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

第343章 西撤(上)(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最新章节。

而武汉会战一旦结束,那么之前传言鬼子20个师团将在攻占武汉后调入华北派遣军作战序列,这就成了冀东诸人心中沉甸甸的石头。

同样在10月12日这天,鬼子共有100余艘舰艇,60多架飞机,合共7万多人的兵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开始实施广州攻略,这更让是在冀东众人心头重重的砸入一颗钉子。

随后又得到消息——鬼子第21师团一部不知什么时候抵达了天津,忽然对冀中进行扫荡,冀中游击军溃散。

于是两天后,在邓国主持的丰润九间房会议上,冀东起义军大多数人认为,已经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八路军4纵和抗联(冀东起义部队)应该尽快西撤,尤其必须赶在鬼子攻下武汉前全体西撤进晋察冀根据地。

会议只同意留下苏眉、陈全、包森、单德贵和赵立邺等同志率500多人,外加600多伤员留下,继续坚持斗争。

只是在唐亮一力坚持下,总算将留下兵力(含伤员)增加到2000人。

对此,冀东主要领导人中只有李云昌坚持自己的意见,但是他已经成为少数派,只有起义军首领洪麟阁同意他的观点。

而第四纵队则只有唐亮继续扯着嗓子喊要留下。

对此唐亮和李云昌只好说:

“我服从组织决定,但是保留自己的意见。”

至此,西撤意见为绝大多数第四纵队及冀东起义军首领所同意,八路军总部眼看最清楚一线的主要领导人都已赞成,便只得同意。

10月15日,河北省委、邓国联合致电总部表示,当时的情况已经属于“万不得已”,他们也不忍心撤,至此,西撤决定最终通过。

就在正式同意西撤之日,第120师第359旅第717团在明堡设伏,全歼鬼子运输大队100余人。

10月中旬以后,进占晋察冀根据地中心区之鬼子,已陷入被动困守。

对西撤的第四纵队和冀东起义军而言,原本担心撤回晋察冀根据地将再度面临鬼子大军堵截扫荡的担心一扫而空。

“西撤回晋察冀根据地去!”

此刻成为了大多数冀东起义军的共识。

于是第四纵队发给八路军总部的电报提出,如果不西撤,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需向冀东派来第11支队,再加两个团,加强兵力。二、派来军政干部14人,团级干部12人,还要再派营级干部35人和连级干部100人。三、再运来一批弹药,主要是手榴弹。”

因为起义部队鱼龙混杂,需要改造;起义部队也缺少武器弹药,这样的要求不能说不合理,但是在整个华北的八路军都在积极为晋察冀根据地打破扫荡,需集中有限的军事资源打破敌人扫荡企图之际,第四纵队和冀东起义军的请求很难满足。

又是两天之后,北方局来电,表示只能给几名团营级干部,其余的困难只能第四纵队和冀东起义军自己解决。

此次电报一改以前的“万不得已”情况下可以撤退的意见,表示不同意大部队全部转移,最多可以转移一万人,大部队必须留在冀东坚持斗争——这倒与看了历史答案的唐亮的“建议”是一致的。

可是电报发来的时候,部队已经在西撤的路上。

“唉,他们这么多人,都这么挤着一条山路撤退,这是要出大事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
重生世子,洞房告白甜美娇妻
重生世子,洞房告白甜美娇妻
江枫穿越到大夏,刚醒过来就得知自己被骗婚了。原本十两银子娶回来的娘子,娶过门居然还欠着三十两银子!好在他机智过人,又身怀现代知识,总算把事情解决了。不过看着家徒四壁的屋子,还有跟着自己过一起苦日子的娇滴滴的小娘子。江枫撸起了袖子:“还以为可以摆烂,现在只有加油干啊……
小水怪
大唐储君
大唐储君
关于大唐储君:在大唐的恢弘篇章之中,李承乾,这位年仅八岁就被册立为太子的皇室贵胄,十二岁便肩负起监国的重大责任。他天赋异禀,聪慧过人,身姿挺拔,容貌英俊,且宅心仁厚,至纯至孝,本应成为大唐未来的一代英明智主。然而,无情的历史车轮却残酷地碾碎了这一美好的可能。倘若李世民能够毫无保留地信任李承乾,不再施行权力制衡之术,或许他必定会成长为一代贤明的储君,引领大唐迈向更为绚烂夺目的辉煌盛世。本书基于史实
自在飞花1
横行诸天的孤胆枪手
横行诸天的孤胆枪手
关于横行诸天的孤胆枪手:他姓伊,所谓伊人的伊,名诺,一诺千金的诺。有人说他至诚至善,至情至性,你对他真心相待,他必以真心换真心,成为你可以性命相托的好朋友。也有人说他无德无品,无法无天,天下无他不敢做之事,也无他不敢杀之人。伊诺是个怪人,他总能从身后掏出各种稀奇古怪,却又威力奇大的兵器。没有人知道他那些奇奇怪怪的兵器,究竟藏在什么地方,又是怎么拿出来的,这是江湖中最大的不解之谜。……重阳之日,华
墨染残剑
大唐钓鱼人
大唐钓鱼人
关于大唐钓鱼人:穿越大唐,身为县令之子,居然吃不上肉。本以为可以平躺,奈何吃穿住行都要靠自己。愿以为不过寒门,原来最大的世家是死敌。
超龄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