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来了!

第39章 谢玄城父会王恭(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东晋,我来了!》最新章节。

谢玄得知了封厉被擒的消息,知道自己的那封信是传不进谯郡了,不禁暗暗心痛,仰天长叹。

封厉,为人机灵,数年间由军兵到伍长、什长再提拔到都尉,无论是骑射、格斗都是佼佼者,尤其还能领悟兵法。

唉……可惜了,一个好苗子!

他慢慢穿好盔甲,系上黑色缎面鹿皮大氅,命人把孙无终、田泓、诸葛侃叫来。

不多时,三人来到中军大帐,躬身施礼。

谢玄一边向帐外走,一边道:“无终,你暂代我掌管军中事务,你二人随我一起去城父。”

孙无终躬身答道:“末将遵命!”

然后三人一起出了大帐,带上百余名亲兵,向西南边的城父方向奔驰而去。

第二日凌晨,天还未亮,来到了城父城下,亲兵向上喊道:“振武将军在此,请速开城门!”

城上喊道:“王长史有命,辰时才能开启城门!”

谢玄勒住战马,笑道:“快去禀报你们王长史,就说谢玄来了!”

约莫一炷香多的工夫,城父东城门大开,吊桥落下,一队人马手举火把,如一条火龙般从城中奔出。

为首年轻将领二十左右,身穿亮银盔甲,腰悬佩剑,火光中,剑眉黑眸,白皙英俊的脸上棱角分明,眼神冷傲孤清,气宇非凡。

谢玄认得,这是五兵尚书王蕴家的长公子王恭, 虽然他就在京口、广陵二地,但每逢元日节都会回到建康,曾经在王蕴府中见过。

本来他就对王恭的长相印象颇深,一年未见,这个极其高冷英俊的面庞上又沾染了些许军旅风尘之色,更加显得英姿飒爽。

一片火光中,王恭高声喊道:“前面可是振武将军吗?”

谢玄忽然记起自己身边没有火把,向前催马几步,高声笑道:“哈哈,孝伯,连我都认不出来了吗?”

王恭仔细看了看,赶忙在马上躬身施礼道:“卑职参见振武将军,您一路辛苦!”

“救兵如救火啊,接到你的来信,我立刻就赶来了。”

“快快随卑职进城歇息。”

说罢,王恭拨转马头,挥手令军兵闪开一条道。

谢玄和田洛、诸葛侃率军兵奔向城内。

不多时,众人来到县衙大堂,兖州主簿王忱正在伏案疾书,抬头看是谢玄来了,忙起身让座,众人再次互相见礼,请谢玄坐在了中央座榻。

王忱命人赶紧命军兵准备早餐,然后转向谢玄,施礼道:“振武将军率领多少军马前来?”

“一万余人。”谢玄答道,奔波了一夜,端着热气腾腾的茶盏,喝起了水。

王忱和王恭不禁面色一暗,相互对视了一眼。

田洛和诸葛侃也是互相对视了一眼,因北府军军纪严明,所以二人面露不屑,并未开口。

谢玄似乎并未看见他俩的表情,一边喝着水,一边问道:“建康来的三万军兵由谁挂帅?”

“哦,是材官将军滕恬之。”王忱躬身答道。

谢玄道:“是前平南将军、广州刺史腾含之子。”

心中感慨道,大晋后继乏人啊,连滕恬之这样的都派出来了。

又再次问道:“荆州那边是谁率领,有多少人马?”

“荆州两万精兵由奋威将军、竟陵太守桓石虔率领,此刻应刚刚到达陈郡的父阳(今河南周口市鹿邑县周边)。”王忱答道。

“哦?”谢玄眼前一亮,桓石虔那可是一名悍将,荆州那边能派他来还是比较诚心诚意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
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
谢光阴的手机莫名与万界突然出现的天幕相连,开局便是历史年代表?泰山封禅的始皇:我是千古一帝,好耶!不对,怎么二世难续?听着底下朝臣吵吵的武帝:看到没?天幕都说要打匈奴。哪个再敢提意见就拖出去斩了。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天幕说我是忠义两全,终于有人懂我了!更有被天幕说清风不识字的爱新觉罗们的集体破防,老朱家们的集体大航海……历史上的遗憾,尽数被天幕弥补。而作出这一切的谢光阴表示:别问我,我就是一破刷
苏仐
少年歌行:修炼三年,入世皆无敌
少年歌行:修炼三年,入世皆无敌
关于少年歌行:修炼三年,入世皆无敌:青城山出了一位绝世妖孽,被吕素真收为弟子,成为赵玉真的师弟!但就是这绝世妖孽……性格却十分跳脱,经典的闯祸狂魔,所到之处寸草不生,鸡犬不宁……后来闭关三年,出世皆无敌……但性子却是极为的贱………………萧瑟:我有点后悔拜这道士为师了……真是太贱了!雷无桀:顾兄,你这个道士怎么跟我想象中的不一样,怎么会如此之贱?齐天尘:家人们谁懂啊……这孽障天天拔我胡须……司空千
顶级文抄公
综影视之沉浸式恋爱
综影视之沉浸式恋爱
慕含光因为不肯相亲结婚被亲妈背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加一个无良公司推出的恋爱改造计划,旨在让她体会到恋爱的美好,从而步入婚姻殿堂,为当前的结婚率、生育率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第一个世界完成结算,辅助系统看着结局写下评语并劝退:玩的这么花,你不需要恋爱改造。慕含光冷笑:报名时候不通知我,现在征求我意见了,不可能!不就是恋爱么,恋!奉劝你麻溜给我接下一个世界,告你,敢踢我就投诉你,赔不死你我不姓慕……目
大仙保佑
历史风痕
历史风痕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右使大人
东风摧折
东风摧折
光明四十七年,灯枯油尽的光明女帝老死在安乐居庭院的百年梧桐下,残败的梧桐叶将这个长寿又孤独的老人掩埋在温暖的阳光里。她的帝王之路看起来一路坦途,只有她自己知道其中艰辛。朕受命于天,不为权势富贵,只为保全元祖基业。
律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