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第22章 鸟铳(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从土匪到列强》最新章节。

不得不说此人虽然贪财,实为大明的蛀虫,但还比较有契约精神,三天后的傍晚果真赴约。

这次下山,徐晋给了他们五百两银子的经费,下山之后在思明府境内罗延康又将其换成了银票,否则太过引人瞩目。

顺利拿到货后,黑风寨一行人仔细的检查过后皆兴奋不已。

这些火铳大部分的品质都不错,油光水亮的,只有十来杆已经濒临报废,铳管上已经有了裂纹,想来是用来凑数的。

“很好...”

听到这里,徐晋欣喜的表示,贵点就贵点吧,毕竟这玩意可不是别的东西,目前还没处买呢。

实在不行,以后设法搭上葡萄牙人的线便是。

说着,他便迫不及待的准备去查看这批军火。

大明的鸟铳也就是后世俗称的“火绳枪”,长三尺.重三斤有余。

其属于没有拉制膛线的滑膛枪,因此射程有限,精确攻击距离大约在三十步以内。

在明军中,南方的军队装备此物最多。

不过这种鸟铳还是有许多缺点的,首先发射工序较为繁琐,这就导致射速快不起来。

发射之前要先填装火药,然后墩实。

火药的质量以及多少都会严重影响射程和威力,因此熟练的射手平均每分钟也就能打个一发。

要是生手,两分钟一发就不错了。

一旦在临敌之际过于紧张,能不能听个响都是问题。

另外,火绳会受阴雨天等因素影响,产生受潮无法点燃的可能性。

直接导致在这种天气下,火枪兵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

后者暂时没法解决,不过前者,徐晋心里倒是早就想好了法子。

他随手拿起一杆鸟铳细细的打量着,简直爱不释手。

“哎对了。”

“火药和子弹呢?”

罗延康连忙表示火药也一同从对方那里购买了一些,不过那姓毛的说此物查的太严了,只给了他们一桶的分量。

铅子也附送了一些。

“靠!”

徐晋暗骂一声,这个奸商。

二手货当一手货买就算了,连火药都不多送些。

幸好这玩意的配方已经深深的刻在他脑袋中,无非就是一硝二硫三碳嘛。

来到黑风寨外的“校场”上。

徐晋先用搠杖将铳膛清理干净,然后填装黑火药,将火药捣实。

随后填装铅子,将铅弹捣入膛底后填上一团纸,用搠杖将纸团捣入膛底。

这些流程完成后,他打开火门盖将引发药倒入。

然后关上火门,安装火绳。

至此已经填装完毕。

这些动作他不是非常熟悉,算下来竟然用了两分钟还多。

端枪瞄准几十米外的一颗小树,扣动扳机之后只听见“砰”的一声响起。

铳口冒出一股白烟。

而那小树,依旧是毫发无伤...

“打歪了...”

徐晋尴尬的摸了摸鼻子,随后又重复过程再来了一枪。

这一次倒是没有让他失望。

“砰”的一声过后。

树身被铅子打出了一个深深的小洞。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明朝末年。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东北建奴,西北流民,东南豪强,西南蛮夷!每一样,都让年轻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这驾马车,行驶两百多年,已经到了吱吱呀呀崩溃的边缘!崇祯举目四望,茫然无措!还好觉醒了模拟器!模拟器说杀了魏忠贤,文官无人可制,大明要更快玩完?叶铭:“陛下杀魏忠贤!是取死之道!”模拟器说杀了袁崇焕,东北要大乱?叶铭:“陛下杀袁崇焕,皇太极大喜,庆功宴上陛下不到,皇太极都不敢动筷!”模拟
最爱喝娃哈哈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关于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拒绝加班被开除,叶天激活避世隐居系统。本想找个小山村躺平,却不曾想迷路后来到大唐,遇到了外出散心的李世民。李二:先生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叶天:大唐之幸,百姓之幸,李世民牛逼!李二:先生如何评价李世民?叶天: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x之盛未之有!……本书又名:
两仪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