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第779章 大婚(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最新章节。

目前大唐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无比富足,已经不需要让百姓征调粮草,完全可以拿银子来向百姓购买。

粮草这种最大的难题得以解决,其他事情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紧接着,李世民把目光看向王剪询问道。

“王爱卿,你那边准备的如何?”

王剪也站起来说道:“回陛下,当前已经给50万匹战马装上马蹄铁,预计到明年的年中能全部装好。”

“酒精已经提炼了数万斤,等到大战前还能够达到数十万斤。”

“火药的提炼进度也比较好,完全能够满足20路大军的使用情况。”

当前火药有多少王剪并没清点,不过他知道数个库房都已经摆放满了。

毕竟这是李世民和兵部最为看重的东西,他前前后后给太史局调配了上千人,所以提炼火药才如此迅速。

虽然王剪并没有说出具体准备了多少火药,但是这是王剪亲自监督做的东西,李世民心里觉得十分放心。

毕竟王剪当前负责的事务,没有任何一项出过差错。

李世民满意地说道:“王爱卿,你办事朕放心!”

“接下来你得把重心放在和丽质的婚礼上,至于大战的筹备有其他三位爱卿负责,我们不必过多的操心。”

当前李丽质的嫁妆由长孙皇后一手筹备,而他们的婚礼仪式则由礼部亲自负责。

王剪这段时间只需要配合礼部的安排,把皇家嫁公主的流程走一遍即可。

毕竟婚嫁的流程千百年来都是一样,来来回回都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个环节。

王剪的脸色微微一动,随即带着一丝紧张应道。

“臣遵命!”

虽然这不是王剪第一次成亲,但是因为迎娶的是公主,而且还有文武百官和一众皇亲国戚的参与,他在这一刻竟然略微有些紧张。

李靖看到王剪第一次露出紧张的表情后,他指着王剪朝李世民笑着说道。

“陛下,我们的中书令竟然紧张了!”

李世民、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三人纷纷把目光放在他的身上,随后朗声哈哈大笑起来。

能够看到王剪紧张,这样的场面他们可不多见。

紧接着众人又聊了一会闲话,因为房玄龄、长孙无忌和李靖等人都要回去忙活,所以李世民便结束本次会议。

...

人在忙碌的时候,时间过的尤为快,不知不觉中便来到十月十五日。

这一天朝廷好像停摆下来一样,长安城入品的官吏,全都聚集在太极殿内外。

数千人的宴席规模,让整个场面看起来十分宏大。

这帮官吏在等待新郎官和新娘子过来太极殿的时候,他们彼此认识的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并且低声谈论起来。

“你们看到陛下和皇后娘娘为长乐公主准备的嫁妆了吗?”

“足足数百架马车载着金银财物和古董字画,一眼都望不到头,加起来最少有上百万贯吧!”

“最近成亲的永嘉公主,她的嫁妆也就数万贯,可比长乐公主足足少了十余倍啊!”

“陛下和皇后娘娘准备如此多的嫁妆,这严重逾越公主出嫁的制度啊!”

大唐在立国的时候,已经明确规定了大唐公主出嫁的嫁妆规模,以及嫁妆的具体内容。

太上皇的女儿出嫁的时候,完全按照规定的规模准备嫁妆。

而到了陛下的嫡女出嫁,准备的嫁妆却是规定嫁妆的十余倍,这完全是陛下和皇后娘娘的私心所为。

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忽然有一道突兀的声音喊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关于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在原神中变成迪迦奥特曼)(无女主)当黑暗降临时,总有一道曙光照耀着大地,黑暗过后终是黎明.........圆光古是个中二少年,同时也是一个特摄迷,和游戏迷,试问谁不想成为迪迦,拯救世界呢?在一次偶然的遭遇中,圆光古穿越到原神的世界中,可这个原神却有点不正常...“拜托,这是原神啊!这是提瓦特啊!迪迦里面的金字塔怎么会在这里啊?圆光古苏醒就看见了面前巨大的金字塔吐
又摸鱼的一天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王侯世家
王侯世家
关于王侯世家:百年煌煌王朝,千年碌碌世家。每百年必有王侯兴,每千年必有高楼塌。蓝春,你可明白了?那是属于时代的浪潮!(明朝背景,不是正史)
白日才子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