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宰执天下,截胡可卿》最新章节。
王氏见状,笑得眼睛都快眯成了缝。
儿子长大了,开始懂事了。
以往怕影响儿子学业,她对那些丫鬟管得严严实实,不让她们靠近。如今儿子已考取秀才,她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虽然她曾对贾母给贾政塞人感到不满,但现在自己做起同样的事来,却全然忘了当初的心境。
次日,王氏便请来了相熟的刘太医为贾珠把脉,结论是身体健康,只是略显疲惫,需多加休息。至于之前是否伤及根本,太医却未置一词。
王氏仿佛得到了尚方宝剑,底气十足:“你姑妈果然是在胡说八道!”
贾珠无奈道:“母亲,我现在身体已经调理好了。”
况且他正值青春年华,身体恢复后,把脉也很难看出异样。
王氏眉头紧皱:“你别太向着你姑妈了,她有些事情,你还不懂!”
贾珠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母亲不说,儿子自然不懂。”
王氏对贾敏的厌恶更甚,觉得儿子去了趟扬州,连顶嘴都学会了。
如果贾珠知晓她的想法,只会更加无奈。
“母亲,姑妈对我真的很好,她从未在我面前说过家里人的不是。”
王氏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是吗?”她虽不信,但转念一想,贾敏或许没在儿子面前直接说自己的坏话,可能是通过下人旁敲侧击,让儿子觉得自己不对。
贾珠还在努力解释:“在扬州时,我的生活起居都是姑妈打理的,一切都很好。我的学业也没有落下,表弟的先生和姑父都会指导我,让我收获颇丰。再者说表弟,他正处在学业的关键阶段,却仍抽出大量时光伴我解闷,助我调理身子,且一改往日举措,丝毫不勉强我练武......这份情谊,亲兄弟也不过如此。”
王氏对这些话充耳不闻,她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不值得称赞。但当听到他最后一句时,终于忍不住打断,脸色一沉:“你有亲弟弟,他叫宝玉,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跟你称兄道弟!”她的反应如此剧烈,让贾珠不禁一愣。...
他终于领悟到,母亲对姑妈的排斥之深,甚至连带对表弟也产生了偏见。
而当她提及宝玉之时,原本回来后刻意回避这个话题的贾珠,却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次一时冲动独自外出,在茶馆品茗时无意中听到邻桌的交谈。
那是两位来自金陵的士子,他们从金陵贾家聊到京城贾家,尤其着重谈论了他那年因含玉而生的弟弟。
贾珠起初并未觉得有何不妥,但当时那人的言辞却让他印象深刻,“荣国府真是荒谬,婴儿的嘴能有多大,若真含那么大块玉出生,恐怕早被憋死了,更何况那玉上还刻有字迹。”
“这不过是内宅的伎俩罢了,那二房僭越掌管荣国府,本就名不正言不顺,为了增强自己的地位,才故意大肆宣扬,还派人四处传唱,真不知哪个愚人会信以为真。”
“大家都心里有数,只是不说破而已。含玉而生,多大的噱头啊,就连开国太祖都没有这般神奇的出身。”
听到这里,贾珠不禁打了个寒噤,万一皇家信以为真,他们家岂不是危在旦夕?
那两人显然也这么想:“所以嘛,皇家根本没当回事,况且贾家如今已无兵权,否则就是自掘坟墓。”
既有兵权,又有传奇出身,还预言未来有大富贵,何等的大富贵才能与他相匹配?
自然是那至高无上的皇位了。
贾珠听完这番话,背后冷汗涔涔,衣服都湿透了,他甚至不记得自己是如何离开茶馆的。
他已十四岁,对府中的情况并非一无所知。
大伯身为长子,继承了爵位,待祖母去世后,他们二房是要搬离的。如今只是因祖母健在,加之祖母偏爱,父亲又是家中唯一有正式官职的人,才代大伯管理家务。对此,大伯和大伯母虽心有不满,但碍于祖母,只能隐忍。
他不愿承认,可贾珠深知,不承认并不代表不存在,也挡不住外界的流言蜚语。
那一夜,他辗转难眠。他之前总是刻意回避,但那一次,有人狠狠撕下了那层遮羞布,让他直面家族的瑕疵。
他庆幸自己当时不在家中,否则真不知该如何面对双亲。
有些事,不是他掩耳盗铃就能掩盖的,外人会把这些当作闲聊的话题,只不过不会在他们这些亲历者面前提及罢了。
每思及此,他的心便如置油锅,煎熬不已。
他很想说,我们搬出去吧,我能让二房站稳脚跟。但他深知,自己现在根本没有资格说这句话。
父母只会当这是个笑话,一笑而过。
深思熟虑后,贾珠明白,他唯有早日考取功名,出人头地,才能让父母不再紧盯着大伯不放。
王氏察觉贾珠神色不对,脸色苍白,以为是自己言辞不当,便不再多言,只嘱咐他好好休息:“有空多陪陪你弟弟,他总盼着能和你一起玩,以后你们兄弟还要相互扶持呢。”
贾珠低声应允,当夜便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不久,王氏为贾珠安排了一位美貌的大丫鬟:“你年岁也不小了,我给你找了个贴心的人,她会好好照料你的。”
贾珠接受了,这是家中的惯例,他对男女之事也确有几分好奇。
自这位大丫鬟入住他的院子,众人皆知她便是贾珠的通房,未来的姨娘,贾府中小丫头们的风向顿时变了。
她们早就对贾珠心生仰慕,只是碍于主子的规矩,不敢妄动。如今有人率先迈出了这一步,意味着主子们松了口,于是无数双眼睛开始暗暗盯上了贾珠。
他青春年少,相貌堂堂,前途无量,自然是她们改变命运的绝佳选择!
次日,贾母亦赠予贾珠一位姿色出众的大丫鬟。
王氏闻言,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与周瑞家的诉苦道:“这都隔辈了,她怎就不知收敛些!”
周瑞家的愤愤不平:“太太,您宽心,咱们大爷的心肯定是向着您的。”
王氏闻言,心中稍感宽慰。她深信,作为母亲,她最了解贾珠的喜好,她所选之人,定能讨他欢心!
无独有偶,贾母亦是如此想法。在她眼中,贾珠是她一手带大,自然无人比她更懂他。
于是,这两位丫鬟各展所长,争斗得难解难分。
婆媳二人在暗处较劲的同时,王氏频繁外出应酬,与各家千金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