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第156章 太史慈的担当(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最新章节。

<div class="tt-title">第156章 太史慈的担当

夏军大营,后勤主帐,一身重甲的太史慈驻足帐前,不知该不该入帐。

他对于贾诩这名毒士,多少有些了解,甚至印象很深刻。

在来的途中,他便已经隐隐有了某种预感,真当事到临头,却又有些踌躇。

这名冷血无情的汉子,在大漠中屠戮的人数,没有十万也有八万。

在与李信的前后交谈中,自然知道其言语中,透露出的某些含义。

“太史将军!””军师贾诩掀开帐帘,好似早已料到对方会的到来。

他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帐外天寒,将军还请入内一叙!”

“见过先生...突然到访...还望海涵...”

“哈哈...太史将军哪里话...”贾诩很客套。

“请!”太史慈也没矫情,还礼过后,便大踏步入帐。

作为一名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汉子,事到临头就算心有疑虑,也会勇于面对。

帐内很简洁,一盆烘烘的炭火,一盏摇曳的油灯,和一张案牍,以及一摞摞书简。

两人坐定后,贾诩也没废话,而是直接道:“将军所为何来?”

“为军中粮草而来!”太史慈眸光冷冽。

“呵呵!”贾诩闻言眯了眯眸子,死死的盯着后者道:“区区后勤粮草,可劳烦不了太史将军亲临!”

“恐怕除了军粮,真正所为者,怕是后营那些,看押的鲜卑胡种吧...”

贾诩这名毒士,显然已经猜到了太史慈的来意,也猜到了李屠夫的用意。

此番胡人联军南下百万众,大势惶惶,压得李屠夫喘气都费劲...

和连更是不惜两败俱伤,与夏军僵持消耗,近一年之久...

甚至不顾道义,擅杀两军来使,已经把李屠夫逼急了,害惨了,也得罪狠了...

以李屠夫往日里,展现出来的凶残与暴虐,能留这些胡种过夜,已经是最大的仁慈了...

“先生!”太史慈乃是刚猛果决的性格,当下也不与贾诩打哑谜,直截了当道:“吾此番,只为解主公,和全军将士心患而来...”

“请军师如实告我,军中粮草,到底还剩几日用度...”

闻言贾诩身形一震,看着眼前目光决绝的青年,良久才幽幽道:“军中粮草,尚有不少,但同时也在急剧消耗.....”

“前番大战,虽然缴获了联军大营物资,却支撑不起,数以百万计的牛马同时消耗...”

说到这里,贾诩顿了顿道:“若是按照美稷大仓,和后营中,不断增加的胡人俘虏来看...”

“如此消耗下去,不需三月,我军便有断粮之危...”

“三月...断粮之危...”太史慈眉头紧皱,感觉贾诩这是危言耸听了。

美稷仓储中的粮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眼下与鲜卑人的北线战争已经结束,后勤压力,也大大缓解。

一个美稷大仓,便能供给全军将士,加上鲜卑俘虏,和牛羊马匹的需求和消耗。

若是再加上,朔方、五原、西河、乃至后套平原内的仓储呢...

甚至若是宰杀联军牛羊,减少消耗的同时,又能获得不菲的物资。

以此观之,夏军的存粮,不说富足,但支撑到来年秋夏季节,应当不成问题...

“没错,就是断粮之危!”贾诩不知太史慈在想什么。

他面色沉重,幽幽叹道:“战事打到这种程度,不但前线士兵在流血牺牲,同样后方百姓也在磨牙苦熬...”

“河套、并州、幽州、乃至常山、各地民众皆以草根树皮裹腹,有的地方甚至已经...”

他言语忧虑,带着莫名的意味,像太史慈表达着,夏军内外,乃至治下地盘的,困难之处。

夏军情况如何,没有人比贾诩这名总揽后勤,和战略规划的军师更清楚了。

哪怕人主李信,对于其中的详细数据,也没有他了解的透彻清晰。

以河套七郡之地,供养百万万大军,不说绰绰有余,却也能正常维持。

哪怕再添九十万张嘴,和三百万牛马,依然能够勉强坚持一段时间。

河套缺粮吗,答案是缺,后方百姓缺粮吗,答案是很缺。

夏军缺粮吗,答案是缺,但又不怎么缺。

因为王充已经将河套七郡,上千万百姓家里的全部余粮,乃至每一粒米,都给征调了干净,

所有牛羊,所有马匹,所有皮革,和生活物资,统一调度,统一分配。

这种情况下,获取的物资不要太夸张,河套百姓很缺粮,因为他们现在已经到了要靠喝草根树料度日的地步了。

夏军呢,一日三餐,顿顿白饭饱腹,盐菜管够,肉汤无虑。

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因为陡然多了几百万张嘴,导致后勤供应,压力剧增,士兵们的肉餐减配。

是以夏军缺不缺粮,这里面具体如何维持,如何表现,全凭贾诩这张嘴。

所以他说河套缺粮,百姓缺粮,后勤缺粮,那就是真的缺,只是各自缺的程度不一样罢了。

“既然如此...”太史慈面色冷然,大致清楚了其中情况。

他不再犹豫,当下起身道:“军师,军粮和俘虏的事情,便交由本将处理!”

