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汉

第464章 怎么这么猛(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立汉》最新章节。

但有所变,男子被杀,女子沦为官妓和他人妇,家中儿女无人问津,也都是常态。”

典韦忍不住感慨:“真的好惨!”

大厅中的其他武将,也终于找到了一点存在感,纷纷点头道:“太惨了,太惨了!”

“是啊,赶紧迁走,赶紧迁走!”

袁谭:“......”

他在考虑以后军议的时候,是不是先和郭嘉等人先内部沟通,然后当着这群武将大老粗的面,只说一些高大上的东西,不然的话,这群带兵的家伙要是学这么不要脸了......

贾诩建议道:“分别劫掠之前,我们还是要重兵攻城几日,以震慑陶谦吕布等人,令其不敢轻举妄动。”

“此乃老成谋国之计,贾公果然是大才啊!”

袁谭发觉贾诩最近进策言很积极,而且每次说完,都要一直看着他,于是夸赞道。

果然,闻言之后,贾诩心中欣慰,他正要谦虚一番,再吹捧一下袁谭。

如此你捧我,我捧你,大家开心。

谁知道戏志才根本没给他机会和时间,又进一步建议道:“最好能再击败吕布刘备等人一次,令其不敢在城外立营,做什么犄角!”

郭嘉笑道:“是啊,掰断他们的犄角。让他们下次龟缩城中挨揍,别在想什么掎角之势!

面对着我方大军,不老老实实的防守,还尽想着进攻,就是没挨够!”

闻言,军帐之中顿时大笑起来。

就在这时,帐外远处忽然想起急促的马蹄声,还隐隐约约有:“八百里加急急报,闪开,闪开!”的喝斥声。

噔噔噔!

随着马蹄声的接近,“八百里加急急报,闪开,闪开!”的声音也清晰起来。

闻言,郭嘉戏志才等人眉头皱起,都忍不住看向了沙盘的北方。

麴义是打公孙瓒小能手,亲率五万大军,和十万大军的刘虞夹击公孙瓒。

而且是被袁绍和袁谭打的半残了的公孙瓒,不会又出什么意外吧。

袁谭则是目光闪烁,这个时候的急报,除了麴义那边出问题,还有什么地方出问题呢?

豫州的郭贡和袁术正在争斗。

袁绍的小弟曹操已经进入关中。

这个公孙瓒,真不是一般的强悍啊,简直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

其实仔细想想也是,历史上,袁绍的心思,大部分都在和公孙瓒死磕上,从191年左右,一直死磕到199年,整整打了九年。

而袁绍可是士大夫的领袖......麾下文臣武将,堪称梦幻。

若不是他和公孙瓒打了这么久,哪里轮得到曹操坐大的机会。

早几年打败公孙瓒的话,曹操连迎接天子的机会都没有。

恐怕在吕布陈宫在兖州搅风搅雨的时候,就直接归队了。

果不其然,加急信件到了手中,袁谭的神色凝重起来。

“辽东太守公孙度,令麾下大将柳毅等人,逆泒水而上,袭击麴义等人后方。

公孙瓒趁势大军全部回转,两面夹击,大败麴义。

刘虞麾下部众虽多,但相互之间并不统属。

刘虞不懂军略,反应缓慢,待公孙瓒大军南下大败麴义之后,方才姗姗来迟。

结果被公孙瓒回头再次打败,其本人也被活捉。

十余万大军四散而走,溃兵千里。”

闻言,众人尽皆大惊。

一直被他们袁公子按在地上摩擦的公孙瓒,怎么这么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梦回真新镇
梦回真新镇
关于梦回真新镇:本书不会出现钛金化,不会有朱紫的任何精灵,因为本人觉得朱紫既垃圾又恶心!剧情也是大致跟着原着走,可能会加入少许漫画元素,基本设定也是动漫设定,不过,战斗环节会加入一些游戏设定,也会对原着做出一些修改。有些精灵在本书中也可以学会一些游戏中不能学会但动漫里可以学的技能,例于喷火龙可以自然学会雷电拳。并且,本书对于有些人物和精灵有着强烈的个人偏见,不止狗毫会被爆锤,有些人气角色和精灵也
S大摆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