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三巅之三兴大汉》最新章节。
刘备见到秦昊挨了一巴掌,嘴角不由抽了一下,心里想:简直太暴力了,不过我喜欢。
秦昊捂着被打肿的脸颊,眼中喷射出愤怒的火焰,他从未受过如此屈辱,尤其是在这众目睽睽之下。
他怒吼一声,就要下令全军追击,却被身旁冷静的赵毅拦下。
“少主,穷寇莫追,况且此人武艺高强,又能在我等眼皮子底下救人,定非泛泛之辈。
此时追击,恐中了埋伏。”赵毅的话语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秦昊心头的怒火。
秦昊强压下心头的愤怒,目光阴鸷地望向那三人逃离的方向,咬牙切齿道:“哼,不管你是谁,我定要让你付出代价!”
此时,战场上已是一片狼藉,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启禀大都督,敌将项扬、寒浞逃走,龙且、钟离昧、虞子期、季布被刘御、吴支祁两位将军擒获,蚩尤逃走之时,因体力不支,被董卓将军擒拿,已归降董卓将军麾下,其余黄巾军士卒已全部投降。”一名士卒跑到刘备身边禀告道。
刘备闻言,轻轻颔首,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这战场的硝烟,直视远方的苍茫。
他缓缓道:“此番战事,虽有小挫,但大局已定,黄巾之乱,终将被平息。
诸位将军,功不可没。”
言罢,他转身望向那被战火洗礼过的天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秦昊的怒火虽被暂时压制,但他深知,今日之辱,必将成为秦昊心中难以磨灭的刺,未来的路,恐怕将更加崎岖。
“姬无双,你即刻率军打扫战场,收敛亡者,安抚伤者。
至于那逃走的项扬与寒浞,着人密切监视,务必将他们的行踪掌握在手中。”刘备沉声吩咐,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
姬无双领命而去,刘备则继续沉思。
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远处村庄的炊烟味,那是家的味道,是安宁的象征。
刘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是对和平的渴望。
“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全军拔营,进入陈留。
同时,着手准备赈灾事宜,务必让百姓们感受到朝廷的关怀。”刘备的声音在微风中飘荡,如同春天的细雨,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
随着刘备的命令下达,军营中开始忙碌起来,士兵们或整理行装,或修缮武器,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次日,刘备、董卓、刘邦、刘焉、丁原、曹操、公孙瓒、秦昊等人各自带着本部人马进入陈留休整。
刘备让曹操负责陈留的政务,其他人负责陈留的防务。
陈留城内,百姓们初见大军入驻,心中难免忐忑,但见刘备麾下士兵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且时有士兵帮助百姓重建家园,搬运粮食,渐渐地,恐惧与疑虑被温暖与希望所取代。
曹操接管政务后,迅速组织起赈灾队伍,分发粮食,搭建临时住所,同时派遣医官巡回治疗伤员,陈留城内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他深知,民心乃立国之本,唯有让百姓安居乐业,方能真正稳固根基。
曹操雷厉风行的作风与刘备的仁德之名相辅相成,使得陈留的重建工作进展得异常顺利。
“启禀大都督,有一名叫司马懿的人带了百十骑来到府前,自称绑了人公将军张梁,特地来献于大都督,以表对朝廷的忠心。”
就在刘备与董卓、刘邦、刘焉、丁原、曹操、公孙瓒、秦昊等人商量如何安定地方的时候,一名亲兵匆匆步入府内,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与兴奋。
刘备闻言,眉头微挑,心中暗自思量:司马懿居然绑了黄巾军的人公将军张梁前来献功?有意思。
他缓缓起身,衣袂轻扬,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严与好奇:“哦?司马懿?带他进来。”
须臾,司马懿步入厅内,只见他身姿挺拔,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凡之气,手中紧握缰绳,身后跟着百余骑,马上驮着的正是被五花大绑的张梁。
“司马懿,你可知绑来之人乃黄巾军要员,此举无异于虎口拔牙,你就不怕引火烧身吗?”刘备目光如炬,直视司马懿,试图窥探其内心所想。
司马懿从容不迫,拱手行礼道:“大都督明鉴,司马懿虽出身寒微,却心系天下苍生。
黄巾之乱,致使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
在下此举,实乃为天下除害,望大都督能体恤民心,收纳此功。”
“哈哈哈,司马懿,张梁我收下了,但你………”刘备说着,突然下令道:“来人,将逆贼司马懿拿下。”
话音未落,厅内气氛骤然紧张,司马懿面色微变,但依旧保持着镇定,眼中闪过一丝不解与惊愕。
百余骑随从亦是一阵骚动,手按刀柄,似乎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大都督,这是为何?”司马懿强压心头震惊,沉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与不屈。
刘备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的笑,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视着司马懿及其部众:“司马懿,你智计过人,胆识非凡,我岂能不知?
你此番绑来张梁,看似投诚,实则欲借此机会,窥探我军虚实,或是别有图谋吧?”
司马懿闻言,心中暗自惊叹刘备之睿智,面上却不动声色,正色道:“大都督误会矣!在下真心实意欲助朝廷平乱,以解百姓倒悬之苦,岂有他念?若大都督不信,愿以项上人头为誓!”
刘备轻笑一声,摆手示意侍卫退下,缓缓踱步至司马懿面前,目光深邃:“司马懿,你的才智我素有耳闻。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之前你乃是项羽的参谋,深得张角三兄弟以及项羽的重用。
还有,去年项羽偷袭洛阳城,也是你深入洛阳城打探消息,将城内情况了解一清二楚,才使得项羽方才轻松偷袭得手。
若不是本将与众位将军早有安排,恐怕陛下已经惨遭项羽毒手。”
刘备的话语如同寒冰刺骨,让司马懿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万万没想到,刘备竟然对他的过往了如指掌,连他在项羽麾下担任参谋的秘密都一清二楚。
司马懿强作镇定,心中却如鼓点般急促盘算着对策。
他深知,此时一旦露出破绽,不仅自己难逃一死,就连身后的百余骑随从也将陪葬。
他深吸一口气,拱手再拜,语气中满是诚恳:“大都督所言确有其事,但那都是过往云烟。
昔日在下确实曾为项羽效力,但那是因为在下尚未明了天下大势,误以为项羽乃是能解救苍生于水火之人。
然而,自黄巾之乱爆发以来,在下亲眼目睹百姓所受之苦,心中悲愤交加,始知昔日之错。
故而,在下才毅然决然地离开项羽,欲寻一真正能为百姓谋福祉之主。
大都督仁德之名,天下皆知,在下愿以此功,作为投名状,从此誓死追随大都督,共谋天下大业。”
刘备静静地看着司马懿,目光中闪烁着复杂的神色。
他素知,司马懿此人智计超群,若不能为自己所用,必将成为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