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蹄哀明

第21章 托克索(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铁蹄哀明》最新章节。

昨日刚到时高勇还颇有不服,但被一个女真旗丁接连打了好个刀把在脸上,高勇刚要张嘴谩骂,又被一刀把甩在了嘴上,门牙都断了一颗。

好在鸭掌子在旁,劝离了女真兵,又偷偷给高勇找了药来敷。

鸭掌子世居静远堡下的庄屯,祖孙三代为医,天启元年,努尔哈赤攻破静远堡,此堡就纳入了女真的治下。

后又有大批女真旗人迁徙过来定居,但好在他能医,才被牛录额真库尔缠留下,侥幸在杀穷鬼、杀富户中活了下来。

鸭掌子也被编入庄田,但本屯内的女真旗丁大多都受过他的医治,对他不甚苛刻,甚至鸭掌子还能上山进铺采药购药。

一些女真旗丁偶尔也会给他一些吃食,只求他在医治时能尽心些。

鸭掌子从怀里掏出来半块饼子,掰开分给高勇一半,另一半咬在嘴里。

一边吃,一边默默道:“轻些惹事,庄子里的包衣不到一年就已经换了好几茬。”

他对着躺倒在地的那个包衣颔了颔首:“他来时我还记得,牛一样的壮,来时也是不服,被鞑子记恨上了,动辄打骂,现在只剩了皮骨。”

高勇听了不由得问道:“如今落得这幅模样,为何不寻了机会逃出去?即便回不了咱大明,据山为众,就地杀贼也挺好。”

鸭掌子看着高勇有些意味深长地道:“四五年前,十三山闹得多大?杨大侠、毕大侠率了四五万人结寨,最后还不是被鞑子攻克扑灭。”

随后鸭掌子再次警告道:“高兄弟你若是不怕死的,倒是可以试试。”

高勇冷哼了一声:“死则死耳,死之前多拉几个鞑子一块儿,也不枉生了一副卵蛋。”

“鸭掌子!”

鸭掌子刚要说话,就听见有人叫他,两个人回过头去看,就见四五个女真旗丁从屋内走出,而叫他的那人,则是庄田的二庄头。

二庄头跟在一众女真旗丁的身侧,双手拢在袖子当中,他的袄子上也打满了补丁,但看起来要干净许多,见鸭掌子回身来看,又对鸭掌子吩咐道:“鸭掌子!你过去看看,那个奴才死了没有。”

鸭掌子应了一声,将手中的饼子扔进嘴里,走到那个汉人包衣的身侧,仔细检查了一番,过了一会回道:“回主子,断了些筋骨,不碍事,敷了药,再养个十天半个月的就好。”

那女真旗丁听得直皱眉,“这时节哪有那么多药浪费在奴才身上?”

几个女真旗丁围在一处,一边看着那汉人包衣,一边商议。

过了一会,两个旗丁便越众而出,将那仍躺在粪水当中的汉人包衣抬了起来,远远地拖到了立着的一根桩子前,又有一人拿了绳子过来,将汉人包衣绑缚在桩子上。

高勇看着有些不解。

而鸭掌子见状,似有所觉。他叹了口气,背过身去收拾起院中摔破了的缸罐。

一个女真旗丁从桩子下迈步远走,一边走一边计数,计到六十步左右停下。

剩下的女真人则取了两张弓和几个箭囊过来,十个女真人一边说着什么,一边笑作一团,随后各自从怀中掏出金银、首饰,布匹、裘毛等物什,堆放在了地上。

高勇看到弓箭后心中一惊,随后怒目圆睁、咬牙切齿。

这群鞑子竟然要拿人作靶,以为博戏!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南疆少年走天下
南疆少年走天下
一个南疆小寨中的平凡少年陶小满,从没见过南疆外四大国的繁华世界,极其崇拜葬在南疆的程国远征大将军李草,梦想有一天能去到四大国开开眼界,更幻想着有一天能成为像李草一样伟大的将军。他神秘的爷爷从他会走路时就将毕生武学传授于他,他的命运也在这一招一式中注定与众不同。斩夜,破军刀法伴随着他成长,他的爷爷知道,终有一天他会踏上去四大国的路....他将带着南疆才有的蛮荒气息,书写属于他的故事。他将经历美好,
点桐一生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关于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在原神中变成迪迦奥特曼)(无女主)当黑暗降临时,总有一道曙光照耀着大地,黑暗过后终是黎明.........圆光古是个中二少年,同时也是一个特摄迷,和游戏迷,试问谁不想成为迪迦,拯救世界呢?在一次偶然的遭遇中,圆光古穿越到原神的世界中,可这个原神却有点不正常...“拜托,这是原神啊!这是提瓦特啊!迪迦里面的金字塔怎么会在这里啊?圆光古苏醒就看见了面前巨大的金字塔吐
又摸鱼的一天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