“一切后果由吾来承担...必不会让主公...和各位...难做...”

太史慈言讫,直接按剑起身,踏步离帐...

这种事情,他不是第一次做了,当初在匈奴,在美稷大营时,他便做过一回。

如今在河套,在联军大营,同样轻车熟路。

不可否认,太史慈此人绝对是一名勇士,在汉末二十四名将中,其身勇力比之常山赵子龙也不遑多让。

甚至陈寿这位大家也对太史慈用的笔墨颇多:能文能武,智勇双全,处变不惊,忠孝有谋,威震华夏。

其中事迹便不说了,能让老陈用这么多笔墨描述,可见其人无论是武力还是谋略。

亦或者是人生智慧,皆是当世数一数二的顶流。

他虽然平日里沉默寡言,甚至以冷面屠夫示人,但不代表不通人情世故。

再加上跟随李屠夫日久,对方稍微叹一口气,其中流露的心思,就能让太史慈隐隐有所预感。

再加上与贾诩当面交流攀谈一番,更让太史慈知道,该如何为主分忧,为将士们分忧...

...

古套平原,黄河南岸。

白雪皑皑,冰面晶莹,折射出雪原妖娆。

一望无际,银装素裹的雪原上,人头攒动,兵戈起伏。

一队队手持枪槊的狼骑甲士,押着大队俘虏来到黄河畔:“行动快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亲朕要成,但洞房朕不想入,你说该怎么办?”曹陌穿越大周王朝,竟成了一个假太监,开局还被女儿身的皇帝下旨去与皇后洞房。好在此时,面板浮现:“赴汤蹈火啊,陛下!”..................从一件件任务开始,曹陌声名渐起,直至势力遍布朝野,庙堂江湖皆是闻之色变。目光望向了龙椅之上的皇帝。“陛下,今日该翻谁的牌子了?”“今日啊?”女儿身的皇帝倚在龙椅上,龙袍微敞:“
提线玩偶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关于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当代三国爱好者,重点大学理工科大学生高凡无意间穿越三国,竟然回到诸葛亮南征时期。刚刚穿越就当了诸葛亮的俘虏?果断投降。作为先锋出生入死打南蛮。自己当前锋出生入死总算是有机会参与北伐,而且,任务是守街亭。守住街亭获封亭侯,结果任务是被派回成都去收税,我可是大汉历史上少有的专门收税的侯爷。制火药,印刷术,办义务教育,诸葛亮将历史的接力棒传给了他,他能否在这个新世界中打拼
梨大工
帝君逃荒记
帝君逃荒记
现代外卖小哥林磊重生了,重生到了父母早逝同名同姓的林磊身上,同时隔壁老李家终于迎来了他们家三代以来的第一个小丫头。更可笑的是上午重生下午就开始逃荒,于是一个孤儿开始跟着隔壁一家开始逃荒,不过让他惊讶的是逃荒路上隔壁一家有鱼有肉。别人逃荒不饿死也只剩一层皮,他们逃荒非但没有变瘦,还个个吃的圆润饱满。一路坎坷终于逃到京城脚下。直到有一天,宫里来人宣旨封他做京城逍遥王这一刻他懵了!原来那个瞎子算命是真
小矢崎
四合院:开局娄晓娥上错炕
四合院:开局娄晓娥上错炕
关于四合院:开局娄晓娥上错炕:1958年,禽满四合院,原本属于许大茂的新婚之夜,却因为娄晓娥摸错了门,上错了炕,便宜了傻柱这个混不吝。你媳妇上错炕了,能怪我。是不是你们故意陷害老子!许大茂咬牙切齿:
易非凡
三国之冠军侯
三国之冠军侯
关于三国之冠军侯:东汉末年,天下风云莫测,并州商贾宁家,公子宁仪剑指天下,天下尽知宁侯名,骁骑勇将世无双。冠军侯在世,白袍黑枪宁子岚。
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