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最新章节。
时间很快来到九三年,快要过春节的时候,在外面的几个孩子们都赶了回来。
李老四和二货三人组特意在酒店招待的他们五个劳苦功高的孩子们。
吃完饭在饭桌上,东升最先开始汇报了对外贸易的情况,形势很不错,可是也有隐患。
隐患就是,很多国内的人看好了跟毛子的贸易,纷纷跑过来搞了起来。
大到开公司,大宗走货,小到坐着国际列车背着货去毛子那面兜售。人们给他们这样的起了个名字叫“国际倒爷”
问题就出在他们身上,这群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弄的全是残次品,或者就是坑骗人家,结果咱们国家的人,在人家那里口碑不是一般的差。
而且由于对面刚解体,治安也不好,都知道这些倒爷有钱,针对他们的暴力抢劫,绑架案件层出不穷。
这一系列事情让东升产生了忧虑,害怕影响到他的生意。
长海劝他不要担心,本着良心做就好,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轻易不能过去。长海让他在那边再盯一年,这期间找一个合适的人选,东升就撤回来。
东升笑着说“老舅,姜依娜和她对象也辞职下海了,现在就在黑河跟她两个舅瞎忙活,我看她两口子是块料,依娜有股子泼辣劲儿,敢闯敢拼,对象性格沉稳,有头脑,我想收了她们两口子。”
长海当然没意见,小丫头也算从小看着长大的,并且跟他爹妈关系不是一般的好。
妞妞,诺诺,二狗子和佑生在京城把公司的框架算是搭了起来。
问题出在跑手续上,京城毕竟是京畿重地,很多事情不像南方那样容易处理,而且藏龙卧虎,弄不好就不知道惹啥祸。
李老四跟他们说别担心,回头过完年他亲自去一趟,把一些关系给他们交接一下,问题不大,主要是为了让他们融进京城的哪个圈子。
长海和李老四也没亏他们,在他们的户头每个人存了两千万。
长海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他的规划是,妞妞和佑生负责金融,二狗子和诺诺负责地产。
东升暂时还是贸易这块,再盯一年。回来以后,成立一个投资公司,寻找那种附加值高,有研发前途,值得投资的企业,项目。或是收购,或是兼并,实在不行也可以控股或者参股。最好形成产业链。
孙小欠和援朝也不让他们闲着,由于这几年市场经济活跃,他们市里很多国有企业由于产品单一,设备陈旧,机构臃肿已经很难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了,不少企业都面临关停的情况,现在全靠银行和政府的扶持苟延残喘。
长海让他俩多联系这样的企业,合适的话就进行收购,不管是哪种企业。但是一定要看地理位置。
李老四担心的问长海这是啥意思?长海跟李老四讲“啥资源最值钱?”
李老四也不笨,想了一会儿恍然大悟的说“土地!你是看上了他们的地皮?”
长海笑着说“也不全是,有些厂子还是不错的,只不过是负累太重,值得投资,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比如我们造纸厂,产品单一,设备陈旧,还是严重污染企业,你去沙河闻闻我们厂的哪个污水排水站,就那味道的水还是经过处理的废水。”
“可是我们厂占地面积大,地块规整,还有一些附属企业也不错,比如热电厂,可以卖电,还可以供暖,医院的效益也挺好,这都是有价值投资的,而且是有发展前途的。”
李老四差点就给长海跪下来磕头了,这是啥眼光?
长海继续说“我还有一个私心,四哥,现在看这些工人过的还行,可是就按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他们会失业的,没了工作的他们咋活?”
“我想着咱们要是有能力,尽量的把企业做大做强,最起码让他们能吃上饭是不是?”
长海的形象在其他这些人心里又高大起来。
李老四拍着桌子说“小海,四哥支持你,那句话咋说来着?粉身碎骨浑不怕,敢叫日月换新天!钱这个玩意儿我看透了,够花就行,还不如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不说能青史留名,至少让人们念咱们个好就不白活。”
路子是规划完了,各有分工,长海心里还有一个帮他的合适人选,那就是苏爷的孙子苏洪。
苏洪刚当上造纸厂一把手,一场大火断送了他的政治前途,现在只是一个分厂的党委副书记,纯纯的闲职。
长海知道他的能力,苏洪刚上去的时候就有一系列的规划,而且都很符合现实,造纸厂如果按照他的想法大刀阔斧的搞下去,弄不好还真的能焕发青春。
可是天不随人愿,长海甚至都怀疑是不是某些人特意坏他俩,故意放的火。
听厂里的老哥们儿说,工人开资都费劲,可是这帮子领导拎着成塑料袋的现金出去胡吃海喝。
年前长海去苏洪家看望苏爷,老爷子还算硬朗,就是耳朵聋的厉害,长海给他带了一个本子产的助听器,老头带上后激动的掉眼泪,下床要去给四合院送菜。
长海跟苏洪把想法说了,结果没想到苏洪对厂子的感情太深,拉着长海就开始讲他的规划,还让长海尽快想办法救救厂子,救救工友。
长海只能是跟他提条件,救肯定救,但是他要下来帮长海。
苏洪二话不说,挂电话就要跟厂里提辞职。
长海摁住他,告诉他现在还不是时候,而且让他在厂里尽量留住一些有能力有技术的人员,到时候好为咱所用。
苏洪一扫满脸的阴霾,又变的激情澎湃的样子。
孙小欠和援朝动作也快,孙小欠交际广泛,各个厂子他都能联系上。
而且孙小欠的头脑也不是一滩浆糊,他和援朝现阶段就是观察了解,寻找各个企业的突破口,到时候做到有的放矢。
援朝也不像以前那样吊儿郎当,不修边幅,西装革履的一打扮,还别说,真有点哪个土大款的意思。
白小白就说“几十年了,我又看到当年援朝在食堂给我们讲故事哪个帅气洒脱的样子!”