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归来,姐妹互换

第173章 重建(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归来,姐妹互换》最新章节。

她细心地挑选那些树皮较为完整的木材,因为这些树皮可以在运送和存放过程中保护木材不受潮湿和虫蛀。

最细的枝干和柔韧性较强的小木材,她决定保留为房屋和家具的骨架使用。

这些木材经过简单削皮处理后,被工人们细心码放在另一处,以备城内的木匠们用于制作门窗和家具等小型结构。

她还特别叮嘱工人们留出一些中空的树枝,以便用作水渠的管道连接,满足城中饮水的需求。

最后,古锦岩看到一些不适合直接使用的木材,比如扭曲或有裂缝的树干,便安排将它们分割成较短的木块,用于日后的柴火和日常烧制砖瓦。

这些柴火块堆放在最远的角落,避免与建筑用木材混杂。

每一块木材都被妥善安置,整个分类过程井然有序。

她的身体虽已被汗水浸透,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百姓们看见她身先士卒,深受鼓舞,干劲十足,力争在短时间内将更多的木材运回城中。

木材采集到一定数量后,古锦岩带领部分人开始沿山路将木材运回赫沙城。

为了减轻运送的难度,她特意安排人用绳索将木材固定在牛车上,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牛车缓缓穿过狭窄的山路,车轮在泥泞的路上碾出深深的印痕。

古锦岩和工人们用尽全力推拉着牛车,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脚底也被石块硌得生疼,但每个人的脸上却带着坚毅的表情。

一路上,有些牛车在颠簸的山路上差点倾覆,工人们立即围上去,合力将木材重新固定好。

古锦岩一边指导人们修整车轮,一边不断鼓励大家:“再坚持一下,这些木材能让我们的城墙更坚固、让我们的房屋更稳当。”

她的声音中带着鼓舞和信念,仿佛传递着无穷的力量,让大家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在长途跋涉后,第一批木材终于运抵赫沙城。

城门口的百姓早已等待多时,看到一车车木材缓缓驶来,所有人都激动不已。

古锦岩命令大家将木材逐一卸下,分类堆放在城墙旁,确保每一块木头都能得到合理利用。

她指挥工匠们迅速投入工作,百姓们围在旁边,望着这些木材,脸上都露出希望的神情。

与此同时,古锦岩也意识到石料的缺乏可能会拖延工程进度。

她再次召集工头们商议,决定修缮城中废弃已久的石窑,用来烧制砖瓦。

几位工匠听闻后面面相觑,有人担忧地说:“大人,这石窑年久失修,怕是很难重启。”

古锦岩坚定地回答:“无论多难,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总能让它重焕生机。

修缮石窑是我们目前的必经之路。”

古锦岩带领工匠们来到废弃的石窑前,眼前的景象让每个人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个石窑显然已经废弃多年,外墙上布满了苔藓,裂痕纵横。

像被时光腐蚀了一般,支架也部分损毁,似乎一碰就会坍塌。

看到这样的情形,工匠们忍不住低声议论,脸上露出迟疑之色。

古锦岩深吸一口气,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坚定地说道:“无论多困难,我们一定要让这个石窑重新运作起来。

这不仅仅是为了砖瓦,更是为了我们的家园。”

工匠们被她的坚定所感染,点了点头,纷纷拿起工具,开始进行修缮工作。

古锦岩指挥大家分工合作:一部分人负责清理石窑内外的杂草和灰尘,另一部分人则检查每一处支架和外墙的稳固性。

泥土和灰尘漫天飞舞,工匠们挥汗如雨,丝毫不敢怠慢。

这座石窑的恢复至关重要。

首先要修补的是石窑的外墙。

工匠们小心翼翼地刮去墙上的苔藓,用铁铲剔除松动的石块,然后将新的石料小心地嵌入原本的缝隙之中。

每嵌入一块石头,他们都要仔细地敲打调整,确保石块的紧密度和稳固性。

由于石窑年代久远,有些石块已经腐烂成了粉末,他们不得不将整块区域的墙体重新砌筑。

古锦岩在旁边帮忙递石块,时不时俯下身用手指抹去多余的泥浆,确保每一块石头都贴合得严丝合缝。

就在修补外墙的过程中,一个意外情况出现了。

由于墙体的结构太过老化,一块石头在敲打时突然松动,墙体的一部分竟塌陷了下来,险些砸到一位工匠的脚。

大家吓得倒退了几步,心头掠过一丝恐惧。

工匠们面面相觑,有人低声嘀咕:“大人,这石窑怕是彻底不能用了吧?”

