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1三国明

第六十章 屯田首倡——枣祗[zhī](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史事讲将1三国明》最新章节。

枣祗,生卒年月不详,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人,本姓棘,先祖避难改姓枣。天性忠能,加入曹操的讨董军并四出征战,后袁绍在冀州,欲得祗,祗深附托于操,操使领东阿令。吕布偷袭时坚守,曹操定都于许时建议兴屯田,当时力排众议坚持税收按比例计算,为屯田制奠下基础,后被曹操追赠为陈留太守。

枣祗对农业生产很有研究,他深知民以食为天,主张治理地方,必须以农为本,注重农桑。他任东阿县令期间,正值东汉末期,枣祗潜心发展农桑,使得当时的东阿,家家植桑养蚕,户户粮食满仓。东阿如此富庶,惹得当时的一些军阀垂涎三尺,袁绍曾三番五次劝说枣祗归附于他,并以高官厚禄相许,枣祗深知袁绍的为人,便屡次之回绝了。

曹操失去兖州,无立足之地,因得到枣祗和东阿军民的接济与支持,才转危为安,这样以来,枣祗深得曹操的信任和器重。枣祗在发展农桑上是当时屈指可数的人物,特别是后来在帮助曹操推行屯田制度上,更显示出杰出的才能和超众的卓识。怀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在当时军阀混战、逐鹿中原的年代,深知若想打败强敌,完成统一大业,就必须做到强兵足食。

曹操迁都许昌后便着手发展生产,推行一种新生产方式——“牛输谷法”。规定官府把耕牛租给佃农使用,佃农便以租的耕牛多少,交纳谷粮,枣祗看出了这一问题,便向曹操提出了实行屯田的建议。枣祗的屯田制方案一提出,便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最起劲的一个要数军祭酒候声。他认为屯田制不足取,于官于民都无利,实行屯田是和朝廷唱对台戏,是异想天开。曹操在屯田问题上犹豫不决,枣祗没有被朝中多数官僚的非议所吓倒,到处游说,宣传屯田制的主张。他不止一次地对曹操说,实行牛输谷法是广种薄收,漫天撒网,效果不大,若是遇到水旱之灾,更是收不成东西,唯有实行屯田,集中大批人力与物力,集体耕种和收获,当年就能得到较好的收成,能较快改变军队粮食不足的现状。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曹操权其利弊,终于采纳了枣祗的建议,并把枣祗由东阿县令提拔为屯田都尉,还配备了懂作农业生产的韩浩做他的助手,具体做这项工作。

为了避免臣僚再发议论,曹操下了一道命令,令中说:“安定国家的根本大计,在于强兵足食,过去秦国的执政者,由于重视了农业生产而统一了全国,汉武帝因实行了屯田政策,而巩固了西域的边防,这是前人留下的好经验。”同时广泛招募流亡的农民,把一些无主的土地租给他们耕种,进行屯田。在枣祗和韩浩的精心管理下,屯田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收获粮食百万斛,就连那些反对屯田的人,也都伸出大拇指,称赞屯田确实好,因此,曹操下令,所属郡县,都要配备一些值农业生产的官员,广泛实行屯田。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明朝末年。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东北建奴,西北流民,东南豪强,西南蛮夷!每一样,都让年轻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这驾马车,行驶两百多年,已经到了吱吱呀呀崩溃的边缘!崇祯举目四望,茫然无措!还好觉醒了模拟器!模拟器说杀了魏忠贤,文官无人可制,大明要更快玩完?叶铭:“陛下杀魏忠贤!是取死之道!”模拟器说杀了袁崇焕,东北要大乱?叶铭:“陛下杀袁崇焕,皇太极大喜,庆功宴上陛下不到,皇太极都不敢动筷!”模拟
最爱喝娃哈哈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关于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叶晨穿越到了大魏王朝,成为被废的太子。他本想埋头搞钱,做一个纸醉金迷、妻妾成群的皇子,岂料在时局的推动下,他只得除奸臣、荡敌寇、南征北战!蓦然回首,他已然建功立业!
三白金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