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如故

第二百七十六章 彼此(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月如故》最新章节。

萧明月索要左将军的位置而非安宁公主的左夫人之位,这让所有人都略感意外。

可相比参与政权的左夫人,定夺军事的左将军又何尝不是举足轻重,恰中要害。

阿合詹当即阻止:“我乌州大将军之位岂能外族任之!”

萧明月问:“那乌州左夫人的位置为何又能外族任之?还是说,无论是左夫人还是左将军,都只能是大相心中所愿之人,若是如此,峡谷之外的交谈也只能本族人方能解之。”

“你威胁我?”

“不是威胁,”萧明月满不在乎,“是任其自便。”

此时乌格突然又装模作样地嘶喊:“老子出去非砍死他们!”

乌州危机近在眼前,内部又是如此混乱,诸州君王心中不免产生忧心与疑虑。

其中南道州邦总归来说没有太大担忧,他们与汉家没什么来往,给漠北上供都是众所周知的迫不得已,这种时候众不暴寡,反倒没有危机。

但北道的九州却是不同。

有人见机退让,有人则煽风点火。

夷州西海换主,仑州被占,被夹在中间的利州王在知晓消息后,嘴巴合得比山石还难撬。

墨州王从头到尾就不多言。

延州王的意见可大了,这个时候不和稀泥更待何时,他直接怂恿阿合詹及北派翕侯们出兵对抗汉军。

尉州鹰王与延州王有夺妻之恨,他不论北域危机,只盯着延州王讥讽漫骂。

疏州站在鹰王身边沉默不语,只是一味地淋雨。

而居州和危州似乎还在观望,居州王说话模棱两可,危州王滴水不漏,二人很难让人看穿心思。

南北两道不论邦域大小,皆心不齐。

阿合詹总想攀附千里之外的漠北,在这里没有建立一个主力阵容是最大的缺漏。

萧明月在看清事态的时候,心中埋下了一颗联盟的种子。

伊洛徵说:“先王在世时,本王的左将军之位便是在夏围中所得,既是有诺在先必当践行,明月乃阿烈爱妻,亦是我的弟妇,严格来说她已经是我族中之人。明月,左将军之位空悬已久,今日我将它交与你的手中,只愿红妆铁甲,智破千钧,乌州的兴盛亦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伊洛徵已经开始罔顾阿合詹的意见,大相的地位从未像此刻被人忽略与质疑。北派有怨难抒,南派扬声庆贺。

萧明月此时看向阿尔赫烈,显然,他没有任何情绪波澜,就像所有事情皆在他的掌握之中。

***

乌州再次派来迎道的人,这一次,仅一人。

宋言撑着雨簦站在高石上,雨幕下熟悉的身影越走越近。

萧明月在一定的距离外止步,她抬起雨簦露出眉眼。

两柄雨簦的竹骨在风雨中相触时,发出古琴拂弦般的颤音。

萧明月看着伞沿垂落的雨串将宋言的眉眼割裂成模糊的碎玉,忽然想起分别时,长安的海棠花落在兄长的肩上,亦是一副难以忘怀的柔和美好。

“光武侯。”

萧明月开口唤他,雨声遮去几分哽咽。

宋言的玄色伞面已积满八千里风霜,伞骨投下的阴影里,袖中的玉簪妥帖地深藏着。

雨丝突然被风揉成斜线。

宋言的目光将萧明月环视一圈,最终落在她的左臂。她从来不穿暗色的衣裳,左臂的一处层层叠叠透着湿漉漉的暗纹,他晓得,那不是沾染的雨水,而是渗出的鲜血。

峡谷之中,定是险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落花冢
落花冢
关于落花冢:一朝穿越,她被迫成为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无父无母,还要被当替死鬼去给同父异母的妹妹替嫁,为了自保她只能另辟蹊径。误打误撞入深宫,力求保命只能隐藏实力忍辱负重,无奈太多渣渣嫉妒想要她的命,只能撸起袖子加油干。一路刀光剑影,中医,风水,后宫,前朝,请乖乖整的全部排好队......
颍川慧
99次BE后,她撕了剧本登基了
99次BE后,她撕了剧本登基了
(1v1+甜虐交织+HE+反骨叛逆世子爷vs睿智高冷尚书府庶女)世子府众人发现世子爷最近怪怪的。以前的世子爷高冷寡言,对投怀送抱的贵女们向来冷脸相待。现在的世子爷——笑容和煦,却开始对俊美公子们格外关照。老太君摔盏怒骂:“荒唐!我谢家嫡孙岂...
白桃西瓜冰茶
纪先生,有空领个证
纪先生,有空领个证
所有人都认为,余念和纪宴行是因为家族利益联姻,之间没有感情,却无人知晓,她暗恋他许久。余念总想着,来日方长,或许有那么一天,他就对她动心了呢。直到婚后四年,余念才认清,一个人若是不喜欢你,无论你怎么捂,他的心都不会热。她终究没能让纪宴行爱上...
七夏叶
当官就休妻,我暴富你哭什么?
当官就休妻,我暴富你哭什么?
沈思思一朝穿成了一心只有夫家的恋爱脑,不仅三天两头的去娘家打秋风,甚至为了软饭相公去偷侄子的救命钱,致使侄子活活病死,全家不得善终。软饭相公眼看着捐官有望,立刻一纸休书修掉沈思思,还把两个女儿扫地出门。沈思思接过...
粘包
遥望雪归处
遥望雪归处
“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林霁雪,青州公主,年少的悸动藏于心中多年,却未曾...
落橘笺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