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别怕,我有挂

第38章 夺得头名(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郎别怕,我有挂》最新章节。

贡院之中烛火摇曳,考官们正紧张地批阅试卷。三位负责此次会试的考官高坐上首,紧盯着下方众多的同考官在忙碌阅卷。

众多同考官已经批阅了好几个时辰,大多都是平庸之作,直到一份试卷的出现。

这份策论以“民生之重,社稷之本”为题,开篇就不同凡响,指出了民生对于国家的关键所在。文中不仅引经据典,还紧密结合现实,详细阐述了民生的困境,比如战乱之后百姓的艰难生活。其行文的逻辑十分严谨,从论点到对策,均有理有据。

同考官兴奋不已,连忙将试卷呈给副主考官,副主考官看后也是赞不绝口,二人随即快步将其呈给三位考官。

作为主考官的赵挺之看着上面的策论内容,脸上绽放出微笑,还缓缓地点了点头。只因为这篇策论不但写得文采出众、有理有据,而且还迎合了荆公变法的改革之策。身为新党人物,他自然对这份策论满怀欣赏

“两位大人,劳烦也品鉴一下。”赵挺之言罢,将试卷递向范致虚和刘学士。

二人接过,细细览阅后相继点头,虽说他们对文中所涉新政言辞稍有不悦,然而就策论整体而言,实乃不可多得之佳作,其论述之精妙、逻辑之严密、文采之斐然,皆有可圈可点之处,纵有对新政的些许分歧,亦难掩此卷之光芒。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又有同考官拿来了几篇上乘的策论,请三位考官品鉴。虽说这些也都是优秀的作品,可与第一篇相比,还是略微逊色一些。

“策论部分,我看这篇当为第一。”赵挺之看着初次呈上的那篇策论,对两位副主考徐徐说道。

此时策论已批阅完,佳作都已集中,只待主考官排名。赵挺之便将那提及新政的策论列为首位。范致虚和刘学士闻言点头认可,毕竟在众多策论里,确实无出其右者。

而后在接下来的诗词阅卷中,武植的《咏竹》被呈到了三位主考官眼前。主考官们看着武植所写内容,纷纷点头。此诗词立意高远、意境高雅,他们将其列为第一。

由于整个阅卷过程都是糊名易书,考官并不知晓考生身份,所以也不知道这是武植的卷子。就这样,三天时间过去,众多科举考试卷子已全部批改完成。

阅卷工作终于画上句号,三位主考官和众多陪考官纷纷长舒一口气。

赵挺之神色严肃地对两位副主考和陪考官们说道:“好了,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各科卷子的排名,接下来,便是拆封糊名这一关键环节了。”

话语在静谧的空间中回荡,众人都明白,这一步将揭开考生们的神秘面纱,决定无数人的命运。

“不知此次名满京师的‘武大才子’能拿到啥名次呀?”赵挺之面带笑意地对范致虚说道。毕竟那篇迎合新政的策论已被他和众人定为头名。

在赵挺之心里,武植身为苏轼的弟子,定然会抵触改革、不满新政,所以那篇提及新政的策论绝不可能出自武植之手。如此一来,即便武植另外两科能拿第一,可就因这策论无法位列榜首,会元之位便已和武植无缘喽。

范致虚看着赵挺之那挂着微笑的脸,心中却暗自腹诽:“赵大人怎么突然对武植感兴趣了?不过在我看来,以武植的才情,就算这次拿不到会元,可应对这会试,想必也是胜券在握的。”

“好啦,两位大人。结果就在眼前,只要解封糊名,所有疑问不就都明晰了嘛。”刘学士在一旁忍不住插口说道。

赵挺之和范致虚对视了一眼,随后赵挺之便吩咐众多陪同官着手拆解试卷上的封条。而一旁还有皇帝特意从宫中派遣来监督的宦官,严阵以待,以确保整个拆封过程公平公正,让此次科举结果能如实呈现。

解封糊名的流程进展得颇为迅速,并未耗费过多时间。不多时,所有学子试卷上的糊名处理便已全部完成。

赵挺之神色郑重,高声对着手下的陪同官吩咐道:“好了,此刻便来宣布一下各科的第一名吧。”话语落下,众人皆翘首以盼,都想知晓这科举各科拔得头筹的究竟是哪位才俊。

刘学士盯着手中的名单,脸色先是一怔,待听到赵挺之的话语后,这才回过神来。只听他高声念道:“策论第一名,武植;诗词第一名,武植;经义第一名,武植。”

上方的赵挺之听闻武植竟一举夺得三科头名,脸色瞬间变得忽白忽青,阴晴不定地变幻着。

良久,他终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继而转头对范致虚说道:“未曾想到这武植当真能夺得会元之位”。

此次自己担任主考官之事根本不是什么秘密,那武植必定知晓,自己是新党人物,武植肯定也清楚,难怪他在策论中提及新政。

“这武植真是聪慧机敏,才华横溢”。想着,赵挺之对武植不禁多了几分赞赏。

旁边的范致虚得知武植夺得第一,脸上已然绽出笑容。待听到赵挺之的话后,忙不迭地说道:“想当年苏大人一门三进士,那是何等的荣耀。武植身为他的弟子,有这样的表现也是情理之中,又怎会逊色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