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最新章节。
家臣详细描述了明军火器与骑兵的威力后,毛利辉元忧心忡忡地说道:“明军占领九州岛,下一个目标恐怕就是本州岛。我们毛利氏领地广阔,若明军来袭,损失将不堪设想。大家有何良策?”
小早川隆景沉思片刻后说道:“主公,如今之计,联合其他大名共同抗明或许是唯一的出路。但各大名之间矛盾重重,联合之事,困难重重。”
毛利辉元微微点头,说道:“无论如何困难,都要试一试。派安国寺惠琼作为代表前往各藩,表明我们联合抗明的意愿,看看他们的反应。”
今川氏真得知各大名欲联合抗明的消息后,心中惶恐不安。
他生性懦弱,面对如此重大的抉择,犹豫不决。
家臣劝说道:“主公,若不参加联合,恐遭其他大名怨恨,明军打来,我们今川氏恐无立足之地。”
今川氏真无奈之下,只好派朝比奈泰朝作为代表前往京都,心中却充满了担忧与恐惧。
完全可以说,本州各地的大名都意识到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单凭他们自己的力量,肯定没法和明军抗衡,唯一的出路,如果不投降,就只有联合其他大名了。
于是,一场合众连横的戏,便在本州上演了。
织田信长率先修书给武田信玄,信中写道:“武田信玄,明军攻占九州岛之详情,想必你已得知。如今我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明国军队之火器犀利,骑兵剽悍,若各大名再不团结,必将被明军各个击破。我提议,于京都会面,共商御敌之策。望你能摒弃前嫌,为倭国之存亡,携手共进。”
武田信玄收到信后,则是冷笑一声,对山县昌景说道:“织田信长此举,不知是真心为倭国,还是想借机壮大自己的势力。但此刻明军压境,联合或许是不得不为之事。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回复?”
山县昌景思索片刻,说道:“主公,我们可回复表示同意会面,但需强调联合抗明过程中,各方应保持平等,不可让某一方独大。”
武田信玄感觉有理,微微点头,便提笔回信:“织田信长,来信已阅。明军之患,我亦深知。京都会面,共商御敌,我可前往。但联合抗明,需各方平等,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否则,恐难长久。”
上杉谦信收到织田信长邀请后,对直江兼续说道:“织田信长此举,虽不知其真实意图,但大敌当前,联合抗明确为正途。我们应积极响应,为倭国百姓谋一条生路。准备车马,我们即刻启程前往京都。”
毛利辉元收到其他大名的联络后,与小早川隆景商议。小早川隆景说道:“主公,此次京都之会,我们既要表明联合抗明的决心,也要警惕其他大名借机打压我们毛利氏。需选派精明能干之人作为代表,为我们争取最大利益。安国寺惠琼此人足智多谋,善于周旋,定能不辱使命。”
毛利辉元点头称是,叮嘱安国寺惠琼务必谨慎行事。
就这么的,各大名之间联系之下最终的结果,便是在京都商议会盟之事。
隆庆六年三月中,京都的一座府邸内,气氛凝重而压抑。
织田信长端坐在主位之上,目光冷峻地扫视着在座的各大名及代表,就见武田信玄身着黑色战甲,神色阴沉,散发着一股似乎不容侵犯的威严;而上杉谦信身着白色战甲,英姿飒爽,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毛利辉元的代表安国寺惠琼一脸谨慎,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众人的神色;今川氏真的代表朝比奈泰朝则面色苍白,局促不安地坐在角落……
看了一圈,他心知肚明,这些人中,不少人都是各怀心思,未必都是坚决抗明的。
观察完之后,织田信长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而有力:“诸位,今日齐聚于此,想必都清楚明军带来的危机。其火器犀利,火炮可轰塌城墙,火枪能精准杀敌;骑兵更是勇猛,蒙古骑兵冲锋陷阵,锐不可当。若我们再不联合,本州岛必将重蹈九州岛覆辙。”
武田信玄听了,冷哼一声,说道:“织田信长,联合之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各大名之间恩怨已久,如何能轻易放下成见,携手抗敌?”
上杉谦信当即转头看向他,提醒道:“武田信玄,此刻大敌当前,若我们还执着于过往恩怨,倭国必将灭亡。我们必须以大局为重,共同抵御明军。”
安国寺惠琼这边,看到他们要吵起来的意思,就微微躬身,插嘴说道:“二位所言皆是。但明军实力强大,火器与蒙古骑兵甚是厉害,我们正面抗衡,恐难取胜。不知诸位可有良策?”
听到这话,大厅内陷入沉默,众人都在思索着,该是在想应对之策。
过了一会之后,就见织田信长微微眯起眼睛,说道:“明军虽强,但他们的后勤补给依赖漫长的海路运输。若我们能集中战船,切断其补给线,明军必将陷入困境。而且,我们倭国四面环海,海战一直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明智光秀见他主公说出了事先商议好的对策,便立刻站出来捧场,补充道:“主公所言极是。我们可在明军补给船的必经之路上设伏,待其进入包围圈,便发动攻击。但行动之前,必须详细了解明军的运输路线和护航兵力,制定周密的计划。”
武田信玄听得有道理,微微点头,说道:“海战确实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优势。但集中战船并非易事,各藩都视战船为保卫领地的重要力量,谁愿意轻易拿出?”
上杉谦信看了看众人,说道:“此事关乎倭国存亡,若此时还各自为战,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我越后国愿率先贡献战船,以表诚意。”
安国寺惠琼见状,也说道:“毛利氏也愿提供战船,共抗明军。”
几个人都表态了,其他人便也只能跟着表态。
织田信长见此,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既然如此,大家就不要再犹豫了。但仅仅集中战船还不够,我们还需商讨具体的海战策略,以及联合抗明过程中的指挥权、利益分配等问题。”
柴田胜家大声说道:“指挥权自然应由实力最强的一方掌控,这样才能保证行动统一,高效抗敌!”
小早川隆景却摇头说道:“柴田胜家,此事不可如此简单决定。若指挥权过于集中,恐引起其他大名不满,不利于联合。应设立一个共同商议的指挥机制,重大决策需各方共同参与。”
众人围绕着指挥权、利益分配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也有例外,比如朝比奈泰朝面露惧色,嗫嚅着说道:“诸位,明军如此强大,我们真的有胜算吗?万一联合抗明失败,我们……”
武田信玄不耐烦地打断他,说道:“若此时还瞻前顾后,畏缩不前,不用等明军打来,我们自己就先乱了阵脚!”
织田信长则是拍拍桌子,目光严厉地扫视众人,说道:“大敌当前,我们必须尽快达成共识。若继续争吵下去,只会贻误战机。”
最终,经过一番艰难的讨价还价,各大名终于在诸多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共识:联合抗明,集中战船切断明军后勤补给线,设立共同商议的指挥机制,利益分配根据各藩贡献大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