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最新章节。
这时,孙子徐元春也站起身来,稚嫩的脸上满是自信,说道:“爷爷,孙儿觉得这格物学就像一个神奇的宝库,每一次探索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孙儿在制作一个简易的水车模型,希望能通过格物学的原理,让它更加高效。”
徐阶笑着点头,说道:“元春,你年纪虽小,却有如此志向,实乃我徐家之幸。但切记,做学问要脚踏实地,不可好高骛远。为父看到你认真钻研的模样,很是欣慰,继续努力。”
说完之后,他又扫视几个儿子,严肃了脸说道:“如今朝廷革新了科举内容,除四书五经之外,也要考这格物学。故,不管是科举出仕,还是想走衍神公之路,这格物学便是重中之重。不管你们心中如何想,都给为父努力学好格物学!”
“是!”他的几个儿子和孙子听了,不敢怠慢,一起起身行礼,同时回应。
徐阶又强调了几句之后,才挥手让他们走了。
徐琨回到自己的院子,望着桌上的《格物学》和实验器具,心中一阵无奈。“谁不知道格物学的好,可是,我知道格物学的好,格物学却不认我,有什么办法?”
心中抱怨了一会,他还是不敢不听他爹的话,就只能深吸一口气,坐下来,重新翻开书本,开始认真研读。
读着读着,他又睡着了!
而徐瑛回到自己的实验场地,也就是他特意在院子里搭建的简易工坊。就见工坊内摆满了各种玻璃仪器、木块、金属零件等。
他今天打算继续研究透镜成像的奥秘,希望能制作出放大倍数更高的透镜。
寒风透过工坊的缝隙灌进来,冻得人手脚发麻,但徐瑛浑然不觉。
他拿起一块打磨好的玻璃镜片,仔细地调整着实验装置。在一张桌子上,他固定好蜡烛作为光源,将镜片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移动着光屏,试图找到最清晰的成像。
过了一会之后,就见徐瑛眉头紧锁,自言自语道:“奇怪,为何这次的成像依旧不够清晰?是镜片的弧度不够精准,还是距离的问题?”
他反复回忆着书中关于透镜成像的原理,仔细检查着每一个细节。经过一番思考,他觉得可能是镜片的打磨不够精细,导致光线折射出现偏差。
于是,徐瑛拿起工具,开始重新打磨镜片。
他全神贯注,手中的工具在镜片上轻轻滑动,每一下都小心翼翼,力求达到最完美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镜片逐渐变得更加光滑,弧度也愈发精准。
再次进行实验时,当光屏上出现清晰且放大倍数更高的成像时,徐瑛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成功了!”他兴奋地喊道,这一刻,所有的寒冷与疲惫都被他抛诸脑后。
随后,徐瑛连忙记录这次的心得。
而徐元春回到书房,继续摆弄他的水车模型。他看着手中的模型,心中思索着如何改进。
“按照格物学中关于力学和水利的原理,若将水车的叶片角度再调整一下,或许能更好地利用水流的力量。”他自言自语道。
他拿起工具,开始对水车模型进行改造。
就见徐元春先将水车的叶片拆卸下来,然后用尺子仔细测量角度,在叶片上做好标记,再用工具小心翼翼地调整叶片的角度。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整个模型损坏。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完成了叶片角度的调整。
然后,他将水车模型放置在一个模拟水流的装置中进行测试。当水流冲击水车时,水车开始转动,速度比之前明显加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好了,看来这个方向是对的!”徐元春兴奋地拍手,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等明年开春,就按照这经验,用于田间地头试试,如果没问题的话,就申请格物学奖励金,该是可以吧?”
他带着一些憧憬,也赶紧写下心得。
徐阶这边,他也是在书房继续看《格物学》。
不知道什么时候,有管事匆匆走进徐阶的书房,禀报道:“老爷,门外有衍神公派来的使者,说是有重要物件要呈给老爷。”
徐阶心中一动,说道:“快请进来。”
那可是财神爷,估计不可能是坏事!
不多时,使者步入书房,恭敬地呈上一个红封,说道:“徐大人,这是我家老爷让小人送来的,乃是您名下的分红明细与银票。”
徐阶打开红封,仔细查看,只见上面清晰地记录着此次分红共计两万三千两。
顿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特意让人送来分红,那小子还真是不错!”
在让人送走使者之后,徐阶看着手中的分红明细,忽然想到这是一个激励家人的好机会。
于是,他便命管事再次将儿子和孙子们召集到正厅。
众人到齐后,徐阶举起手中的红封,说道:“你们看看,这是李文贵送来的分红,两万三千两!”
以前一年的田租收入,都不可能这么多的!
他的这些儿子一听,一个个都露出了兴奋之色。
而徐阶,却是马上又说道:“我们还只是出钱分红,得到这么多钱。你们想想,衍神公自己不用出钱,只是用格物出来的东西入股,你们能想出,他会有多少分红么?”
听到这话,他的这些儿子顿时就呆住了。
衍神公的分红,绝对是他们难以想象的数字!
最为关键的是,他还不用卖掉田地去参股,而是从格物学中悟出的学问而已。
这一刻,哪怕看到格物学的书会睡觉的徐琨,也一下振作了起来。
学,一定要好好学《格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