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

第240章 我耳背,再说一遍(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最新章节。

官员们的小声嘀咕。

徐有贞并不在意,他只是淡淡的笑道。

”诸位大人可能感觉徐有贞说了大话,说不说大话,待会众位大人也都清楚了。“

“我们都是读书人,也都是体面人。”

“人啊,可不敢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将体面给丢了,陛下的新税制,今年应天府必须推行,我也不强求各位大人帮助我徐有贞,只希望大家少给本官添点乱。”

“说了那么多,也让大家见见我们今天的寿星……”

说着,在后堂之中的魏国公徐承宗走了出来。

这要不是儿子在徐有贞的手中,他肯定不那么卖命。

见到魏国公后,官员们又都重新站起来了。

他们强忍着干渴不适,纷纷开口声讨。

“魏国公,我等,我等敬您,您怎么跟徐有贞沆瀣一气,来哄骗我等……”

“是啊,魏国公,我等是朝廷命官,到你府中做客,连一杯水都不愿意给我等喝吗……”

“看来,魏国公是收了大好处了,跟着北边的,来欺负我们南边的……”

这句话一说出口,周边的官员都用着看傻吊的目光,看着这说话的官员。

南北对立啊。

头铁,真牛。

我敬你是一个汉子。

果不其然,徐有贞听到了这句话后,脸色一变,直接指向了说话的人。

应天府礼部的郎中官。

知法犯法。

赵聪授意,数名锦衣卫瞬间出动,直接就将这官员押了起来,在这个时候徐有贞也没有闲心思审问他,直接拖了下去。

而这官员大喊大叫:“同僚们,帮我啊,帮我啊……”

不过却没有人敢站出来说话。

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年,但这个民族,国家可从未忘记过他们的血泪史,偏安一隅的南宋让南北对立有了种子,而在大明朝建立之后,这种南方看不起北方,北方瞧不上南方的事情,还在发生。

南北榜是洪武朝做的一项举措,诸多皇帝,都是想要消除这种影响,但北方失陷的时间太久了,想要弥补,也需要百年的时间。

而南北之说,哪个官员敢在人前说来。

现在正是要搞事情的时候,你现在这样说,不就是把脖子伸出去被人砍吗?

徐承宗看着被拖拽下去的官员,又看着诸多冷眼看着自己的官员。

心中苦闷。

自己在应天府积累的好名声,这一天算是败坏完了……

应天府的六部官员是怎么来的。

他们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京师平调过来,虽然品级不变,待遇不变,殊荣不变,有着这三不变,让南京官僚职权稍稍大于周边各府,也能够行驶一部分的权力。

在大明中后期的发展中,劝谏皇帝,辱骂皇帝,惹皇帝不开心,去南京做官;效率差,话还多,跟不上皇帝办事节奏,去南京做官;年老体衰,做不了高强度行政工作的,去南京做官,经常翘班名气大不服管的,去南京做官。

这让应天府也成了“明朝公务员内卷协会下属首席养老机构。”

若是放到了后世,对于年轻一些的官员,钱多活少离家近,提前二三十年进入退休生活,这妥妥的铁饭碗,好工作,可是在大明这个时期中,还没有出现躺平这个词,大家好不容易金榜题名,跑到了皇帝的身边,一展抱负的大好年华,却要到南京去坐衙门办公。

即便是从北京的三品官调到南京给你升了一级,他也不会高兴。

这已经是脱离权力中枢,以后都不会再有新的进步了。

这也是为何,身为魏国公世子的徐俌也想在父亲活着的时候,到京师捞个军职,弄点军功,在以后也能将魏国公府从应天府带出来。

这个诱惑很大。

即便冒着风险,徐俌也愿意做。

在此时的南京城,权力最大的有两个人。

南京守备、和参赞机务 (南京兵部尚书兼任)

