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痴情侠之恋》最新章节。
建文三年五月十八日晨曦时分,太阳缓缓地出现在紫金山巅,用它那柔和的光芒温暖整个大明天下,此时的大明皇宫之内看上去就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模样,没有一点生机,就连平时在宫里人见人打的老鼠现在出来都没有人管了。
奉天殿外的广场上两个小太监正朝着御膳房的位置走去,一边走还在一边嘀咕。
“诶,听说燕王的军队已经打到河南了,可能过不了多久就要打到咱京城了。”
“是呀,咱还是收拾一下行李准备随时跑路吧,燕王一旦进了城肯定会屠城的,首先遭殃的肯定是我们这些做奴才的。”
这俩小太监都是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进宫的,一个叫原名叫李二狗,进宫后改名为小李子,一个原名叫章开,进宫后改为小章子,他俩来自同一个村,因为家境贫寒,听人说进宫当奴才就可衣食无忧,这才进了宫。俩人原本只是想来做体力活混口饱饭吃而已,但可惜的是应征时走错了部门,走到敬事房后喝了一碗麻沸汤,迷迷糊糊地睡过去后就被人给阉了,这才不得已做了太监。
他俩此时正要去御膳房给建文帝准备早膳,偌大的宫殿此时显得是静悄悄的,除了守卫皇宫安全的御林军还在走动以外,可能还有脚步声的就他俩人了。他俩手上一人提着一盏宫灯,蹑手蹑脚地行走着,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俩在行走的过程中总感觉身后有人在跟踪自己,可是回头看时又没发现有别人的身影。
话分两头,为了应对燕王军队的进攻,建文帝已经两天两夜没有睡个安稳觉了,此时的他正在御书房内批阅前线官兵送来的奏章。
此时御书房内只有建文皇帝一个人的身影,只见他正手提毛笔在奏章上做着批示,笔尖上蘸了些许朱砂便开始在奏章上圈圈点点,看着前线送来的战况汇报,建文帝眉头紧锁。他没想到自己的四叔只有数万人马的军队便能在此次战役中势如破竹,从燕北一直打到金陵这边,期间居然还能策反几个王爷倒戈相向。他不明白自从自己登基以来,一直实行都是他皇爷爷临终时的遗策,让百姓休养生息,并减免他们的赋税。这些他都照做了,可是有的老百姓为什么还要跟着燕王造反,难道是自己这个皇帝能力很差么?
就在这时,待在殿外的太监轻轻地推开殿门走了进来,“皇上,神武大将军有奏折来报。”建文帝一听这话就知道一定又是前方战事告急了。建文帝放下手中的笔,用手捏了捏鼻梁处试图让自己精神一点,于是他接过太监递来的奏折打开一看,奏折里的内容直接让他瞪大双眼站了起来,脸上一副大惊失色的样子,原来前线的官兵因为燕王军队的攻势太猛,所以建文帝的某些官兵纷纷缴械投降倒戈相向正朝金陵而来。
“朕,大势已去,”朱允炆放下手中的奏折,整个人显出比较呆滞的表情,双眼空洞无神。周围的空气此时十分安静,安静地就连一阵微风从他指尖溜过的痕迹都能感受到。
“皇上,要不我们出城跟燕王议和吧,您和他毕竟是叔侄,他不会对您下死手的,”说话的太监名叫漆章梅,原是京城的一个富家公子,只因他爹漆顺得罪了当朝权贵才被人设计做了太监,现在宫里都叫他小七子,说起来都是狂妄惹的祸。他之所以会说投降保命的话其实是因为他爹早已投靠燕王,前日来信告诉他燕王大军距离应天府已经不远,不日就要攻打过来,让他趁机脱逃,避免成为刀下之鬼。
建文帝一听这话,立马龙颜大怒站了起来,一巴掌打在桌上拍案而起,生气的样子吓得小漆子立马跪在地上解释道:“皇上,奴才这也是权宜之计,您和燕王俩人毕竟是叔侄,这打断骨头连着筋…”小漆子说话的语气十分惶恐不安,他知道自己刚才的那句话触碰到了建文帝的龙鳞,在求生欲望的作用下,立马解释央求皇上饶命。
原本心烦的建文帝对刚才的那句话气得怒不可遏,他怎么也没想到平日里在其他人面前耀武扬威的这些狗奴才居然会说出投降这样的话。
“呸,你个狗奴才,你好大的胆子,朕乃堂堂天子,岂能向乱臣贼子投降,就算死朕也断然不会投降的…”建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太监小漆子,一个劲儿地指着他大骂,说他贪生怕死。
“来人,来人,”建文帝朝着殿外大喊道:“把这狗奴才拖出去给斩了。”随着建文帝一声命令的下达,只见门口已经站立许久的两个大内卫士便推开门走了进来,他俩穿着武官铠甲,各自腰间都别着一柄佩剑,双眼炯炯有神,气宇轩昂地走了进来,二话不说便把小漆子给押了出去。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啦,皇上…”漆章梅被押出去时还在一个劲儿地求饶,希望皇上可以留他一命,只是此时的建文帝朱允炆杀意决绝,压根儿就听不见他任何一句求饶的话。当漆章梅刚被带出殿外时,殿门还没合上便看见一士兵抽出腰中宝剑往漆章梅脖子上一划拉,随即一股鲜血就飞溅出来后他便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地上也渗出一滩血。真没想到原本有机会逃生的人却因为自己多嘴说错一句话就殒命当场。
