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

第437章 报纸之谈(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最新章节。

皇帝陛下多少有些不高兴了,直接开口反驳了江渊。

换做其他人,这个时候,就会识趣的认错,可江渊并不是普通人,他并没有害怕,也没有因为皇帝不喜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陛下,臣当然知道陛下是何想法,在北宋时期就有官制小报出,盛行于南宋,当时被称为“新闻”,而后管制略松,民间有商人勘发之,两宋时期,书生干政,抨击朝政的事情屡出不穷,让国家长期处于内耗之中。”

“被南宋朝廷加上“撰造浮言”、“乱有传播”等罪名,受到严厉查禁。宋以后,大明建国之初也出过类似小报的出版物,时人称为小本、小钞或报条,在永乐年间被查禁,此乃霍乱根本这道,不可任由勘发,朝廷应禁止,万万不能背道而驰啊,陛下。”江渊朗声说道。

此时的官报也是存在的,是类似于一种自上而下的官文颁发下去的,不过这些消息都属于官员之中流传的消息,是不能将官报的内容外泄的,即便是一些小事,你可以用嘴说出去,却不能将这个官报交给不相干的人。

“书生干政,即便没有这个报纸,他也会干政,有了朝廷掌控的报纸,就可以在上面对国政大策有详细之概述,就如同这次扫黑,朝廷就可以颁发一次报纸,将朝廷为何抓捕恶霸的原因详细的写在上面,让百姓知道,才能不害怕这些恃强凌弱的恶霸。”

“还有,即便没有这种报纸的存在,小道消息也是漫天飞,新税制的时候是这样,辽东动兵之时也是这样,朝廷对这种流言没有一点掌控力,可若是有了对民间发行的官报,就可以在流言之中,有朝廷说话的一点空间,战乱,灾荒之时,可安民心,也可减少流民,帮助朝廷赈灾,此乃大了利之事。”

江渊接着说道:“陛下,这不就如同张贴的官榜一样吗,同样达到了这个效果,而且也无需花费过多的精力银钱。”

“陛下说兵事,说赈灾,都是可以的,可陛下想过没有,兵事千钧一发,赈灾也是刻不容缓,朝廷哪还有心思,在赈灾之前,在动兵之前,些一篇好的文章而后在勘发数万份,甚至数十万份,在经过诸多的手段,到了百姓的手中,告知百姓,这要多少人力,就算朝廷有心能够办到,可百姓他愿意听吗,兵荒马乱之时,冷冻挨饿之际,百姓什么都不会听的,他们只会看到自己看到的事情,而不会去相信那一张对其无用的纸张”

“陛下是想让百姓们知道,朝廷对其的挂念,陛下心怀百姓的仁慈,可欲速则不达啊,陛下,百姓识文断字之人能有多少,官榜之上,尚有小吏讲解,报纸之文,谁来细说啊。”

朱见深听着江渊的长篇大论,脑瓜子又嗡嗡的了。

自己说不过他。

他说的有点道理。

到了最后还pua一下自己。

自己跟他的对话,仿佛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而对方却是一个实干者。

不过作为一个有志青年,朱见深迅速的调整了呼吸,而后看向身边的小太监说道:”快,快去请徐有贞前来。”

妈的,我有点说不过你,我找个能说的来。

小太监闻言赶忙遵旨下去。

小太监走后,朱见深感觉这一幕好熟悉,这不是孙猴子打到凌霄宝殿之后,玉皇大帝说的话吗?

想到这里,朱见深不由苦笑一声,而后看向江渊:“江尚书,你先不要着急离去,待会,朕也问一问徐有贞,看看他有什么想法。”

“是,陛下。徐都御史在南方督办新税制多年,当然知道,民间需要什么,臣觉得徐都御史绝对不会同意,可是徐都御史,又是一个聪明人,若是他知道,开创官报是陛下的主张,他定支持官报开创,并且还有一连篇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话说出口来。”

朱见深听完江渊的话后,知道他在激自己,不过朱见深并未在意,在他看来,徐有贞还是有一些前瞻性的,在听完自己讲述的利处之后,肯定会支持开创官报的。

“江尚书,是在激朕,好,待会由你自述,就说,这开创官报之言,是由三省经略王文给朕上的奏章,而后,朕言及开创官报之利处,再由徐有贞详说一二,可否?”

“当然可以,不过,陛下,只要徐有贞知道不是您主张的,怎么说,他都不会同意的。”

“哈哈哈。”朱见深自顾的笑了起来,笑声中充满了轻松,自信满满,可心里面却是有些后悔了。

江渊平时在朝上是个透明人,没有想到,有这么强大的逻辑能力跟语言能力,这确实让朱见深有些诧异,这么能说,为啥上朝的时候,从来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呢。

当然,朱见深对江渊这个人的了解还是不足。

江渊是工部尚书,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的大臣,每日都是批不完的官文,做不完的事情,对于跟他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他从没说过话。

而这些年中朝堂之上发生的大事,只有新税制一件事情,跟他的职责有些关系,其他的不管是对外动兵,还是全国仁政的推广,以及就近发生的打黑,都跟他并没有直接的职务关系,并且最重要的是,皇帝陛下也没有问过他的意见,他当然不说话,这也造成了他在朱见深心中透明人的印象。

可这次,朱见深却是单独的询问了自己一番,他食君之禄,当然要为君进言了…………

此时的徐有贞正在内阁值班房中处理着日常的公务,当听闻陛下召见的时候,徐有贞便立即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整理整理衣服,跟着小太监前往乾清宫。

在路上的时候,徐有贞还是按照惯例的一般询问小太监:“陛下召见本官有什么事情吗?”

