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

第45章 钢履带VS铁脚板(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最新章节。

“你们可终于赶上来了啊。”

一个通宵下来,唐亮的坦克断断续续行进了总共15个小时,好歹也跑了30多公里,只是坦克内的柴油也消耗了接近一半。

“可当真是只油老虎。”

好在从高碑店扛走不少柴油,为了走山路也在坦克上临时绑上了一桶柴油,否则指不定走到前线还有没有油剩下了。

“县城里有没有卖柴油的地方啊?”

“除了铁路线沿线,其他县城很少。”

虽然预料到大致的情况,不过唐亮还是很郁闷,没法不想起现代密布的加油站。

毕竟往后的战斗总不能在坦克身上捆满燃料再出去作战吧,对方一发掷弹筒榴弹过来搞不好可就让整辆坦克变成火炬了。

“难道要实行‘仓库在前方’,直接从鬼子那儿抢么?这岂不是只能在铁路沿线混了?”

这样坦克的机动性可就丧失了,毕竟油库一般就近设置在铁路沿线上,很容易在敌人的针对性扫荡下完蛋啊。

或许得跟杨师长和邓政委商讨一下如何设置隐秘油库的事了。

当然在此之前自然应该先考虑本次如何作战。

“敌人就在前方了,我们今天要赶70多公里路,你的战车能否保证跟上来?”

“我尽力…不,保证完成任务。”

于是这个白天唐亮就只剩下一件事——全力赶路。

而邓政委看着奋斗了一个晚上筋疲力尽的张排长和那一个排的战士,又给唐亮多配置了两个排。

“你们的任务就是全力保障这辆战车抵达战场,只要完成这个任务,你们就立了大功了。”

随着天色放亮,金城开车速度也大大提高,虽然仍然免不了每过两个小时就得歇息一次,不过即便如此,白天良好的视线还是让坦克行进容易了不少。

而八路军战士更是将路上一些陡峭的大坡垫上不少泥袋,也让坦克爬坡简单了不少。

如果不是因为冬日土地硬如钢铁,说不定这些战士便要铲平一些陡坡以方便坦克行进。

虽说冬日白天短黑夜长,不过在这昼间9个小时时间内,坦克又再度开行了近60公里,虽然没完成此前对杨师长的承诺,不过距离前线也就剩20公里左右了。

而且唐亮运气比较好,鬼子的飞机虽然在白天曾经飞临头上一次,不过在战士们提早的提醒下,这辆97式坦克用事先用树枝编好的伪装网一盖,鬼子飞机居然没发现,因而也就没怎么影响坦克的赶路。

“今晚再努力努力,大家就能赶到战场了。”

不过让唐亮惊奇的是,独立师的一团和二团这两个主力团大部分人都已经远远将唐亮的坦克抛在身后,这也让唐亮一阵难堪。

“铁履带还不如铁脚板,这下可真是体会到志愿军坦克部队入朝初期的心情了。”

好在唐亮的坦克炮威力在那摆着,无论威力还是精度都远非这两个主力团随身带着的迫击炮所能比拟的,否则当真是一无是处了。

而另一面,杨师长也在焦急的等待着唐亮的坦克。

“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主力已经进至蔚县以南,再有半天即会通过北口村谷口,我们还等不等战车上来再打?”

“一团和二团均已抵达指定位置,外加独立一团,我们在北口村谷口已经有4000多兵力,加上从高碑店缴获的手雷和步枪,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只要鬼子抵达伏击地点,不管战车是否能赶上来,都按预定方案打,不可错失这有利地形和战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