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寒门贵公子》最新章节。
作为一县之地最大的交易场所,县城里面的商贾们笑容满面。
这一年,他们真没少赚,口袋里面的钱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
随着冬日降临,前往各地做工的百姓回到自己所在的村落,城镇,带来的不仅仅是人口,还有海量的消费能力。
往日不肯出门,出门也找不到事情做的百姓在林耀祖的组织下,不断开垦良田,修缮水利设施,做的事情越多,赚的钱也就越多。
这给小小的县城带来大量外来资金。
哪怕是不肯花钱的,想要攒钱的人,人家也是口袋里面有钱了才能攒钱。
这些人当中不花钱的是极少数,大多数人花钱,哪怕是花的再少,也可以让大金城镇变得繁荣。
这些真金白银的涌入,让淮西经济恢复便加快,也让林耀祖的名声逐渐传遍大街小巷。往日对两江总督没什么印象的人,现在也有了。
林耀祖没搞什么复杂的东西,没有开设学校,培养读书人。而是一切照旧,没什么让老百姓吃饱更重要的东西,现在自己首先要团结的是士绅官员商人,百姓还得往后排队。
再说了,现在就算是需要工人,技术工人为主的工匠,才是读书识字的主力,让老百姓读书,林耀祖还没那么多钱。
他更不会用自己的名义招收学生去学校读书,那等同于谋反。
历朝历代读书人想要教书育人,也就是开设一个书院,里面最多几百号读书人。
孔子三千门徒已经是庞然大物。
自己正要搞教育,两江一千多万人口至少有百万级别的孩子可以读书,这不是收买人心,伺机造反是什么?
林耀祖不会犯这样的政治错误,也知道自己上书朝廷,朝廷不会同意。他索性直接给部分工人扫盲,愿意识字的识字。
至于教育百姓,那不是他现在能做的事情,只能推后。
而这一切,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林耀祖在工厂当中推广扫盲班,股东们只看报表,在他们知道读书人做工比不识字的人做工效率更高之后,就没人反对打工人扫盲了。
开玩笑,能多赚钱,谁不愿意?
至于支出,扫盲班的支出少得可怜。
但无论是朝廷还是股东们都没意识到,林耀祖看似随手而为的举动,让他在农民,工人当中的威望不断提高。
读过书的工人工资更高,也更会思考。
无论那个时代,工人都是年轻人,他们激进,勇敢,善于学习。
林耀祖给了他们口粮,工作,还让他们读书识字,这让许多人将林耀祖当做是自己的恩人。
哪怕他什么都没做,他都是两江的无冕之王。
或许在江西还差一点,名声不足。
但在淮河南北,林耀祖的名头越来越响亮,百姓或许不知道皇帝是谁,但他们一定知道林总督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