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十七岁的何雨柱

第103章 做菜(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十七岁的何雨柱》最新章节。

李师傅这才回过神来,赶忙看向锅里面,果然是快要糊了。

他急忙翻炒,看着差不多了,就把菜盛了出来。

看向何雨柱,问道:“柱子,你是不是哪家饭馆的厨师啊?”

何雨柱说道:“我是萃华楼的。”

大家听了这话,觉得怪不得刀工这么好,原来是萃华楼的啊。

萃华楼在四九城还是很有知名度的,里面的厨师都是一流的。

再加上前段时间的事情,现在萃华楼的名声更加的响亮了。

“萃华楼?难怪刀工这么好。”

李师傅又一琢磨,“也不太对啊,就算是萃华楼的,这刀工好的是不是也有些离谱了。”

他是正儿八经的厨师,以前是在饭馆工作的,只不过后来来到了救助站。

李师傅还是认识不少厨师的,那么大厨他也是见过的。

没有一个人的刀工有这么好啊。

李师傅心里嘀咕,这么好的刀工,想必厨艺也差不到哪里去。

不如让他做道菜看看。

于是,说道:“柱子,你来做道菜,让大伙见识见识你的厨艺。”

何雨柱微笑道:“没问题。”

他看了一眼案板上的食材,“那我做个酸辣土豆丝吧。”

李师傅点点头,“可以。”

众人也凑了过来,他们也想要看看一个刀工如此出众的人,厨艺究竟怎么样。

酸辣土豆丝,家常菜,做起来比较的简单,也比较的快。

何雨柱来到灶台前,一一操作。

众人就这么看着,单单看过程来说没有什么不同。

可炒着炒着,味道就散发开来,弥漫着整个厨房。

所有人都咽了一口口水,嘴馋的不得了。

“好香啊,好想吃啊。”

“酸辣土豆丝原来这么的香吗?我以前怎么没有意识到呢?”

“闻着这个味道,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李师傅摸着下巴,看着锅里面的酸辣土豆丝,又看了看何雨柱,道:“这不是酸辣土豆丝这道菜好,而是柱子的厨艺好啊。”

“能把一道简单的菜,做成这个样子,厨艺绝对是一流的。”

他心里真的又震惊了。

柱子看上去如此的年轻,刀工就这么了得,厨艺这么看来也是绝佳。

这到底是怎么练出来的呢。

李师傅自问,柱子做的酸辣土豆丝单单是从散发出来的香味上面就已经胜过自己了。

酸辣土豆丝做好了,何雨柱把它盛了出来。

“大伙尝尝我的手艺。”

众人已经等不及了,连忙过来,拿起筷子夹了一些,放进嘴里。

只是一口,每个人都被惊住了。

“这还是酸辣土豆丝吗?”

“酸辣土豆丝原来这么好吃。”

“我的天呢,这也太美味了。”

李师傅也尝了一口,眼睛瞬间睁大了,不只是香气,这菜的味道也远远的超过了自己。

“柱子,你这厨艺太绝了啊。”

他发出了一声感叹。

众人一筷子一筷子的夹着,根本停不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
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
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顾逸轩穿越到一个女频小说中,还成了一个开局就被女主派来的杀手成功刺杀的小反派?面对这种天崩开局,顾逸轩看着手中统帅十万精锐的虎符,不禁陷入沉思。“这杀手不会叫刘秀吧?”
不白的黑
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
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
一朝穿越,成为江门之后,却是一个痴傻世子。没想到开局却被人构陷抢夺大学士的孙女,京城世家要他死,番邦敌国也要害他!就连当朝皇帝,也想要斩草除根!既然如此,那本世子便继续开启装疯卖傻模式,反正傻子闹事不承担法律责任、后果自负!!!
坡上建
我在大明割韭菜
我在大明割韭菜
一位霸道总裁,穿越到了明末,成为了崇祯皇帝。韭菜大法妙啊!一言不合抄家灭族!尸山血海,韭菜遍地!杠精遍地,嘴炮误国!以韭菜之法,聚天下之财,实干兴邦!韭菜!都是韭菜!朕要割东南的韭菜!割建奴的韭菜!朕还要去割整个欧罗巴的韭菜!扶朕起来,朕没喝多!
唐晓非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关于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胎穿成了朱元璋的嫡长孙朱雄英,早死的爹,早死的娘,早死祖母,我也要早亡?朱雄英看着整整齐齐的一家人:听到他心声的朱元璋又惊又疑,闲着没事就到乖孙的面前支起耳朵偷听。朱元璋:乖孙,你爹你娘要生娃咱也管不着,多子多福……还是把你爹外派视察去吧。朱元璋:乖孙别睡!赶紧想想怎么治!呜呜呜……为救妹子和乖孙,逆天又怎样!朱元璋:明天就把标儿手里的书换成刀,让徐达接着教他
海上浮森
你说这是炼狱,明明就是天堂
你说这是炼狱,明明就是天堂
姓白,姓蓬莱寺,姓卡斯兰娜,这是身为三姓家奴的白榆在异世界会如何的生存的故事。迦娜:白榆是我单推的孩子。塞西莉亚:这孩子脑子的褶皱似乎有点少,太平滑了。可可利亚:白榆你真的也是孤儿吗?为什么要赖在我的孤儿院里琪亚娜&芽衣:他白榆说着会帮我们,但一直在背刺我们。辉火:菜狗白榆,看我线下真实他。遐蝶:白榆一直在那说我拿镰刀,量子属性,蝴蝶,是大希儿,我不明白。崩坏结束以后,蓬莱寺九霄感慨地对
樊笼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