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世界,从族长到众神之神

第105章 疯了不成(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迷雾世界,从族长到众神之神》最新章节。

夜深时分,夏冬琳飞到了白朗居住的偏殿外,开门进入内部。

白朗根本没睡,就猜出她经不住进入天人境的诱惑,肯定会来找自己。

坏笑着说道,“我可是要收营养费哦。”

夏冬琳掩耳盗铃般戴着面纱,见他这么说反而不忐忑了,只是一场交易而已,只要能突破天人境就值得。

“少不了你的赏赐!”

后半夜她才脚不沾地的飞走,实在是疲惫不堪没力气,丢下了一颗二品的家族之心。

整晚尝试了三次,虽然没能突破到天人境,瓶颈却已经松动,让她看到了希望。

没多久礼炮声响起,大批宫女进入偏殿,开始伺候白朗沐浴更衣,隆重又繁琐的婚礼要开始了。

整场婚礼从清晨持续到傍晚,白朗如同木头人般任凭摆布,感觉都快要疯了。

战彩凤和夏冬琳的表情都很复杂,为了防止被人察言观色,不约而同戴着面纱。

在人们的思想里,夏玲珑肯定是正妻,这事根本不用提,是理所当然的事。

可他们却不知道,夏玲珑只是个侧妻而已,这让她已经很满足了,最起码不再是奴仆。

大夏国主赏赐了新的府邸,洞房时终于没人在打扰了。

夏玲珑大着肚子,很是乖巧的低语,“老公,用不用找几个宫女侍寝?”

白朗露出坏笑,“不用,你姑姑正等着浇灌呢。”

夏玲珑先是一愣,紧跟着娇笑不已,“没想到她也扛不住诱惑,有机会把我母后也拿下吧。”

白朗轻刮她挺俏的鼻梁,“别瞎说,哪有让人绿自己老爹的道理。”

夏玲珑俏皮的吐了吐舌头,“去找我姑姑吧,别让她等急了。”

白朗去了之前居住的偏殿,夏冬琳早就在里面等着呢。

很是冰冷的低语,“你别瞎想,我是为了国家大义才这么。”

大夏多一位天人境就多一份保障,夏冬琳根本没谈过恋爱,还以为白朗教自己的知识是应该的。

清晨时感觉到瓶颈彻底松动,却没着急突破,而是急匆匆返回了朱雀城。

她打算隐瞒自己进入天人境的消息,好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早饭后,白朗和夏玲珑跟大夏国主和皇后辞行。

大夏国主赏赐了不少好东西,起身去处理公务。

皇后没让两人着急走,很是诧异的询问夏玲珑。

“你怎么这么快先天境了?”

夏玲珑脸色微红,跟她低声耳语。

“阿朗是阴阳混沌神体,母后您一定要保密……”

皇后震惊到了,这消息要是散播出去,白朗绝对是所有女人眼中的香饽饽,会疯了似得争抢。

她困在宗师境巅峰很多年了,心里有了点小想法,却赶紧又打消念头。

自己可是皇后,而且那还是自己的女婿,岂能自甘堕落。

可她太渴望成为大宗师,不但可以延寿,还能延缓衰老。

接下来都有点心不在焉,不时瞟向白朗。

两人还是离开了,让她很是恋恋不舍,越是想压制念头,越是不断的在脑中浮现。

午睡时甚至都梦到了白朗,让她心里更是复杂。

就在这时,一个消息却传来。

太子趁着妖族进攻骸骨关,竟然背刺亡灵族,也对骸骨关发动了猛攻。

如此脑残的决定,引来一片咒骂声。

亡灵可是能阻挡妖族进入关内,就算太子攻克骸骨关又如何,将会直面妖族进攻,很难能够守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还愈
还愈
凌依有一个秘密,谁都不知道:她喜欢颜之寻,很早就喜欢了,很喜欢很喜欢。三年不见,再次重逢,爱意依然热烈。“我是专属于你的心理医生。”“你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值得。”
栖寒1203
家乡月明
家乡月明
关于家乡月明: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我也属话多之人,好在我基本不发牢骚,因为我好多年前就认定这个社会不欠我什么,而是自己碌碌无为,愧对社会,所以早就没了不平之气。前几年看到正能量这个词,我一眼就喜欢上了,如果人人都多发挥正能量,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多美好。闲来无事在网上看小说,对穿越小说很感兴趣。子曰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也想从心所欲一把,带上自己七十年的阅历和微弱的正能量,穿越时空,回到少年
东山明月
开局继承一颗垃圾星
开局继承一颗垃圾星
林笙继承了一颗星球,没有一丝绿意且黑雾笼罩的那种,更别说原始居民了,林笙只想说一句,是想我死吧!是想我死吧!是想我死吧!重要的事情吼三遍。
柒玖不醉酒
我在意识世界分身变强
我在意识世界分身变强
都市青年机缘巧合分身水浒传中梁山第一任首领王伦,时空影响之下改变意识世界命运,在超凡能力的帮助下,摆脱了王伦的必死之路,两界互通,现实世界也一鸣惊人,改变世界格局
北国白杨
开局瞎子,我让校花愧疚一辈子
开局瞎子,我让校花愧疚一辈子
关于开局瞎子,我让校花愧疚一辈子:我叫陈安,是一名瞎子,准确来说是为了恢复光明忍受系统那一次又一次离谱签到地点的瞎子。不过幸好,有一位女菩萨一直陪着我……我叫洛诗雨,是一名校花,我把一个瞎子给推倒了,愧疚的海洋淹没了我,所以我决定,为了补偿他,我愿以身相许。只不过,这个以身相许的瞎子似乎有点离谱。路口卖唱,一首唱哭全网。参加明日之星,比赛现场直接让大幂幂当场湿了全脸。一首直接写入教科书,开创国风
易安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