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学时代

第18章 真学霸是不会浪费时间的(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科学时代》最新章节。

校门两侧街道满是积雪,独自一人的余华,穿过人群,来到校门口。

“又是四中的学生,看看,这小伙子长的真俊俏。”

“这身衣服真好看,啥时候我也能穿上这身衣服就好了。”

“真希望家里娃儿也能进四中,以后出人头地。”

“奇怪,这学生怎么没家长陪着?”

来往人群和周边路人,见到身穿黑色中山装的余华向着四中校门而去,无不投去好奇或羡慕的目光,小声议论。

黑色中山装,衬衫类的羊毛衣,短发寸头,皮鞋锃亮,整套校服十分时髦,处处彰显男生应有的气质。

这是北平四中专门订制的新式校服,男生中山装,女生大衣高领衣衫,胸口印有校徽。

能穿这身衣服,便表明一个事实——这是北平四中的学生。

穿着新式校服的余华,来到校门前,抬头看向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的校门,上面写着恢弘大气的四个大字——北平四中。

“真漂亮。”

余华打量完四中独特而非凡的校门,送上赞美,心中满是期待,他即将在这所后世闻名全国的高中读书上学。

四中校门颇具现代建筑和古朴建筑的美感,下方采用青砖白柱结构,上方是拱牌形式,与国立清华大学的清华园校门风格一致。

整个校门,从侧面彰显着北平四中自身的独特身份和地位。

北平四中,北平市市立第四中学校,前身为顺天中学堂,后身为北京四中,位列后世全国高中第一。

即便是在民国时期,北平四中也是全国范围内数一数二的顶尖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底蕴十足,极受学生群体追捧。

没有足够的天赋,绝不可能考入北平四中。

当然,有钱除外。

在众多学生家长和围观路人注视之下,余华来到学生队伍末尾,站在一名女生身后,安静排队。

排队学生约莫一百余人,男多女少,全部身穿新式校服,身边皆由家长亲自陪同,到了高中第三学年第六学期,即将面临考取大学之际,没有哪个家长会忽视。

等了一会儿,时间约莫七点三十分,这时,两名学校老师出现,来到校门前设立的临时登记台坐下,示意警卫打开大门,开始登记检查。

两名学校老师,一人询问,一人手握钢笔,逐一记录每一名学生的入校信息。

约莫二十分钟,前方队伍登记完毕,待跟前女生登记完进了校门,余华上前一步,来到由一张桌子构成的临时登记台前。

“两位先生好。”余华朝着两位学校教师作揖,尊敬道。

“同学你好。”

两人向余华投去微笑,坐在左侧戴着眼镜的男教师翻开花名册,询问:“请报告一下姓名。”

另外一名男教师取出一份新的入校登记表,右手握笔。

“余桦。”

男教师仔细寻找,很快在花名册上找到余华的姓名,点了点头,在名字后面用笔打上勾,表示学生到校报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
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
龙族人族混得开:姚擎戈,堂堂靖南王世子,于世人眼中,不过是个只知挥霍享乐的败家子。他浪荡不羁,周旋于江湖酒肆之间,任由污名加身。然而,在这玩世不恭的表象下,是一颗韬光养晦的赤诚之心。他深知,唯有自污,方能在风云变幻的朝堂与江湖中,寻得一片窥探真相的静谧之地。当国家陷入动乱,战火纷飞,山河破碎之际,姚戈毅然收起那伪装的纨绔之态,替父披挂出征。曾经被人轻视的他,此时却化身护国利刃,以非凡谋略与无畏勇
花小容
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
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
一朝穿越,百亿富翁的赵牧穿越大乾,成为一山民村户。乱世将至,赋税苛刻,野草树皮充饥。官府送妻,白虎不详,前身拳打脚踢。赵牧举烈弩,搓大炮,上山打猎养娇妻。没想到,搓着搓着,搓到了九五尊位,搓到了后宫百千,更搓到了山河一统。
梦入长安
我吕布重生后,登峰造极
我吕布重生后,登峰造极
东汉末年吕布被曹操命人用布勒死,然后命刀斧手将吕布脑袋砍下,正当刀斧手砍下之际,一股黑风将吕布的尸体卷走,不知去向,留下曹操、刘备众人在原地,吓得冷汗淋漓…………因为大脑缺氧、陷入深度昏迷的吕布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突然感觉到自己在一阵风中飘荡,不知过了多久,感觉自己的脑袋传出剧烈的疼痛,双手不由自主地抱着自己的脑袋不断翻腾,耳朵里还传来断断续续担忧的声音:“将军,你这是怎么了?
平淡一笔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数据治国:故事发生在乾隆帝驾崩以后,要收拾烂摊子的嘉庆帝被穿越者的记忆影响了,打算通过一系列手段来改变嘉道中衰的命运。
古月墨海
影综:从【有风】开始流浪
影综:从【有风】开始流浪
社畜夜十七,开局就遇到神仙姐姐,然后开始了自己影视世界的流浪,他做过雕刻大师,做过道士,当做横刀立马的将军,甚至成为过一国之君……直到他剑斩天门,才知道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居然是一场“历练,一场不知是过去还是将来的“他安排的一场历练……PS:前面大家看起来可能会非常别扭,因为我写的时候没用心,现在也懒得修改,可以从第三卷开始看,不影响什么,因为前面两卷是写着玩的。
九月廿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