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第46章 没钱,让太子挂账(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最新章节。

刚换好便服的李世民,忍不住惊呼:“什么,全部都是石漆吗?”

段俨连忙上前行礼,“见过陛下,的确全部都是石漆。”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玉儿,你不会想......”

魏叔玉点点头,“儿臣准备将长安城内的道路,全部用石漆硬化一番。”

萧瑀颇有些不解,“长安城内的道路挺好的,没必要用石漆硬化吧。还不如先硬化驰道,那样还有利于货物运输。”

魏叔玉笑着问他,“萧伯伯,您只怕很久没出长安城吧。长安附近的驰道,全部用麻石铺上轨道啊。”

见萧瑀脸色有些羞赧,魏征赶紧为他解围:

“逆子,你硬化长安道路可以,但朝廷可不会出一个籽!”

李世民笑嘻嘻道:“玄成说得没错,国库现在空得能跑马。”

真是难得啊,狗魏征居然会替他着想。

魏叔玉的语气极其嘲讽,“亏你们还是帝国的皇帝,还是帝国的宰相,一个个竟然一毛不拔。

放心吧,这点钱东宫出啦。”

“啊??”

这时候李世民愣住,房玄龄、魏征、萧瑀三人也愣住。

神尼玛的东宫出,那...那与国库出有啥区别?

李世民的脸颊抽搐两下,“玉儿,东宫有那么多钱?”

“有没有又有什么关系?没有的话打欠条呗,等太子哥登基后,再找他要不就行啦。”

“额......”

魏叔玉轻描淡写的话,让李世民等人感觉嗓子眼,像堵上一块秤砣一般。

怎么都说不出话来!

狗,不是一般的狗!

李世民长吐一口气,冷冷甩下一句:

“石漆乃易燃品,不得在长安城存放。”

魏征嘴角抽搐的看着魏叔玉,顿时无语凝噎。

有个不省心的好大儿,他魏征的铮铮铁骨,全都软了啊。

......

等李世民、房玄龄、魏征等人离开,段俨朝魏叔玉竖起大拇指。

“玉哥儿,你还真是勇啊,敢这样跟陛下说话。”

魏叔玉拍拍他的肩膀,嘴角微微翘起弧度,“一般般啦,你学不来的。刚才陛下的话你也听见,城外找个地方将石漆存储好。

另外招工的消息,差不多可以放出去啦。”

段俨犹豫再三,还是将他心中的担忧讲出来:

“玉哥儿,我担心有人捣乱。万一有人纵火的话,压根就灭不掉啊。”

魏叔玉冷笑一声,“有人放火才好啊,那样就有了冤大头啊。”

见他满脸的把握,段俨也不说什么,转身去执行魏叔玉的吩咐。

半个时辰后。

长安东西两个城门口,延平门与延兴门,聚集大量的平民百姓。

他们一个个神采飞舞,眼中的激动之色怎么都藏不住。

我尼玛。

不容易啊,魏驸马总算又开始败家起来。

与以往的败家不同,这回魏叔玉败家败出新境界。

告示上说得很清楚,招五万民工做什么看管。他们只要端着长矛,看管十万奴隶们干活就行。

尤其是魏驸马开出的工钱,包吃包住一天三文钱。

如此好的事情,简直是打灯笼都寻不到。

“告示上明明是工部招工,你们怎么说是魏驸马招工?”

“呵呵...一看你们就是外地人。不征徭役只招工,而且工钱给的足足的,只有公主府的魏驸马。”

“谁说不是,一看就是魏驸马的手笔,树大招风的道理懂不懂。”

“多好的魏驸马啊,听说官职被撸掉。等咱们做完工,一起去衙门替魏驸马喊冤。”

“没错,招工没招上的,去衙门喊冤。”

...

李世民怎么都没料到,他不过是‘撸’掉混小子的御史大夫,居然差点引发‘民变’!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王侯世家
王侯世家
关于王侯世家:百年煌煌王朝,千年碌碌世家。每百年必有王侯兴,每千年必有高楼塌。蓝春,你可明白了?那是属于时代的浪潮!(明朝背景,不是正史)
白日才子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大明后军都督府真定卫舍人郑直梦到了六十年后的自己,从此大明揭开了新篇章;从此大明成了穿越众的禁区;从此地球提前进入到了统一新纪元。
叫你敢答应吗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