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第25章 尚公主,订婚长乐(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最新章节。

即便又问了好几个人,李世民依旧不相信。

就算魏大郎妖孽,能作出《春晓》的诗,李世民认了。

但眼前完美无缺的字,没几十年的功底,咋可能写得出来。

李世民看了长孙冲一眼,缓缓将魏叔玉写的诗念出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课堂内的勋二代们顿时愕然。

甚至有好几个人,不敢置信的揉着耳朵,怎么都不相信所听到的一切。

至于长孙冲嘛,他发现自己是跳梁小丑,只觉得大脑嗡嗡作响。

该死的魏叔玉,他...他怎么可能作出流传千古的绝句。

李世民停顿一下,脸色肃然对魏叔玉道:

“玉儿,此诗真是你作的?”

魏叔玉脸色很平静,他一点都没觉得不好意思。

“父皇,今年春末在国子监进学时,儿臣被蚊子咬后有感而发所作的诗。”

“哦,快说说看。”

不仅王夫子来了兴致,连李世民也挺感兴趣。

“玉儿说说看。”

“嘿嘿......”

魏叔玉摸着脑袋道:“儿臣刚开始作的打油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巴掌声,不知死多少!”

“额......”

李世民直接傻眼了,只觉得脸上的青筋直跳,他的三观都快崩塌了。

流传千古的五言妙诗,前身竟然是打油诗!

实锤了,这首春晓还真是混小子所作。

“玉儿,字真是你写的?”

没等魏叔玉开口,王夫子插嘴道:“陛下,您不信的话,让魏大郎写段千字文。”

李世民点点头:“玉儿,那你就写一段吧!”

魏叔玉还能说什么,只能当着李世民的面,写了一小段千字文。

看着充满贵气的瘦金楷书,李世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震撼,心里更是卷起惊涛骇浪。

天啦,混小子似乎在书法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

“你小子,还是真是给朕一个大大的惊喜。不是要逃课嘛,那就随朕走吧。”

“谢谢父皇!”魏叔玉跟着李世民,屁颠屁颠来到太极殿。

“你先坐着吃些点心,朕将几封奏折先批阅下。”

魏叔玉点点头,拿起点心塞进口里。

还别说,皇宫里的小点心,做得还真是不赖。

一碟点心吃完,魏叔玉口渴得厉害。

“公公快点上茶,上好茶。真不知你怎么伺候父皇,一点眼力劲都没有。”

无舌心里直骂麻麻批,小家伙的嘴巴还真是毒。

趁着等待的功夫,魏叔玉像迈入大观园的牛姥姥,东摸摸西看看。

对他而言,此刻看向任何一个物件,就像看古董一般。

更何况是皇宫里的物件,自然都是稀世珍宝。

无舌嘴角抽搐不停,他真想向李世民告一状。

狗东西胆子也太大了,也不怕损坏皇宫里的摆件。

它们一件件都价值连城,摔坏一件可不得了。

李世民时不时看眼魏叔玉,见他用牙齿咬白玉摆件的仕女,他终究忍不住了。

“混小子,你瞎咬什么,那可是极品蓝田玉雕琢而成。”

魏叔玉讪讪笑了下,并没有解释什么。

李世民将奏折扔到一边,也就熄灭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