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

第457章 取之虽不义,弃之则非人(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最新章节。

姬宫湦不禁眉头一皱。

“屠慕向尔等传达密令,是否涉及翼国水盗?”

邦谍密使回忆道:“屠大人只向吾等询问,如何方能联络翼国水盗。吾等告知后,屠大人便没有再度提及。”

姬宫湦自然明白,此时继续深究,根本得不到答案,便将话题转回翼国都邑。

“城内粮草是否充盈?”

邦谍密使道:“若是据城不出,至少可供食用三载左右。”

“竟有如此之多?”

“自翼国爆发混乱,大量子民弃国而逃时,遗留下不少粮食物资。都邑卿士贵族为防范大周,便趁机囤积粮食物资。”

“尔等可知大致数额?”

“据吾等探查,翼国府库囤粮至少百万斤,卿士贵族家中囤粮,合计两百万斤以上。普通子民囤粮较为零散,应当只有三四十万斤。”

姬宫湦心中快速计算。

若按每人每天消耗一斤粮食,此前翼国普通子民大约为一万人,自家囤粮只能够维持一个月左右。

如今城内人口锐减至三千,囤粮能保持三百多万斤,确实如邦谍密使所言,若是据城不出,可供食用三载左右。

重生周幽王以来,姬宫湦曾屡屡陷入缺粮之困。

如今大周府库尚未充盈,仍处于勉强维持运转平衡阶段。

今岁南部诸郡水患即将成灾,关中与中原虽能明确将会大熟,但如今才四月下旬,正处于青黄相接时节。

三百多万斤囤粮,足够姬宫湦施展另一项计划。

去岁之时,天子淮水宴上,姬宫湦曾与陈公燮相约,共同讨伐徐夷。

结果去岁末遭逢大雪,陈公燮未能赶在年前凑足粮草。

今岁开春,陈国境内始终细雨不断,入夏同后样被大暴雨袭击。

虽然并未造成洪涝,却也导致陈国水患不断。

粮草仍未凑足,道路泥泞不堪,倘若强行派兵出征徐夷,必然会落得战败下场。

徐夷并非普通夷族,徐偃王赢诞时期,曾经长驱直入中原。

即便已经过去两百年,徐夷依旧是夷族中的最强者。

陈公燮为吞并徐夷,不惜割让淮水北岸疆土,也要与大周王师联手,才敢准备讨伐徐夷,足以证明徐夷将士之强悍。

陈国尚未准备好,大周王师则是忙于南部诸郡水患。

同为去岁,姬宫湦吞并蜀国及收服淮夷,便对几支王师主力军作出调整。

偏将军内史叔垚统领天狼军,驻守南部诸郡及蜀地。瞿无疾则带领虎啸军,对新设立的九江郡加强管控。

姬掘突率领玄甲军,连同勃赫麾下龙骧军,继续以师服为随军参谋,在淮水北岸安营扎寨,提前为讨伐徐夷做好准备。

如今南部诸郡水患不断,而且涝灾即将降临。

为保障南部诸郡粮价平稳,姬宫湦对粮食整体供应体系进行优化。

南线有四支王师主力军,在优先保障将士日常所需的前提下,其他粮食均用于平稳粮价。

如此一来,玄甲军与龙骧军均缺乏远征粮草。

最终,姬宫湦与陈公燮重新达成伐徐约定。

倘若五月天晴,便于五月底正式出兵。假如五月仍降雨不断,则延后至夏收之后,六月底之前。

时间虽然被迫延后,远征粮草的缺口却依旧存在。

如今通过邦谍密使得知,翼国都邑城内囤粮三百多万斤,姬宫湦自然不想错过。

圣贤曾曰,天降横财,取之虽不义,弃之则非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十七世纪富二代
十七世纪富二代
关于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成为了世界首富之子是不是就可以躺平了?不好意思,你穿越到了十七世纪。十七世纪就不能躺平了吗?不好意思,瘟疫、战乱随时要你小命。就不能找一个没有瘟疫和战乱的地方吗?不好意思十七世纪的首富在大明。既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就站起来跟他们干吧。
星辰大海船
梗王饶命
梗王饶命
我叫李玄戈,乃大乾八皇子,人称梗王八,一心只做一件事情……日夜辗转于众臣女眷间。若干年后,史官颤笔:“那年他求死不成,后来他让整个天下跪着求活!”邻国君王,卑躬屈膝:“梗皇,我那皇后还能生得动,未出生的公主能先排上位置吗?”
白首不相离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徐江穿越到了古代。并且还莫名其妙多了一个直播系统,每天强制他直播三个小时。前世销售出身的他,在古代直播搞得风生水起。高冷御姐:什么绿茶男,天王老子来了,徐江都是我的好弟弟!考古学家:不是吧?这道具还原也太逼真了!网络乐子:这个主播,有活他是真的整,而且还是别人整不了的。什么?别人开始模仿了?直播衙门断案,你怎么模仿?直播开局,你怎么模仿?行行行!那我直接让你亲身体验一把穿越,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乱红莲
进击的巨人之旅行日记
进击的巨人之旅行日记
关于进击的巨人之旅行日记:凯洛:进击的巨人世界!我来这个世界不是给巨人加餐吗?凯文:吃人的巨人吗?呵!有意思!凯斯:我只想我的弟弟们快快乐乐的生活下去!死亡巨人!武器巨人!信仰巨人!
勃朗宁重机枪
四合院:开局冒领易忠海工资
四合院:开局冒领易忠海工资
伪装成易忠海,冒领他的工资,伪装成阎埠贵,胖揍棒梗,伪装成傻柱,暴打许大茂,伪装成贾东旭……伪装成许大茂……伪装成阎解成……(别误会,很正经)
蚍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