古锦岩迅速上前查看塌陷的地方,脸色凝重。

她并没有因为挫折而动摇,反而冷静地安抚大家:“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不要害怕。

我们可以加固这部分,使用更稳固的石块,再搭配木支架,一定能解决问题。”

于是,工匠们重新聚集在一起,小心翼翼地清理塌陷的区域。

古锦岩命人搬来粗大的木梁,先搭建起一个临时支架,将松动的部分支撑住,然后再逐一将新的石料砌入塌陷处。

她亲自用木槌轻轻敲打每一块石料,确保它们的稳固。

整个过程耗费了几个时辰,但大家都没有退缩,心中满是对石窑重生的期待。

接着,工匠们开始修补石窑的支架。

由于长年风雨侵蚀,石窑内的木质支架早已朽坏,部分支架甚至一触即倒。

古锦岩让人用刚刚砍伐的木材制作新的支架,以替换腐朽的部分。

她带领几名工匠抬着粗重的木梁,缓缓进入石窑内部。

由于空间狭窄,工匠们只能弯腰前行,小心翼翼地移动木材,避免触碰到周围的破旧墙体。

在安装支架时,古锦岩和工匠们遇到了一个难题:由于石窑年久失修,内部地面已经不平整,木梁无法稳固地架设。

她仔细观察石窑的结构,忽然想到可以在木梁下方垫上一些石块,平衡支架的高度。

工匠们依照她的建议,将石块一层层堆砌成支架的基座,然后再小心地将木梁安放在基座之上。

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精度,每一块石头的摆放都经过反复调整,确保支架稳如泰山。

终于,新的支架架设完成了。

工匠们松了一口气,但他们的任务并未结束。

古锦岩走出石窑,望向高空中炽热的太阳,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坚定地说道:“接下来,我们要清理窑内的排烟口,确保窑火燃烧时不会因烟气滞留而引发窒息危险。”

工匠们听令,纷纷爬上石窑的顶端,清理那些被杂物和泥土堵塞的烟囱和排烟口。

这些排烟口年久失修,早已被树叶、鸟巢和尘土塞得严严实实。

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掏出每一根树枝和每一片叶子,将厚厚的灰尘一点点扫除,终于让排烟口重新畅通。

整个过程中,烟尘不断飞扬,呛得人们咳嗽不已。

但没有人退缩,他们用布巾蒙住口鼻,继续坚持清理,直到每一个排烟口都被彻底疏通。

经过数日的修缮,石窑终于焕然一新,窑体重新坚固,支架稳如磐石,排烟口通畅无阻。

古锦岩望着被重新修复的石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但她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最后一步——点燃窑火。

傍晚时分,古锦岩带领工匠们将柴火和干草填入石窑,火光跳跃在每个人的眼中,映照出紧张又期待的神情。

她拿起火把,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将火焰递进窑口,轻声说道:“愿火光再次照亮赫沙城的希望。”

火焰逐渐在窑内蔓延,温暖的橙红色光芒映照在工匠们疲惫的脸上,大家屏住呼吸,紧盯着窑火的燃烧。

窑内的温度逐渐升高,火焰从干草蔓延到木柴上,窑火稳稳地燃烧起来。

排烟口开始冒出丝丝青烟,在夕阳的映衬下,如同飘散的希望之云。

看到窑火重燃的那一刻,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欣喜的笑容。

工匠们相互拍打着肩膀,激动地欢呼起来。

这一刻,他们的辛劳终于得到了回报。

古锦岩也忍不住微笑,眼中闪烁着欣慰。

她环顾四周,轻声说道:“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赫沙城的重建有了希望,感谢你们每一位的辛勤付出。”

