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玄幻:剑酒一江湖》最新章节。
“怎么,张小友可有意同贫道见识下那老友的精妙劀术。”
道长瞅见麻子目生新奇。
“求之不得,不过。”
“顺路,顺路,并无耽搁小友行程。”
“既然如此,且去见识见识。”麻子轻笑一声回道。
一道回忆涌上心头。本是赤脚大夫的廖爷偶尔也客串一回兽医给乡亲家的猪骡看病,麻子那时候年纪小也跟着去见识过,不过都是小病疮还不至于剖腹啥的。
论剖腹手法熟稔还不如一个劁猪匠呢。
说起那劁猪匠,麻子突然心底发笑。记得有次廖爷突然兴起客串一回劁猪匠给乡亲家里的小猪崽去势,不慎被猪尿滋了一脸,当时他也在围观,差些被喷到脸上。
哎,也不知王小胖和王二狗现在咋样了,廖爷有没有狠狠地“调教”他俩。
岁月似梭啊,转眼间离家三年有余,估计大哥家的娃娃都会叫叔叔了吧。
颍州榆林县南溪镇。
一条宽约十丈的小河横在眼前,本由山间小溪汇聚而成河,因出自山南,故名南溪河,是颍河支流的支流,水面不宽但水势缓缓,水面能行得小型货船,因水草丰茂,河岸芦苇丛丛,鱼虾鸟兽得此繁衍昌盛。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多山多林,山水兼有的南溪镇靠的便是山林出产的山货养家糊口。
一座因山货汇聚而繁荣的小镇就在南溪边上。
榆林县几乎是在广袤树林里开辟的人居之地,林木繁多尤以桑柳榆为最,故而盛产蕈耳,蕈耳寄木而生,其良毒亦必随木性,可入药,良品者惟桑、柳、楮、榆之耳为多。
蕈耳其实就是麻子老家那里常说的木耳云耳木茸。
当百姓还为每日口粮发愁时那些富足人家早已讲究起食补养生咯,木耳入药主治补气养血、润肺止咳,更重要的是味甘性平,宜食用。
没有药毒还能当食材吃,哪位贵人能拒绝这好事?
别说榆林县便是南溪镇九成九的山货干木耳都是外运的,小货船走南溪河转运县城再分流走水陆两道远运到外郡,甚至北上平京,来到京城贵人们的餐桌上。
麻子与明心道长在南溪河见到似蚂蚁搬家的小货船成群结队在河面上拥挤的场景便是此由,今年雨水充沛,木耳大丰收。
两人只等三大波船队过河才登上一艘渡船。
“老丈可知这时节出动这么多货船的是哪家货行?”
麻子也是见到这么多小货船一时好奇,好奇船上堆货不多,但操船的个个意气风发,似乎像只骄傲的大公鸡。
“呵呵,小相公是外地的吧?”摇橹的船汉头顶破草帽笑道。
“小相公有所不知,咱这南溪镇小百里地界就数林子多,林子出产的蕈耳别说在榆林县便是颍州城都数这个。连颍州城里的大官儿吃了都说好呢,咱南溪镇出的蕈耳可是品质最好的药补,百草堂给的价最高,给的跑船钱也最高。这不赶上大丰收嘛,镇上村里的年轻后生都是跑船的好手,押船送货到县城,结算了银钱好逛逛县城繁华呗。”
船汉说起家乡满是自豪,这左近县乡,最数他们南溪镇繁华,十字大街上,各类铺子一个挨着一个,货物齐全到不似一座山镇,倒似那海镇三河镇。
一半是自豪家乡特产多,一半是自豪自家孩子争气,押货把头船的精干后生便是老汉的次子,趁这趟跑船到县城转转,好给未过门的儿媳置办点体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