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第87章 一个团八九千人,着实有点过分了(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最新章节。

奖励出品的枪械质量没的说,完全体中正式步枪,比军工厂生产的质量都高,论枪的水平,跟小鬼子的三八大盖各有优劣。

使用7.92毫米步枪弹,威力远超鬼子步枪。

它是短枪,利于行军跟巷战,但白刃战不占便宜,枪身短,不如三八大盖。

最关键张宪手上枪械里边,相对没那么贫瘠的是步枪。

缴获了鬼子的三八大盖,还有原有的一些老旧步枪,凑合一下还能用。

真正缺少的是轻重机枪、迫击炮、冲锋枪这些。

给了就要吧,要啥自行车啊。

还挑三拣四上了,有就不错了。

1800支中正式步骑枪,90万发子弹,进入张宪的腰包当中。

卡一下bug,暂时没有领用,就不用承担运输问题。

先在奖励那挂着,需要的时候再随时领用。

因为鬼子分兵,正面压力骤减,提出的5000人的预备兵力,只兑现了3000人。

加上张宪原有的5000兵马,凑成了如今的超级加强团。

五个步兵营,一个骑兵营,一个炮兵营。

经过三天调整跟整编,基本把预备兵力瓜分完了。

几个营长喜笑颜开的,表面是营长,过的可都是团长的日子。

趁机把手上的经验书全部使用,针对性的对士兵做提升。

每个班必须有1-2位提升了射击水平的。

也就是小鬼子说的精准射手。

然后再培养2-3名掷弹手,班组交火,手榴弹就是最有效的地毯式轰炸手段。

这是张宪在游戏里学来的技术,两名类似于狙击手,负责定点瞄杀。

三名作为掷弹手,利用投掷武器猛攻。

其余的班组成员,有冲锋枪的拿冲锋枪,有轻机枪的拿轻机枪,如果都没有,拿着步枪冲杀上去拼刺刀。

这就是544团的班组战术,由几位营长推行下去,按照这个战术贯彻。

至于三三制这些,教给他们,也领悟不了。

士兵的战术水平太差。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张宪发现了根本问题。

最先解决的不是队列问题,不是射击问题,更不是拼杀问题,而是体能。

吃不饱,吃的差,体能差,背着枪冲锋,跑几步就喘上了。

还没小鬼子撤退跑得快,那还打个屁。

除了补足粮食、油水、盐巴外,张宪准备攒一批单兵经验书,统一给大家提升一下体能,平均体能至少得达到80才算合格。

现在的士兵,大部分皮包骨头,要力气没力气,要耐力没耐力,战斗力很难提升的。

用了单兵经验书也是浪费。

储备的粮草消耗很快,多了几千口子人,不是当初忠勇营区区几百人的情况了。

一睁开眼,都是一张张嘴巴,等着吃喝拉撒。

不管如何,这几天先管包饭,让战士吃饱了,调整调整状态。

缴获的罐头、油、盐之类也拿出来,大锅菜炖进去。

联系跟新一团合作的武副团长,找合适的时机,打劫鬼子的后勤运输队。

骑兵营打野,除了歼灭鬼子外,还兼顾着缴获物资的任务。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
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
关于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穿越元末,成为朱元璋亲弟,开局下葬爹娘。“小弟你去当乞丐,哥去当和尚,口粮不够咱省给你!”眼见洪武大帝朱重八要把破碗递给自己,朱远砸了他的碗,并决定这一次带着朱重八走上一条不一样的皇帝之路!朱远:刀在手,跟我走!杀地主,抢钱粮!咱们兄弟二人定要闹个天翻地覆,亲手打出一片天来!………朱远:一场朝会两个时辰,站得腿好酸!朱重八:来人!给仁义王搬一张龙椅来坐!满朝文
半份红豆泥
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
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
关于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穿越提瓦特变成一只凤凰,被影收入眷族!系统却让涅盘500年,结果错过了坎瑞亚之变。世界这么大,我想看个锤锤,各种浪!
狗月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关于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高楷穿越乱世,成了一介刺史。内有臣属反叛,外有强敌围攻,危在旦夕。幸好,意外觉醒望气术,可识人才、察地理、观天象。从此,一个个尚在草莽的文臣武将,被他发掘,助他争霸天下。江山如画,大浪淘沙,一回首,他已成为开国皇帝。
高煎果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现代医学博士谢宁,一朝猝死,再睁眼成了古代乡村打爹骂娘、卖媳妇的人渣混蛋。上辈子活活累死的他,本想搂着老天派发的美貌妻子懒懒躺平,可妻子和村民的期望,让他被迫努力,他提高粮食产量,广济良方,就连科举也是一骑绝尘。不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状元?谢宁这个现代医学博士根本不怕。一口气考他个大宴朝第一个六元!被皇帝、太子捧为眼珠子之后,谢宁发现庙堂之高,朽木为官,殿壁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形之辈,凶
霸气侧漏漏你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