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个疯子

第685章 其人之道(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十一个疯子》最新章节。

现有、或者说先前的中微子探测手段,其难点除了中微子的捕获概率极低之外,来自各种层面的干扰也是一大难题。

就像秦玉林之前举的那个例子——用细网去河里捞鱼苗、必然会把大鱼一起捞上来,而且绝大多数的时候,捞起来的100条鱼里、不需要的大鱼就占了99条。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滤波系统把“大鱼”挑走,只留下想要的“鱼苗”,甚至是大量的、某种特定品种的“鱼苗”。

但在现阶段,无论材料、技术手段、甚至是理论基础,都很难支持建造这样一台设备。

于是“深空计划”的领导者,直接放弃了研发“设备”,改用最原始的方式——人海战术。

采用人工筛选的方式,将研究阶段中最难的、筛除次要粒子影响的高难度部分,转化为巨大的工作量,以海量的人力来填补技术和理论方面的空白。

对普通人来说,这是相当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各种粒子与靶物质的相互作用事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如果仅靠传统的“人工筛选”,往往这一秒得到的数据还没统计清楚,后面就又堆积了几百、甚至几千份数据。

但对秦玉林和杨佩宁这种被【黑镜】改造过的“人”来说,处理这种工作就像呼吸一样简单。

宏观感知下的时间概念,在微观世界是不适用的。

量子间的信息交互,可以在宏观的一秒钟里传达几年份的信息,这种特性不是弥补效率上的差距,而是直接抹除了“效率”的概念。

“这就是‘五维联合滤波系统’的本质,把技术难题转化为巨大的工作量,再通过量变来引起质变。”

秦玉林神色复杂的叹气道,接着忽然想起什么话锋一转:“你还记得我们之前发现的,前哨基地会移动的那个情况吗?”

我怔了一下点点头:“我在蜂巢基地看到了设计图,是为了在降低成本和人员分散的前提下,通过移动基地内的中微子捕获介质、来增加捕获事件的概率。”

“没错。”

秦玉林扬起眉毛表示肯定:“但他们要移动的不是‘基地内的介质’,六座前哨基地本身就是捕获介质。”

“……啊?”

这次我反应了几秒还是没听懂:“我之前稍微查了一下,中微子探测不是要用液态介质吗?”

“没有这种要求,液态介质只是因为综合性能比较好,所以才会成为主流,但其实固体介质在特定探测上的效果更好。”

秦玉林摆摆手,顺势伸出四根手指:“选择进行中微子探测的介质,需要在满足靶核密度高、信息传输效率高的前提下,进行成本和工程技术难度方面的平衡。”

“但现在因为【大灾难】,只要提案被认为可行,就不需要考虑成本问题,所以前哨基地在设计的时候,就选择了一种超纯晶体作为主要建材。”

“超纯晶体……”

我重复着这个词,不禁想起在各个前哨基地都看到过的、那些隐藏在“水泥墙面”背后的黑色墙体。

“那是介质,也是囚笼。”

秦玉林说出一个代表着阴暗和绝望的词汇,表情却狂热的好像在天台那次一样:“那次太阳风暴之前,六号基地刚刚建成,也代表着NTLP的基建工作彻底结束。”

“在【黑镜】的帮助下,所有人都被改造成了量子态,被囚禁在那些建成基地的介质中,日复一日的研究那些相互作用事件,直到现在。”

“……疯子。”

“是挺疯的,但还没到最疯的地方。”

秦玉林给我打了个预防针,可是看起来更像在炫耀:“‘太阳风暴导致人员失踪’只是个幌子,不只是官方托辞的那种幌子,就连在项目组的内部也是幌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星河探迹1:尼比鲁往事
星河探迹1:尼比鲁往事
关于星河探迹1:尼比鲁往事:人间本能永恒,至少拥有绵长的生命,但是一切都因为某些存在而成了今天的样子,这需要你我去争取,去战斗,让宇宙回到原来的样子。
恩门卢安纳
血契轮回:从光绪之死到2026
血契轮回:从光绪之死到2026
关于血契轮回:从光绪之死到2026:五世家传,三百年谜局,一段横跨清末至2026年的血色密档。1898年,少女苏婉儿在光绪帝暴毙现场拾得刻有“辛酉的西洋怀表,掀开“龙脉血契的百年诅咒——从紫禁城地宫的机关密道,到量子空间的意识残影;从日军“龙计划的生化实验,到AI公司的算法阴谋,五代人相继卷入皇族秘辛与江湖势力的生死博弈。玄冰阁的青铜戒指、郑和沉船的玄武石、乾隆陵寝的“鬼顶门……历史悬案与科学谜
覆水芥舟姐
我,透支未来,修仙界还不够残酷!
我,透支未来,修仙界还不够残酷!
星盟时代,修真与科技赛博化交织,人类依靠灵石与机械突破寿命桎梏,却将流放者视为蝼蚁。江斩,十七岁流放少年,蜷缩于垃圾场夹缝求生,生死一线间,神秘系统觉醒:以寿命为筹码,兑换功法推演与修为暴涨。江斩孤注一掷,十载阳寿换瞬机身法大成,血洗三名追杀者他背负血仇与姐弟羁绊,在赛博修真界的夹缝中挣扎,以凡人之躯叩问天道:若永生需沦为棋子,我宁做焚尽虚伪的烟火!
鹈鹕
横行末世我道具有亿点多
横行末世我道具有亿点多
(末世+无限流+队友+前期节凑稍慢后期快+伪系统+各类天灾末世和奇幻末世类型)放假不出门,宅家不离床,祈兰君就这样过了近二十年。就在今天,她被举止怪异的室友吓得不顾一切跑出学校。原本以为自己躲在厕所里就暂时安全了,没想到……——————————————————————————当世界不再和平,充满危险,祈兰君作为普通人,该如何活下来?那当然是带最多的物资,用最强的天赋,看最残忍的末世,过最潇洒的人
不如早市杀鱼
气候边缘
气候边缘
在末日边缘,人类能否续写文明?2045年,地球的呼吸系统几近停摆,生存危机步步紧逼。四位先驱者,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探险家,撞破了末日的倒计时。气候学家李墨飞在北极冰芯中发现灭绝代码,其导师赵东浩将自杀式科研数据投向联合国讲台;城市设计师刘宇的碳纤维浮岛计划掀起滔天争议,媒体人黄娅娅的摄像机正凝固历史切片——因纽特老人目睹北极熊吞食塑料沉海,亚马孙少女怀揣燃烧雨林的基因火种,孟加拉孕妇饮下砷水时胎
寒箫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