而小太监也是中规中矩的回复:“大人,您到了不就知道了吗?”

“那是好事还是坏事?”徐有贞接着追问道。

“奴婢不知,您到了就知道了。”乾清宫中当值的小太监,对于这种在乾清宫中发生的事情,可是一句话都不敢对外面说的。

他们都曾经接受过训练…………

徐有贞知道自己还是跟以往一样什么都问不出来,当下,只能摇了摇头、跟着小太监到了乾清宫中。

一进入乾清宫中,徐有贞便感觉到了情况有些不对劲。

陛下虽然一脸轻松,脸上还有些笑容,可自己怎么感觉陛下并不怎么高兴呢,自己感觉错了。

等到徐有贞行礼之后,朱见深也是赐座,而徐有贞坐下之后,便开始了正文。

朱见深先是让江渊自述一番,将开创官报的事情转移到了王文的头上,江渊说完之后,朱见深便说了一番自己对开创官报的想法,以及表达了自己颇为支持的态度。

徐有贞一直认真的听着,听完陛下与江渊的话后,徐有贞才开口说道:“陛下,王文在数年之前曾经顶撞过陛下,当初臣就进言,要杀了王文,陛下仁慈,并未杀王文,可此时,王文竟然为陛下进言,开创官报,岂不是祸国殃民,白耗国力,陛下,不如咱们将王文召入京师,斩杀了这妖言惑众之辈。”

朱见深听完徐有贞的话后,就这样平静的看着徐有贞。

想刀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而徐有贞不经意间撇了一眼,感受到了这股眼神,又看了一眼轻松的江渊,心里面立马就明白了一些,暗道一声:“不好,草率了,我他妈成替罪羊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
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
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无敌爽文+种田+争霸+美女如云)“陛下,齐王封地成为了大明最富裕的地方!”“陛下,齐王拥兵百万之众,还有两支威力巨大的神枪营和火炮营!”“陛下,齐王的海军已经成为海上霸主了!”“陛下,听闻齐王的那些大臣和将领要给齐王披上黄袍了!”……“这个逆子,朕让他就藩,没让他立国!”收到消息的后,朱元璋忍不住破口大骂道。......
吃货人生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赵瑞意外穿越大宋嘉定年间,成了理宗皇帝赵昀的亲弟弟赵与芮。而距离自家老哥登上皇位还有十一年。根据历史记载,自己不仅能封王享受荣华富贵,还能寿至八十,就连自己的儿子、孙子也都是未来的皇帝,人生可谓臻至圆满。但彼时的大宋,早已风雨飘摇,国祚将倾,而自己也将成为大宋走向灭亡的历史见证者。是选择国破家亡,郁居异乡十一年而至寿寝,还是重整山河,为大宋延续国祚?纵使前路艰难险
桃花仙人儿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关于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穿越成赵云的亲侄子,开局就是长坂坡之战,且看赵林如何与云叔一起扬名天下,辅佐刘备统一中原,三兴大汉。简介无力,请移步正文。赵云大怒,正要拔剑斩之,赵林忽然上前几步,一脚踹在那武将臀部,拔剑指向那人,喝道:“汝这蒙阴祖辈的酒囊饭袋,也配与我叔父动手!”那武将踉跄起身,勃然大怒,挥剑来砍。赵林提剑格挡攻势,复一剑刺穿咽喉,将其踹倒,俯身砍下头颅,单手高举,目视满堂
早晨七点
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
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
关于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汉灵帝刘宏驾崩,天子刘辩年幼,大将军何进掌管禁军、北军、西园军,何太后垂帘听政,何氏一族,权势滔天。大将军何进为了架空何太后,准备学习吕不韦给何太后送去男宠,使她沉迷男色。恰好刘海莫明穿越到汉末,被何进所擒,顺势就将他献于何太后。本以为可以借助何太后走上人生巅峰,没想到何进竟被十常侍玩儿死,董卓趁乱入京,从此乱世便拉开了序幕……
布丁馒头
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
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
关于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熹平元年的尘土落在白骨上时,天道掷下一枚异数。现代少年白宙睁眼竟卧在凤凰山下,耳畔是乌桓全部掠杀妇孺的狂笑。当他踏出凤凰山的刹那,汉末群雄的命运线开始崩裂。虎牢关前,他单戟挑飞吕布紫金冠;白马坡上,昆吾刀未出鞘,胡酋首级已悬于他马前。当匈奴王帐的血浸透敕勒川,鲜卑萨满的骨笛吹出他名讳时,十八路诸侯才惊觉:渔阳郡那个收流民、铸铁城、驯胡马的青年太守,羽翼早已蔽日
宙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