建文帝朱允炆生性柔弱,为君没有像他那样皇爷爷刚毅和权谋,更没有他皇爷爷的霸气和杀伐决断的魄力,如果他父亲朱标没有早逝的话,那他绝对是偏安一隅的太平皇子。但是世间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今日之祸皆因当年他的心慈手软而没有除掉他的四叔,论权谋和手段,他和他的四叔燕王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大人和小孩的游戏。不论权谋,还是调兵遣将的能力,亦或是上阵杀敌的本领,建文帝都远不如他四叔。
三日后,建文帝在文武百官的等待下走到金銮殿的龙椅边,当他刚坐上龙椅的时候站在一旁随身伺候的太监小盛子便向前迈了一步,看着面前的文武百官说道:“皇上驾到,众臣早朝。”随着话音刚落便看见众大臣纷纷跪在地上齐声说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建文帝看着跪在自己眼前的大臣,想着宫外还在誓死保卫京畿安全的三军将士,回忆着自己皇爷爷临终时给自己留的遗旨,再看看这龙椅上如坐针毡的自己。此时的他开始陷入自我怀疑中,是自己不配坐这个皇位么?为什么自己的那些皇叔对自己削藩的政策都那么排斥抵触?只是不再拥有兵权而已,但王府可以照住,年俸照拿,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难道只有让出皇位才能让他们不谋反,不造逆?
话分两头,燕王朱棣的军队距离京城此时已经不足百里,多天的苦战后士兵们总算可以放松紧绷的神经松弛松弛,他们选在一个空旷平坦的地方安营扎寨。此时已经是戌时一刻,营帐外放着数个火盆,火盆里放着正在燃烧的柴火,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驱寒,二是为了给夜出军营方便的士兵提供光亮。
然而此时在朱棣的营帐中众将士都没卸下甲胄休息,大家聚在一起正在商量攻破京畿的策略和战术,而他们所率领的士兵也纷纷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等待着命令的发出和执行,期待着自己攻进皇城,改变自己所处的阶级和坐拥无限权利的时候。
然而这些将士并不知道虽然他们的军队连连获胜,已经直逼京城安全,有的大臣已经叛逃,但是作为建文帝的朱允炆并没害怕。虽然他已收到燕王朱棣派人送来的劝降书,但是他对此却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因为他始终是大明堂堂正正的皇帝,他这个皇帝虽然不是自己通过刀光剑影打出来的,但是也不是篡位夺权得来的,所以他依然不觉得自己当年的削藩政策有错。
不知不觉中时间又过去了两个月,朝廷和燕王率领的军队从开战到现在已经持续战斗了两年多的时间。战争局势从刚开始朝廷军队的进攻为主转变为现在的防守为主,并且是且战且退,想要主动进攻似乎已经不太可能。
戌时三刻时分,此时的建文帝正和三位大臣在御书房商量对抗燕王军队的计策。
顾命大臣颜回说道:“万岁,按照我方现有的士兵人数而论,这场战役的优势在我们这边,所以…”原来昨日前方传来战报,近两年的战争已经让朝廷丧失了好几座城池,而且有的军营中的士兵还出现了未战而降的局面。但此时的几位大臣却对此不以为然,依旧认为朱棣所率领的军队只是运气好才取得部分战役的胜利,压根儿不足为惧。
“众爱卿,眼下的局势对我们很不利,你们说该怎么做才能让我四叔束手投降?”建文帝看着众大臣手足无措的样子说道。
此时与颜回在一起陪建文帝议事的还有尚可忠以及张恩宇,他们都是洪武皇帝驾崩前给朱允炆留下的顾命大臣。而且他们三位还都是通过洪武三十五年通过科举考试入仕的,洪武皇帝弥留之时将他们几个留给了朱允炆,朝廷如有疑难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可以和他们几个老臣协商处理。
颜回说完话看了看朱允炆,一旁的尚可忠和张恩宇两位老臣也互相对视了一下,眼神当中却透出不知道如何开口的尴尬,更别提还指望他几人出谋划策了。
“皇上,以臣之见…”张恩宇往前迈了一步,拱手继续说道:“燕王军队虽然勇猛,但毕竟属于叛军,所以…”张恩宇把自己对此次战役的分析说了出来,他建议派军中大将佯装叛变,到燕王军中伺机行动,把朱棣的人头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