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六零:大锅饭的那几年

第191章 白糖~(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进六零:大锅饭的那几年》最新章节。

毕竟,供销社,你比我熟悉。

王萱听完也就理解了,这事对齐格飞来说是大事,但对她来说是小事,不仅好办,而且她也没少办。

都有经验了。

今天他算是找对人了。

“你找对人了,我最近就负责红糖和白糖,找我买就对了。”

齐格飞眼神一亮,这么巧,他记得第一次过来时对方还没负责这个呢!

王萱咳了咳,当初她不是没跟吴主任那么交好吗?

自然负责的就少了。

现在不一样了,都叫叔了,手里面的资源也就多了,外捞也就更多了,况且吴主任人家心里都有数,东西不白收,去年过年的时候吴主任还偷偷多给了她两份新年礼呢,其他人都是正常的一份。

毫不夸张的说,有时候个把月的外捞比她工资都多,加在一起能有100多,都是买不到白糖红糖的,且手里面有点小钱也有点人脉的,就托人找到了她,每次“来买”都不白买,多的时候10块,少的时候3块5块,都有表示。

吴主任给她加的这两种资源是实实在在的“热门产品”,天天都有人求着买,再加上她有外挂,每个月不够她还可以小心的往里面填一些,账目也是她们自己做的,没风险。

比之前的“冷板凳”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她虽然本身就不差钱,但是也不嫌弃更多一些。

王萱压低声音,“不过红糖,白糖确实都卖没了,但是我手里还自留一些,可以跟你换,你要不。”

齐格飞眼睛一亮,“要,小萱同志,我就说找你找对了,幸亏供销社有你这么个熟人,我一定不能亏了你,我给你两倍的钱。”

说完齐格飞就要掏钱掏票,王萱赶紧拦住他,多要那两倍的钱对她没多大的帮助,不如做个人情,于是王萱小声说道,“大家都是朋友,能帮忙的我一定伸手,我这里还有两斤红糖,两斤白糖,你要是不嫌弃,你就拿过去用吧,反正这个月我也不着急使,你也不用给我钱跟票的,那样多见外啊。”

齐格飞更感动了。

王萱同志这个人真是善良,不仅给他换红糖,白糖,解决了他的大麻烦,还不要他的钱跟票。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齐格飞的语气很坚定,“那怎么行?我怎能白要你的东西?你也是花了钱的,不行不行,我不能占你的便宜,你跟我换这么多的糖,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麻烦,我感谢你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让你吃亏?”

说着就掏出来了一张大团结,2斤白糖票。

“那个,小萱同志,我以为买不到那么多呢,这手里也就凑了2斤糖票,你看……”

供销社的价格是白糖7毛8一斤,红糖6毛,对方来供销社找她,自然是有难处且不能去黑市交易,自己当然不能在这个时候坑人家。

更何况这些加起来也才2块7毛6啊!

她咋好意思拿人家10块钱。

过年过节的她给领导送礼也得这个价,能交人的时候怎么可以掉链子。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婚后春潮
婚后春潮
关于婚后春潮:江家现任掌权人江靳年是出了名的克己复礼,性情冷淡。哪怕江、沈两家早就定有婚约,也没人将他与沈南枝联系在一起。那些年中,沈南枝也这么认为。江靳年常年在国外,性子冷,一年到头不见回来,两人几乎没有见面的机会。哪怕见了面,沈南枝也向来对他避而远之。她从没有想过,两家的婚约会阴差阳错落在她和江靳年身上。更没有想过,在领证后的每一个黄昏深夜,他会带着她做尽夫妻之事。—圈子里刚传出江靳年和沈南
轻卿辞
真千金带崽嫁权臣,太子爷求当外室爹
真千金带崽嫁权臣,太子爷求当外室爹
关于真千金带崽嫁权臣,太子爷求当外室爹:侯府接回真千金那日,全京城等着看笑话。让她替嫁?她带着太子的崽炸翻侯府!她出嫁当天,太子带兵抢亲。榻上女子慵懒挑眉:殿下当年嫌我出身低,如今怎么跪着求当外室?太子红着眼将她抵在榻上:抛夫弃子三年,夫人该给孤生个二胎赔罪了。罪?她匕首抵住男人咽喉:不如先算算你父皇灭我全族的血债。那日金銮殿炸成火海,烧出前朝血书,三岁萌宝踩着尸山血海奶声冷笑:敢动我娘亲?小爷
福大富
萧黛玉传
萧黛玉传
关于萧黛玉传:萧清音的人生格言:滴水之仇,滔滔相报。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父母眼里的萧清音:逆女,竟想弑父弑母!紫娟雪雁眼里的萧清音:姑娘是个好人,就是贪吃了点。师父眼中的萧清音:乖乖徒弟,能不能别祸害师父了?师伯眼里的萧清音:奸商!但我喜欢。江湖人眼里的萧清音分明是:魔女,哪个缺大德的人说她是潇湘仙子?仇人眼里的萧清音:唯小人与萧清音难养也!不是,不是我们说的,别再拿我试毒了……百姓眼里的萧清音
江南布衣李
大佬穿越啦?
大佬穿越啦?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咸鱼小杨yxl
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
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
关于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周云只是一名三线女演员,却在偶然和顶流男明星宋迟入住同一家酒店的第二天,成为了全国瞩目的“宋迟的地下女友,爆上热搜。更让周云没有想到的是,宋迟竟然宣布,他喜欢周云。周云傻了眼。就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女人站出来,说她是宋迟的女友,周云是插足者。一夜之间,周云成了闻名全国的“小三。……
宋不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