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第1055章 雾里探花(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最新章节。

看到后面时,突然有几个人名比较吸引人,还有一个是罗长风发来的,钟离眜,龙且,还有虞子期。

霸王项羽麾下的五虎上将,个个能力非凡,死时也就三十来岁,完全符合要求。

提供消息的是两个个散人团队,刚开始只是询问帮忙复活名将多少钱,后来聊着聊着就改口了,很显然他们无力承担,还是想卖个好价钱。

这天底下,只有阴阳师这个职业才需要名将尸骨,在别人那里毫无价值。

他们当然懂这道理,所以在坐地起价,狮子大开口。

韩星河只是回复考虑一下,并且告诉他们名将尸骨太多了,这些人不算超一流,待定。

就算要买,暂时也没多少钱,世人皆知,太平道欠了小两万亿的债呢。

最高一千万,愿意卖就把尸骨带来洛阳验证一下,不愿意就算了。

把问题推回去,这帮人自然会很着急,如果没人买,留他们手上也没用。

十二月底时,第一场大雪落下,银装素裹,冰封千里。

厚厚的积雪让整个华夏大地变的异常安静,各地玩家也休兵止戈,等待春节。

而这个时候,韩星河带了几百人出潼关,去了长安境内的秦朝时的皇陵旧地。

这个地方早已破败不堪,成了一片乱坟岗,不知道被多少人洗劫过。

临时修建了营地,全员出动,搜集尸骨,然后再一个个鉴定。

一天天过去,春节已至,时间也到了192年2月。

洛阳城中,董卓任用蔡邕,郑玄,出谋划策,修书着史,在道义上占据主动。

而贾诩康复后,重新上任,还被提拔到了军中的实权岗位,令人费解。

可能当初他舍命与太平道划清关系,为的就是得到董卓信任。

想到这里,韩星河幽幽的叹了口气,喊话道:“传令,去并州!”

张辽皱眉:“啊...?主公,还有些尸骨啊!”

韩星河摆手:“够了够了,有更重要的事!”

鉴定了超多骨头,凑出来的名人还不少,最出名的当属赢华,力大无穷,起码一流水平。

赢荡的尸骨也在这,可惜他是帝皇,难以掌控,带回去再考虑一下。

然后是公子扶苏,自杀后尸骨送回了咸阳,也埋在此地。

芈萱是他妻子,也考虑带回去,公子将闾,嬴政的女儿阴嫚,尸骨都齐全。

还有一些人名,不太熟悉,只能先放一边。

韩信的躯干已经拼凑齐全,就差脑袋了。

吕太后杀了他后,将他头颅送给刘邦,刘邦正好在外征战,头颅也就落到了并州境内。

虽然韩信也是汉臣,但同样他也是齐王,而且是被谋害死的。

吕后多半是经过刘邦授意的,为了避嫌,所以刘邦特意跑去了外地。

这个推断成立,韩信不会像其他汉臣一样抗拒加入太平道阵营,至少希望还是有的。

与此同时,很久没联系的艾怡也发来了消息,有关白雀,彭脱的。

他们出海后北上停靠在幽州,后来又不敢长期待着,又开船离开了。

有了消息就好办多了,至少有了寻找的方向。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