当然也是在中后期,南京又增设了镇守太监,比南京守备,参赞机务的实际权力还要大。

而此时的南京兵部尚书孙原贞,现在都已经到了花甲之年,永乐年间的进士,历任主事,郎中,江西布政使,而后又在成化元年,组织剿匪大计。

原贞进兵捣贼巢。俘斩贼首陶得二等,招抚三千六百余人,追还被掠男女。捷闻,玺书奖励。请奔丧。逾月,还镇。复分兵剿平馀寇。奏析瑞安地增置泰顺,析丽水、青田二县地置云和、宣平、景宁四邑,建官置戍,盗患遂息。论功,进秩一等。

成化三年六月,在于谦,李贤等人的上奏下,朱见深发圣旨擢升其为应天府兵部尚书,同年十月,任应天府参理政事。

不过现在的孙原贞是真的老了,精力也大不如从前,因为曾有大功,朝廷也端着,他不请辞,朝廷也不会罢官,这也是在南京官员中,真真正正养老的那一拨人的首领。

而应天府守备,就是魏国公了。

孙原贞今日也来了,不过一直都是闭着眼睛,没有说话,迎接徐有贞他没有去,本来这次他也不愿意来,可小国公亲自去府中请的,这才让孙原贞到了魏国公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拜师亮剑成为轻步兵之王
拜师亮剑成为轻步兵之王
欧瑀穿越亮剑,获得拜师系统,拜师后,受师傅指导就能快速的获得师傅的相关技能。就这样欧瑀拜师魏和尚,赵刚,李云龙,张大彪,王根生,段鹏等有本事的人,成为最强大的战士。他还拜师军工老师傅,裁缝老师傅,作曲老师傅,工匠老师傅,成了发展根据地最强的后勤人才。拜师旅长,师长,副总指挥,成为八路军的强大的战将。李云龙:欧瑀你小子的还真是个天才,打鬼子的花样比我还多。赵刚:欧瑀的狙击水平是比我强十倍。魏和尚:
飞猪珊珊
此去直上青云路
此去直上青云路
李瑜,字子璇,原名沈大魁,四川顺庆府人,祖籍湖广黄州府,兴安二年二甲四十九名,大雍初年政治家、理财家、火器家、水利家、军事家、教育家……李瑜早年丧父,随母改嫁营山县巡检李纲,勤奋好学,乾安二十六年十六岁中举,次年会试落第,同年娶妻宁氏,兴安二年登科后任章丘知县,任职期内得鲁王赞誉。兴安六年鲁王登基,瑜迁升任右春坊右谕德,授奉训大夫,入内阁,景和元年帝赐二品金织衣,评议六部事宜,次年升太子右庶子…
卿岁岁
明末最强督师
明末最强督师
重生在大厦将倾的明末,是力挽狂澜充当救世主,还是出海远遁当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岛主呢?义父尸骨未寒,还有那即将被外人纳为妻妾的美姨娘,前世在公司内部尔虞我诈中生活的加班狗,决定在而立之年开始第二次创业了。
龙燚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关于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历史国战+三国争霸+秘境穿越+叫家长+国运)历史秘境与蓝星融合,国运之战开启!探索者将融合历史秘境内一个势力,参与国战擂台,争霸发展。华夏国先后选择融合黄巾军、大晋、大顺、大清势力陷入危机,濒临亡国。段尘作为华夏最后的S级探索者,觉醒天赋;选择神话级秘境;继承进可带三国名臣武将穿梭各个历史秘境,南征北讨,获取资源积蓄实力。退可背靠华夏割据辽东,坐看中原战不休,而
工农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上辈子,崔岘(xiàn)是985高校汉语言文学博士。这辈子,他穿越到了古代寒门——贫困的家、怀孕的娘、年幼的哥姐、六次落榜的学渣父亲大伯、日日幻想儿子桂榜高中到癔症的祖母,和只有八岁的他。崔岘:这也太惨了吧。为改变命运,崔岘外出务工,给富家少爷做书童。但少爷是个学渣,害怕进考场,想出个馊主意:让崔岘替他参加科举。结果崔岘不仅中榜了,还‘杀’疯了。八岁开蒙,八岁作、八岁半作,九岁作……无数诗坛大家
日照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