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四百六十五章 可怕的猜测(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唐时明月宋时关》最新章节。

葭萌关内有五万蜀军兵马驻扎,粮草和兵甲从利州城一带,源源不断运送过来,十分充裕。

两国之战,若是将士实力相当,那最后拼的就是国力。

而蜀国四十年无战事,朝廷国库富裕,百姓安居乐业,可以说,国力还是不弱的。

只不过,四十年的安逸,导致不修兵戈,军队战斗力低,虽然哪怕朝廷富裕,粮草充足,却也打不了硬仗。

孟玄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准备采取保守的打法。

加强练兵的同时,不断加厚城郭防御。

准备了更多的箭矢、滚木、石块等,要防备宋军的进攻。

依靠城池的地利,加上雄关的险峻,只要不出关,阻挡宋军是有机会的。

当然,在交锋时候,也必须使用精兵,敢于跟宋军硬拼。否则刚一交手,就溃败了,被宋军直接攻上城头,那也很容易造成城池失手,直接破城的局面。

深夜,月朗星稀,将军府书房内。

孟玄钰盯着沙盘发怔,思考的接下来,宋军的进攻。

“宸兄,你觉得接下来,宋军该如何出兵?”

孟玄钰拿不定主意,想先听听苏宸的解析。

毕竟,自从宋军开始攻打蜀国之后,苏宸往往每次料敌先机,猜测准确,让孟玄钰刮目相看,彻底服气。

苏宸和彭箐箐陪在这里,还有一人,就是贴身侍卫,卫英。

四人很熟悉了,所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只有他们四人交谈。

苏宸犹豫片刻,说道:“宋军北路有三万精兵,王全斌、崔彦进统帅,自凤州沿嘉陵江河谷南下,一路大体走的是陈仓道和金牛道,如今宋军已经把金牛道走到一半了,他们面前只有葭萌关、利州城、剑门关三处必经之地。”

“在利州与剑门之间的东南侧,有小天漫寨、大天漫寨的关卡,剑门之后,就没有了险地要塞。一旦剑门失守,后方蜀都等若没有了屏障,很容易被围困,当宋军兵临蜀都的时候,就是蜀国灭亡之时。”

孟玄钰闻言,微微点头,同意苏宸这个观点。

不能放宋军过去,否则,蜀都就危险了。

“要不要烧毁栈道,破坏峡谷,让宋军无法靠近葭萌关,这样我们以逸待劳,能把宋军给拖在葭萌关外。”

孟玄钰试探问道。

这是身边谋士不断给他出的计策,火烧栈道,破坏山路,让宋军疲于修路和栈道,无法靠近葭萌关,延缓宋军攻打蜀国的时间。

历史上,蜀军也确实这么干的。

苏宸摇了摇头,继续说道:“葭萌关前,是崎岖蜀道,宋军主力过来攻打,无法带来大型攻城器械,就增加了攻城难度。只靠三万兵马,宋军很难直接击溃五万守军的雄关。所以,如果我是宋军统帅王全斌的话,肯定不会把所有兵力投放过来,用于正面攻城!”

沉着镇定,苏宸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与其说猜测,不若说是他从历史书看到的记载。

史书上的王全斌,并没有直撞葭萌关,他选择了迂回战略。

王全斌亲率两万主力迂回嘉川东南的罗川小道,没路找路,进至深渡,就是小漫天寨南嘉陵江的渡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凡人修仙传之合成之能
凡人修仙传之合成之能
关于凡人修仙传之合成之能:朱元穿越到一个小乞丐的身上艰难求活,直到老者找到他,将他带到了一个住了很多同龄孩子的大院之内,让其修炼一部无名功法,老者告诉他们一个月能入门的将成为他的弟子,一个月不能入门的将被赶走,一个月后没有一个人能修炼功法入门,不过朱元却因为尝试修炼觉醒了他的金手指“合成能力”,这个合成能力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样板合成,使用样板合成的条件就是需要接触过所需要合成的东
冬柳无叶
开局永恒眼?抱歉,我不吃牛肉!
开局永恒眼?抱歉,我不吃牛肉!
穿越到灭族之夜当天下午,宇智波一族内忧外患,内有白眼狼宇智波鼬准备大义灭亲,外有恶狼团藏宇智波带土窥伺磨刀霍霍,付跃睁开一双永恒万花筒,表示不慌,看我表演!
二刺猿大神
综武:天机楼主,开局给黄蓉解毒
综武:天机楼主,开局给黄蓉解毒
关于综武:天机楼主,开局给黄蓉解毒:综武大世界,波澜壮阔、广阔无垠;枫无痕穿越而来,绑定天机系统,不断曝光便能获得实力。他打造出天机楼,无数江湖武者慕名前来。段誉:“什么?神仙姐姐是我爹的女儿,我却不是我爹的儿子!”婠婠:“枫公子,猜猜我里面那件衣服是什么颜色?猜对了有奖励。”小龙女:“我才接他一枪就受伤了?楼主好强!”嬴政:“敢问先生,如何才能求得那长生?”不知不觉间,枫无痕已然成为人人敬仰的
钱琳琳
大秦我不是奸商
大秦我不是奸商
关于大秦我不是奸商:一朝穿越,孔星渐渐发现不对劲,不止剧情走向不对劲,就连系统也有些不对劲!你见过开鬼背抡板砖的扶苏吗?你见过炸炉只为火药的徐福吗?你见过日不落的大秦帝国吗?巧了,这些我都见过,但我事先声明,我真不是奸商!我也……不是……他
北冥?汐
四合院的土地爷
四合院的土地爷
王土地很土的名字,得到土地爷神位,穿越到53年的四九城。王土地:这就是我的领地了,嘿嘿嘿嘿嘿嘿,唉!这人怎么叫何雨柱?怎么回事?从此且看一个土地爷在这个火红年代怎么实现自己的香火传承。
东明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