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木杈记》最新章节。
这个把月来心里憋得难受,脑子里面就象灌了铅一样,每天都木木沉沉的,几乎连书都没心思看,更别说玩弄文字了。不过,今天不知怎么的,突然想起小时候的地窨子来,便非想要说一说它了。
地窨子,就是一种在地下挖的盖有顶蓬的地窖。在我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地窨子,我家的地窨子主要用来存储过冬的红薯。记得那时候,每到秋天,大概快到霜降的时候,父亲就会整饬地窨子。
地窨子坑的大小一般根据存储东西的多少确定,往往宽不过一米,长不过三四米,深也只有两米多,大约能存储一两地排车红薯。地窨子坑挖好之后,把墙壁拍实,上面搭几根横木,盖上一层玉米秸或高粱秸,再覆上一层麦秸,然后盖上土,压平,地窨子就盖好了。
地窨子的一头留一个两尺见方的洞口,供人上下。为了方便人出入,在地窨子里往往放一个简单的木头梯子,也有的不放梯子,而是在洞口直下方两侧的墙壁上挖一排小窝,叉开双脚就能蹬着,手脚交替移动,就可以下到地窨子底或爬出洞口。不过,我小时候下地窨子常常用第三种方式——用绳子拴在腰上让大人吊下去,取完了东西之后再用同样的方式被拉出来。
记得地窨子盖好之后家里就恰好该收红薯了。收红薯跟夏天收麦子一样,我们也总是全家出动,先割秧,再刨土,把红薯从土里挖出来。收获的红薯有一部分切成片晾晒成干,一部分卖给粉坊制作粉条,还有一部分就存放在地窨子里保鲜,供冬天蒸了或煮了食用。
小时候存储在地窨子里的红薯是我们冬季的主粮之一。由于天寒地冻,房子里几乎不生炉火,新鲜的红薯即使放在房间里也会被冻坏。因此,那时候红薯总是按需取用,尽量少留在地面上。故尔,我们那时候几乎每天都要下一次地窨子,时间一般都选在中午。这时候阳光直晒,天最暖和,打开洞口之后下面也最亮。地窨子开盖之后人不能立即下去,都要敞开放一会儿空气,以免里面氧气不足带来危险。
地窨子里由于储存了食物,也会引来不速之客。记得在盖地窨子的时候,我很奇怪大人为什么费那么大功夫拍打墙壁,起初以为那仅仅是为了防止垮塌,后来才知道其另一个目的还是为了防备老鼠。可是,无论墙壁弄得多结实,老鼠总还是有办法进去,我有几次就在地窨子就发现了被老鼠啃烂的红薯。后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老鼠夹子就成了我家地窨子里的标配工具。不过,下了老鼠夹子之后,即使不需要取东西也要经常到地窨子里去看一看,目的就是为了把逮着的老鼠清理出来,防止死在里面发臭。
除了这种储存东西的小地窨子,村里也建造过可以容人工作的大地窨子。
记得那时候用脱了皮的干柳条编制的篮子、筐子是县里外贸收购的畅销品,村里便组织人挖了两三个几丈见方的大地窨子,供人农闲时柳编使用。
那几个大地窨子都象盖房子一样,架了大梁和檩条子,上面搭了苇箔、草苫,再盖了麦秸作顶,只留两三个洞口搭上梯子供人上下。地窨子里面冬暖夏凉,空气湿度均匀恒定,是最适合柳编工艺的环境。
那时候我的二叔和二姑都正当年轻,是村里柳编工艺的好手。他们和我的十几个远房叔叔、姑姑在同一个地窨子里干活,记得那时候地窨子正中央的顶梁上用铁丝挂着一盏汽灯,照得里面亮如白昼,比我家里的小煤油灯不知要亮几百倍。地窨子里人多热闹,我便常常在晚饭之后带上几本连环画册、拿一个小板凳,到地窨子里去找他们玩。在地窨子里,除了听他们说说笑笑,或偶尔帮忙递个剪刀、锥子,多数时间我都坐在汽灯下面翻看连环画。
回想起来,那段时间是我这辈子看连环画最多的时候,什么程咬金,秦叔宝,半夜鸡叫的周扒皮,上天入地的孙悟空和铁臂阿童木,还有数不清的故事人物,我都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
可惜,时光如梭,那些跟地窨子有关的人和事己经越去越远,有的甚至已经连留在记忆里的影子也渐渐变得模糊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