这些租子过的生活惬意。

而唐二本身会些木活,本可以靠着吃饭养活一家老小,却要在家种田供养二老,但二老却觉得老二窝囊,不及老大老三有本事,唐家的兴旺唐老太更是寄托在读书的唐天身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唉,今天不知怎的,对这唐木木的身世很不满意,唐木木一直按耐不住自己火气,像是把唐家的仇恨一直在无限的放大,唐木木也一直在克制自己。

正想着,唐老太已经收了镯子,放好了茶具,对唐三也只是夸赞了几句,对茶具并没有对镯子的兴趣大。

唐木木心里乐了,这唐三也太不会送了,唐老太一辈子也就是个农家老太太,本就是农户出身,除了种田,与农活,还会些女红外。

点茶这种相对高雅的事,唐老太怎么会做,紫砂壶虽好,可惜送错了人。

礼物么,不在名贵,主要还是得唐老太的喜好,唐老太虽然爱财,但更爱美,唐大的白玉镯正和唐老太心意,不仅值钱,更是满足了唐老太爱美的心思。

而唐三的紫砂壶对唐老太来说就是给她刺激的,其实这紫砂茶具是王氏准备的,王氏也是知道唐老太这一点,故意让她难看,也摆明了自己地位。唐三只觉得是好东西,自己娘应该喜欢,而且是自己妻子准备的。

唐清玥看唐老太夸奖自己父亲并没有太大诚心,便抢先送上自己准备的寿礼。

“奶奶,这件暗红金丝织锦,是京中最流行的金丝线绣花,名贵又大气,最适合奶奶您了。”

唐老太看到新衣服,绣的是自己最喜欢的金桂,一扫刚刚的不愉快,眼睛笑得眯成了缝。

“就玥丫头最贴心了,这衣服确实该换新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的寻宝江湖:魅影密码
我的寻宝江湖:魅影密码
魅影密码:鉴古、藏古、迷古,追寻千古之谜!鬼影、魔影、妖影,捕捉万重魅影!在迷雾重重、真假难辨的古玩行里,慧眼辨真,寻宝捡漏。本想逍遥自在,却身不由己地卷入一宗宗古玩迷局……
披雪楼主
顶级权谋,我比贪官更奸诈
顶级权谋,我比贪官更奸诈
关于顶级权谋,我比贪官更奸诈:破格晋升国企高管,竟是替死鬼的惊天谋局。前七八任,车祸,医疗事故,畏罪自杀各种死于非命。看周阳如何反窃听,手握10个发明专利,匿名举报自居入狱躲命,征服狱霸,并结识大佬后,成功破局平反,直上青云。青云官路,必是顶级权谋。且看周阳如何叱咤青云,纵情惊天谋局。
倔强的火烧
一品夫人要和离,高冷首辅急红眼
一品夫人要和离,高冷首辅急红眼
苏宝珍飞机失事,意外穿书成同名炮灰原配。开局既是修罗场,她伙同三个哥哥把龙傲天男主暴揍一顿。强迫他入赘苏家,苏宝珍想到书中原主被野狼咬死的惨局。一个滑跪,秒变顾巍臣的舔狗,只想等人考中状元,乖乖和离。却不料顾巍臣不肯放人。“夫人,想和离,除非我死!”
狐狸酒酒
重生之踏仙路
重生之踏仙路
现代社畜李晓君,重生回到了高中时代,本想着凭借自己的上一世的经验,踩踩时代的风口,但偶然间得到了修仙系统.......仙路漫漫,故事便从郢州开始。
树下狐狸
铁腕
铁腕
草根梁栋,考上选调生,却因没有背景,被分到槐安县何冲乡。槐安县何家,势力通天,梁栋却与何家恩怨纠缠,最后还成了何家女婿,从此踏上了仕途快车道。可是,梁栋虽因何家而官途坦荡,在大义和原则面前,却又选择了背弃何家……主政一方,铁腕无双,且看梁栋如何书写自己的官场辉煌……
春悟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