火光映红了石窑,也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

疲惫不堪的工匠们围坐在窑边,望着燃烧的火焰,感到从未有过的充实与自豪。

经过这一番艰难的修缮,石窑不仅恢复了它的功能。

古锦岩带领工匠们开始进行砖瓦的烧制工作。

虽然古锦岩有些紧张,但这一次烧制砖瓦的成败将决定赫沙城重建的进度和质量。

清晨,工匠们开始将事先和好的泥土和水搅拌成泥浆。

古锦岩要求他们在泥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沙子,这样能增加砖瓦的硬度,使其能够承受重压。

她站在工匠们身旁,时不时检查泥土的黏稠度和湿度,确保它们符合要求。

泥浆和好后,工匠们将其放入模具中,用力压实,使其没有气泡或裂纹。

古锦岩仔细叮嘱道:“每一块砖瓦都要压实,千万不能有空隙,不然在窑中受热会产生裂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御厨的修养,今天王爷吃饭了吗
御厨的修养,今天王爷吃饭了吗
现代美食博主阮软穿成了一本古言小说里早死的炮灰。刚落地就被送到传说中杀人不眨眼、还患有严重厌食症的靖北王楚枭身边——当试菜丫鬟,随时可能嗝屁的那种。为了活命,阮软拿出了看家本领,将现代厨艺与古代食材结合,变着花样投喂这位大佬。起初,楚枭看着...
24岁的宝宝
替嫁第一晚,和禁欲王爷联手虐渣
替嫁第一晚,和禁欲王爷联手虐渣
一纸诏书,白玥安被迫嫁给质子夫君命格克亲,那就把你们一个一个送进大牢京中都笑,天煞孤星配八字克亲绝配世人都说他俩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萧瑾明:是嘛,那咱玄武门前1对1,你不来你就是狗白玥安:来来来,咱来聊聊这天下究竟是谁的双强夫妇,扶摇天下,就看...
亦尘L
步步为沄
步步为沄
关于步步为沄:眼睛一睁一闭,一天过去!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眼睛一闭,睁开……重生了!尔虞我诈、你争我斗一辈子,还了恩、报了仇、安排了身后事,王沄欣欣然赴死……然而,眼睛一睁,她重生了!活过来的王迎璋怒了,不让安生是吧?行,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前生兴风作浪,今世步步为沄!
笑看落花
墨总虐什么?季小姐都要带崽嫁人啦!
墨总虐什么?季小姐都要带崽嫁人啦!
季清柠是墨池在这个世上唯一栽过的跟头。两人当年分开的极不体面,墨池曾扬言,这辈子不准季清柠再出现在他面前。五年后,两人重逢,季清柠为了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孤儿求到他面前,“墨总,求您救救她,当年的事是我不对。”墨池目光阴鸷,用打火机挑起季清柠的下巴,“救?我看这个孤儿挺乖,不如下去跟我死去的孩子做个伴。”后来,季清柠心灰意冷,带着那个孤儿转身嫁人。墨池慌了,疯了一般赶到婚礼现场,“带着我的女儿
南瓜小小姐
末世女在六零抢了个痞汉生萌娃
末世女在六零抢了个痞汉生萌娃
艰苦年代的特殊户陈傻子,每天想着搞吃搞粮。人人嫌弃的村痞子李允和,天天想着偷懒摸滑。傻子看上痞子抢了就跑,建房屯粮生娃发家越过越好。谁敢看不顺眼?陈傻一把菜刀讲道理,实力护夫。李精一张好嘴算赔偿,掌家宠妻。“哎吆快来人呀,救命呀!傻子又发疯了,要杀人了!”“这李孬子家的媳妇儿也不管管,整天在村里晃悠怪吓人的,哎吆咋还拿着菜刀呢!”“李孬子,你家媳妇儿又要发疯了,你快管管呀!”“疯吧疯吧,我管的了
钓马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